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金属元素????????????????????????????????B.?酸根????????????????????????????????C.?原子团????????????????????????????????D.?氧元素
2.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酸:盐酸 硫酸? 硝酸???????????????????????????????????????????B.?碱:烧碱? 纯碱? 氨水
C.?有机物:甲烷? 乙醇? 一氧化碳????????????????????????????D.?混合物:高锰酸钾 海水 合金
3.下列既是二元酸又是含氧酸的是(?? )
A.?H2O??????????????????????????????????B.?H2SO4??????????????????????????????????C.?H2S??????????????????????????????????D.?HNO3
4.属于一元含氧酸是(?? )
A.?盐酸(HCl)???????????????B.?碳酸(H2CO3)???????????????C.?硫酸(H2SO4)???????????????D.?硝酸(HNO3)
5.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6.往稀盐酸里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Na+
B.?表示Cl-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剂后溶液呈红色www.21-cn-jy.com
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_?????????è?¨?????°_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通过学习化学,我们总结或发现了许多知识具有规律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酸中一定都有氢元素????????????????????????????????????B.?能够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9.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2HCl+CuO═CuCl2+H2O???????????????????????????????????B.?2NaOH+CO2═Na2CO3+H2O
C.?2HCl+Cu(OH)2═CuCl2+2H2O?????????????????????D.?CO2+H2O═H2CO321·世纪*教育网
10.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_?°??°§???é????????_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c-n-j-y
A.?图中 c_???????¤??????????_碱性
B.?图中 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 和 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 a 点到 b点的 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21*cnjy*com
二、综合题
11.如图实验中,氢氧化钠_??????????????????_色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实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不考虑酚酞)有________(写出所有的可能情况)。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微专题复习时,围绕酸、碱中和反应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度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按要求回答问题和开展探究。 【版权所有:21教育】
(1)下列选项的应用与中和反应的原理无关的是____。
A.使用浓硫酸干燥CO_2?°????
B._使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D.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某工厂化验室用1_0%????°??°§???_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g。
(3)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_??????????°??°§???_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只含有CaCl2
猜想二:含有CaCl2、HCl和Ca(OH)2
猜想三:含有CaCl2和Ca(OH)2
猜想四:含有________。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四是成立的。
请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__
二 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 ________
三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 产生气泡
(反思与拓展)_???è???????§??????_溶液的溶质只含有CaCl2 , 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某种物质,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②为了验证猜_??????????????????_Ca(OH)2 , 小智的方案是: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即说明猜想三不正确。你还有什么方案,请说出一种:________。
③结合下图,分析HCl和NaOH反应的实质:________。
三、计算题
13.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少_é???°??°§???é?????_技术人员欲测其含量。取废水20g,向其中逐滴滴加9.8%的稀硫酸,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通过计算判断该废水是否可以直接排放?(排放标准: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0.001%) 21·cn·jy·com
14.向盛有100g稀硫酸_??????é??é???··???_溶液的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过滤、烘干并称量沉淀的质量。该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3)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解答:A、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的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21cnjy.com
B、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酸根,符合题意。
C、酸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原子团,如盐酸,不符合题意。
D、酸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盐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的概念进行分析
2. A
解答:A. 盐酸、硫酸、硝酸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阳离子都均为氢离子,都属于酸,故符合题意;
B.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不符合题意;
C. 一氧化碳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D. 高锰酸钾是钾离子与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酸是电离_?????§??????é?????_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外叫有机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3.B
解答:A、水属于氧化物,不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B、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属于二元酸;且硫酸中含有氧元素,属于含氧酸,故选项正确.
C、1个氢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属于二元酸;但氢硫酸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含氧酸,故选项错误.
D、1个硝酸分子中含有1个氢原子,属于一元酸,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含氧酸是含有氧元素的酸,二元酸是一个酸分子电离时能电离出两个氢离子的酸,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4.D
解答:A、HCl是一元酸,因不含有O元素,则不属于含氧酸,故错误;
B、一个H2CO3分子中有2个H原子,且碳酸中含有O元素,则属于含氧酸,但属于二元酸,故错误;
C、一个H2SO4分子中有2个H原子,且硫酸中含有O元素,则属于含氧酸,但属于二元酸,故错误;
D、一个HNO3分子中有1个H原子,且硝酸中含有O元素,则既属于含氧酸,又属于一元酸,故正确;
故选D.
分析:运用含氧酸是含有氧元素的酸,一元酸是一个酸分子电离时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的酸解答.
5. A
解答:A、铁锈的主_è???????????????°§_化二铁,用盐酸除铁锈是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不是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氧化钙能与土壤中的酸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不符合题意。【出处:21教育名师】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分析
6. B
解答:A.? 往稀盐酸里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烧杯里有稀盐酸溶液,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滴管里有氢氧化钠溶液,含有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表示Na+ ,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21*cnjy*com
B. 因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表示OH- , 故错误,符合题意;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含_???é????????????°?_离子、氢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因为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产氯化银白色沉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一部分氢离子,溶液显酸性,加入紫色石蕊试剂后溶液呈红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产氯化钠和水。
根据微观示意图控制,盐酸有剩余,进行分析。
7. A
解答: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说法符合题意;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均一、稳定,不是溶液,说法不符合题意;【来源:21cnj*y.co*m】
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不是乳化作用,说法不符合题意;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_??????????????????_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_??????????????????_析
B、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
C、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
8. A
解答:A. 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中都一定含有氢元素,故A符合题意;
B. 能够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故B不符合题意;
C.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C不符合题意;
D. 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碳酸钠是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酸是电离_?????§??????é?????_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B、根据酸的性质进行分析。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与可能是盐溶液。2·1·c·n·j·y
9. C
解答:A、氧化铜不是碱,因此盐酸和氧化铜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B、二氧化碳不是酸,因此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C、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是中和反应;
D、反应物不是酸和碱,因此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故答案为:C
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据此分析
10. D
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A不符合题意;
B、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和 NaOH,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pH值是开始时_?¤§???7é????????_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C不符合题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D、由a到b点的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碱性物质不断消耗,可以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分析
B、根据a点表示氢氧化钠过量分析
C、根据溶液的pH变化分析
D、根据溶液的pH变化分析
二、综合题
11. 借助酚酞试液判断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氯化钠或氯化钠和氯化氢
解答: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无现象,借助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判断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
酚酞试液遇碱性溶_????????????é??é??_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变色,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说明溶液不是碱性,溶液可能是中性或酸性。当溶液显中性时,溶质是氯化钠。当溶液显酸性时,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及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都呈无色分析。
12. (1)A
(2)
(3)CaCl2、HCl;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要发生反应;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色;镁或碳酸钠溶液(合理即可);CaCO3+2HCl=CaCl2+H2O+CO2↑;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没有沉淀产生,则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钙;H+和OH-结合生成水
解答:(1)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正确;
B、熟石灰为氢氧化钙,属于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属于酸和碱的反应,不正确;
C、氢氧化铝属于碱,胃酸的成分主要是盐酸,属于酸和碱的反应,不正确;
D、氢氧化钠属于碱,硫酸属于酸,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不正确。
故答案为:A。(2)设含硫酸的质量为x ,
?解得 ,则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硫酸的质量是9.8g;(3)猜想: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两者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过量,也可能是氢氧化钙有剩余,则猜想四可能是CaCl2和HCl;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二不合理,是因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要发生反应;进行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证明猜想四是成立的,即验证溶液中含有稀盐酸;方案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稀盐酸显酸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会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方案二: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色;方案三:和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的物质可以是活泼金属如镁等、碳酸盐如碳酸钠溶液等,所以可以加入镁或碳酸钠溶液等;反思交流:①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CaCl2 , 需要除去杂质,即除去稀盐酸,可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3+2HCl=CaCl2+H2O+CO2↑;②猜想三不正确,即不含有Ca(OH)2 , 碳酸钠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则可以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没有沉淀产生,则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钙;③结合图分析HCl和NaOH反应的实质:HCl在水中会解离出的H+和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的OH- , 结合生成水。21教育网
分析: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_??????????°????é??_和水,两者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过量,也可能是氢氧化钙有剩余,进行分析解答。实验目的是验证证明猜想四是成立的,即验证溶液中含有稀盐酸,结合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酸能与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CaCl2 , 需要除去杂质,即除去稀盐酸,结合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要证明不含氢氧化钙,利用碳酸钠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沉淀的原理分析。结合图分析HCl和NaOH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
三、计算题
13. 由图像可知pH=7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5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设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0.4g
2%>0.001%,所以不能直接排放。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乘以溶质质量分数,利用硫酸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14. (1)NaOH;Na2SO4
(2)设硫酸铜质量为x。
x=16g
(3)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y。
y=20%
答:硫酸铜的质量为16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解答:(1)Na_OHè??é????????_剩余,且与硫酸、硫酸铜反应均生成硫酸钠,所以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钠;(2)详见答案;(3)由图像可知,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50g-10g=40g,计算过程详见答案。
分析:需要注意,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中,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