第17课明朝的灭亡 随堂小练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随堂小练笔(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3 09:5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随堂小练笔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其中在位48年,竟有20年不上朝处理政事的皇帝是( )
2.明末农民起义可以说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的“人祸”是指
( )
政治腐败 ②财政危机 ③陕北大旱 ①加派赋税
A.①②③
B.①②①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政权,定国号( )
A.前金
B.后金
C.大金
D.清
4.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发展,但也存在着很大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
( )
A.皇帝沉迷享乐
B.皇室钩心斗角
C.政治日益腐败
D.大臣结党营私
5.农民有田可耕、生活安定是封建盛世的重要表现。可是在明代中后期却出现了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现象,其直接原因是( )
A.农民起义不断
B.土地兼并严重
C.国家法纪松弛
D.封建制度衰落
6.理顺历史逻辑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逻辑,正确的是( )
A.政治腐败→人民负担加重→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
B.人民负担加重→农民起义→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C.政治腐败→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负担加重→政治腐败
7.李自成起义军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很快发展壮大起来。其原因包括( )
①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②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③顺应了推翻腐败王朝的民心 ④建立了大顺政权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8.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朝被推翻的时间和皇帝是( )
选项 时间 皇帝
A 1644年 崇祯帝
B 1643年 明神宗
C 1616年 明武宗
D 1635年 明熹宗
9.明朝灭亡以后,某位明朝將领开关降清,帮助清军打败李自成的军队。这位将领是( )
A.皇太极 B.吴三桂
C.努尔哈赤 D.张献忠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末歌谣
材料三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 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图片所示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2)材料二歌谣的出现,与李自成起义军的哪一口号直接相关?
(3)材料三中的制度帮助努尔哈赤取得了哪些军事成果?
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随堂小练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其中在位48年,竟有20年不上朝处理政事的皇帝是( B )
解析: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作出了各种新花样:明神宗小性儿大发,懒理朝政,“玩失踪”的本领强;明熹宗口味独特,不爱江山爱当木匠;明武宗荒淫无道,一国之尊干出强抢民女的勾当。可怜明太祖朱元璋,大好的基业被不肖子孙们慢慢败光。
2.明末农民起义可以说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的“人祸”是指
( B )
政治腐败 ②财政危机 ③陕北大旱 ①加派赋税
A.①②③
B.①②①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人祸”指人为因素,此处主 要指政治腐败、加派賦稅等因素,①②④都属于此范围;“天灾”是指自然因素,③属于这一范围。由此判断应该选择B项。
3.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政权,定国号( C )
A.前金
B.后金
C.大金
D.清
解析:注意区分历史上政权的不同叫法。A项说法不存在;后金是史学家对大金政权的称呼,并非努尔哈赤确立的国号;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国号是大金;清是皇太极继位后更改的国号。因此,C项符合题意。
4.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发展,但也存在着很大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
( C )
A.皇帝沉迷享乐
B.皇室钩心斗角
C.政治日益腐败
D.大臣结党营私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 当时社会危机的表现,但A.B、D三项均从属于C项。因此,C项符合题意。
5.农民有田可耕、生活安定是封建盛世的重要表现。可是在明代中后期却出现了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现象,其直接原因是( B )
A.农民起义不断
B.土地兼并严重
C.国家法纪松弛
D.封建制度衰落
解析:明代中后期,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B项是直接原因,其他三项均可排除。
6.理顺历史逻辑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逻辑,正确的是( C )
A.政治腐败→人民负担加重→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
B.人民负担加重→农民起义→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C.政治腐败→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负担加重→政治腐败
解析: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负担加重,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纷纷举行起义。故选C项。
7.李自成起义军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很快发展壮大起来。其原因包括( B )
①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②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③顺应了推翻腐败王朝的民心 ④建立了大顺政权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③是起义 军发展壮大的原因,④是起义军发展壮大后的结果,由此判断选B项。
8.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朝被推翻的时间和皇帝是( A )
选项 时间 皇帝
A 1644年 崇祯帝
B 1643年 明神宗
C 1616年 明武宗
D 1635年 明熹宗
解析: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域内,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组,统治长达276年的明朝被推翻。
9.明朝灭亡以后,某位明朝將领开关降清,帮助清军打败李自成的军队。这位将领是( B )
A.皇太极 B.吴三桂
C.努尔哈赤 D.张献忠
解析: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交战失利,被迫退回北京,随即西行,最终失败。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末歌谣
材料三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 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图片所示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明代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材料二歌谣的出现,与李自成起义军的哪一口号直接相关?
“均田免赋”。
(3)材料三中的制度帮助努尔哈赤取得了哪些军事成果?
八旗制度大大提高了后金军队的战斗力,努尔哈赤在与明军的交战中,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