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8 10: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含答案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是在( )
A.1949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2、《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 C.开国大典 D.改革开放
3、中国能够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A.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 B.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C.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D.中朝军民的英勇斗争
4、“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五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里叙述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
C.土地改革的经过 D.土地改革的结果
5、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6、“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7、下表为l950年、l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1950年 1952年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8、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五四运动 D .开国大典
9、与“联合国军”“入侵台湾海峡”“越过‘三八线’”“被迫签订停战协定”等关键词句有关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朝鲜 C. 美国 D.苏联
10、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11、某同学复习八年级历史时看到这样一句“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请你回忆,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是( )
A .北平和平解放 B .土地改革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南京解放
12、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出兵抗击侵略者的军事行动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 B. 抗美援朝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
13、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制度分别终结于(  )
A.鸦片战争 开国大典 B.辛亥革命 土地改革
C.中共成立 抗战胜利 D.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协议规定:“西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驱帝国主义的势力出西藏;西藏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时由哪双方签订的何文件?该文件签订的意义是什么?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影响?
(2)请举两例说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谈谈你对当今所谓“西藏独立”的看法。
15、朝鲜半岛问题是“二战”的遗留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亟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节选自《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
?材料三 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材料四 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 710架。
——金冲及等《毛泽东传》(1949—1976年)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朝鲜的原因。
(2)材料三中的“高级将领”是谁?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的与这位将领有关的事迹吗?
(3)当时入朝参战的部队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朝鲜核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东北亚局势的紧张。面对当前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你认为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
16、阅下读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
请回答: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哪部法律文件?
?
(2)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什么样的“路”?
2021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含答案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是在( )
A.1949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答案】B
2、《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 C.开国大典 D.改革开放
【答案】C
3、中国能够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A.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 B.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C.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D.中朝军民的英勇斗争
【答案】D
4、“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五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里叙述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
C.土地改革的经过 D.土地改革的结果
【答案】A
5、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答案】C
6、“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答案】C 
7、下表为l950年、l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1950年 1952年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答案】A
8、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五四运动 D .开国大典
【答案】D
9、与“联合国军”“入侵台湾海峡”“越过‘三八线’”“被迫签订停战协定”等关键词句有关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朝鲜
C. 美国 D.苏联
【答案】C
10、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答案】C
11、某同学复习八年级历史时看到这样一句“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请你回忆,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是( )
A .北平和平解放 B .土地改革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南京解放
【答案】C
12、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出兵抗击侵略者的军事行动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 B. 抗美援朝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B
13、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制度分别终结于(  )
A.鸦片战争 开国大典 B.辛亥革命 土地改革
C.中共成立 抗战胜利 D.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协议规定:“西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驱帝国主义的势力出西藏;西藏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时由哪双方签订的何文件?该文件签订的意义是什么?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影响?
(2)请举两例说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谈谈你对当今所谓“西藏独立”的看法。
【答案】(1)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宣布西藏和平解放;
影响: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等。
(2)例1.元朝时设立西藏行省;清朝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例2.“西藏独立”是分裂祖国的可耻行为;坚决维护祖国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15、朝鲜半岛问题是“二战”的遗留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亟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节选自《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
?材料三 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材料四 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 710架。
——金冲及等《毛泽东传》(1949—1976年)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朝鲜的原因。
(2)材料三中的“高级将领”是谁?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的与这位将领有关的事迹吗?
(3)当时入朝参战的部队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朝鲜核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东北亚局势的紧张。面对当前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你认为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
【答案】(1)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我国,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高级将领”:彭德怀。事迹:百团大战。
(3)部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主要原因: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
(4)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反对各方任何激化矛盾的举动,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稳定;推动联合国在维护半岛和平上发挥积极作用等。
16、阅下读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
请回答: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哪部法律文件?
?
(2)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什么样的“路”?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农业合作化(或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