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2 13: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字词百花园。(共25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周瑜(yú yǐ)  曹操(cháo cáo)   幔子(màn màng)
弓弩(lú nǔ)
迸裂(bìng bèng)
踉跄(qiāng qiàng)
2.读拼音,写词语。(5分)
《草船借箭》中,大dū
du(
)周瑜dù
jì(
)诸葛亮的才干,故意wěi
tuō(
)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在lǔ
sù(
)的帮助下,巧施妙计,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便向cáo
cāo(
)“借”了十万支箭。
3.查字典填空。(4分)
“截”是__________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切断,割断;B.阻拦;C.量词,段;D.截止。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截”应选哪种解释?①斩钉截铁(  );②截住他(  );③断了一截(  )。用剩下的一个意思组一个词:(  )。
4.照样子,写词语。(9分)
光挞挞(ABB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飘飘飖飖(AABB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瞑目蹲身(含身体部位)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仍然
果然
当然
既然
必然
(1)诸葛亮说:“(
)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3)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4)诸葛亮说:“都督委托,(
)照办”
二、句子游乐场。(8分)
1.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去掉问号,句意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鲁肃问诸葛亮:“你叫我来做什么?”(改为转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缩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欢乐谷。(共7分)
(1)《鸟鸣涧》一诗中,突出山中寂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草船借箭》,我们知道“草船借箭”是一次_______________的较量,诸葛亮深知周瑜的____________、鲁肃的____________、曹操的____________,还利用_______________天气和_______________条件,巧妙地安排,运用草船,前往曹营借箭。借箭的成功,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既知天文晓地理又识人心的人。
(3)《景阳冈》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围绕武松依次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_____。
四、好书推荐。(5分)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都是我国的古典名著,其中有许多故事大家都耳熟
能详。请你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读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并推荐给同学们。
故事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大舞台。(25分)
(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9分)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①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②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联系上下文,“军令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想法总是掩藏在语言之中。仔细阅读句①和句②,周瑜问诸葛亮用什么兵器最好时,以下哪个不是他的真实想法?(
)(2分)
A.明知故问
B.虚心请教
C.设下圈套
D.借机陷害
(3)选段最后一句话中,周瑜高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既然军事已商定,目的已达到,周瑜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摆酒席招待
诸葛亮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接下了造箭的任务,周瑜为了感谢他,所以摆下酒席
B.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十分高兴,明面上是招待诸葛亮,实则是为自己庆祝
C.周瑜摆酒席招待诸葛亮是想犒劳诸葛亮
(二)、课外阅读。(16分)
马谡失街亭
魏国的文武百官听到蜀军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率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作为据点。他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率领的魏军也正从东面过来。马谡看了看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也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也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向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带领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1.下列成语最能确切地表达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信口开河
B.夸夸其谈
C.纸上谈兵
D.照猫画虎
2.魏国的文武百官都惊慌失措的原因是(  )。(2分)
A.蜀军要大举进攻
B.魏明帝刚刚即位
C.诸葛亮不愿出山
D.马谡自荐镇守街亭
3.诸葛亮派马谡当先锋去守街亭的原因是(  )。(2分)
A.马谡具有实战经验
B.马谡善于写文章
C.马谡善于纸上谈兵
D.马谡有勇有谋
4.王平的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的原因是(  )。(2分)
A.杀出重围
B.没有应战
C.埋伏军队
D.安全撤退
5.画“
”的句子,体现了王平的什么特点?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请结合文章发表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习作。(30分)
读一本好书,书中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有没有什么书或书中的人物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以“读《×××》有感”或“《×××》读后感”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yú√ cáo√ màn√ nǔ√ bèng√qiàng√
2.都督
妒忌
委托
鲁肃
曹操
3.半包围 J jié ①A ②B ③C示例:截稿
4.略
5.(1)既然
必然
(2)仍然
(3)果然
(4)当然
二、1.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2.鲁肃问诸葛亮,诸葛亮叫他去做什么。
3.小明最近学习很努力,果然考了一个好成绩。
4.草把子上插满了箭。
三、(1)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2)智慧
嫉贤妒能
忠厚老实
奸诈多疑
大雾
地理
(3)时间
喝酒
上冈
打虎
下冈
打虎
四、桃园三结义
里面自感人的就是“桃园三结义”啊。三人结拜为兄弟,是多么感人的一件事,从此他们同生共死,赴汤蹈火,共干大事!
五、(一)(1)三天造不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甘受重罚
(2)B
(3)诸葛亮中了他的圈套
怕诸葛亮造不出十万支箭后不接受重罚
B
(二)1.C 2.A 3.C 4.D
5.体现了王平做事谨慎的特点,反衬了马谡的自以为是,没有实战经验。
6.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