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学习目标
1.知道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及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
2.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意义
3.了解民族工作的成就
藏文
蒙古文
维吾尔文
壮文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共同繁荣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
景: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分布
壮族主要集中在广西,藏族主要集中于西藏、青海和四川,维吾尔族主要集中在新疆,蒙古族主要集中于内蒙古、青海和新疆,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东部山地,回族虽散布在全国,但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2.民族区域自治在什么地方实行?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当地民族有什么权利?
国家统一领导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自治权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
1954
1984
《共同纲领》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形成过程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
我国设立了三级民族区域自治机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5个)
(30个)
(120个)
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建立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温故知新: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意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
周恩来
1、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2、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基础。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共
同
繁
荣
发
展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二、共
同
繁
荣
发
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二、共
同
繁
荣
发
展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孔繁森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青藏铁路(2006)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稳定做些什么?
民
族大
团
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含义
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形成
自治区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