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二中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为阅读,第三部分为作文。
3.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作答必须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1. 新闻体裁是指新闻所报道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消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 。(1分)
2.(1)孔子在《论语·里仁》里,表明对“贤”“不贤”态度的句子是“ , 。”(2分)
(2)是以圣人欲不欲, 。(《老子》第六十四章)(1分)
(3) ,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分)
(4)李白《将进酒》中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一句是 。(1分)
(5)苏轼《江城子》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久别重逢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2分)
(6)王于兴师, ,与子偕作。(《诗经·秦风》)(1分)
(7)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1分)
(8)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1分)
3.(1)《墨子》有言:“爱人者必见爱也,恶人者必见恶也。”和这句话意思最相近的名句是( )(2分)
A.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B.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D.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2)下面四个选项中,不违反逻辑规律的一项是 ( )(2分)
A.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B.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C.只有获得一等奖,才能参加决赛,小明参加决赛了,所以他已经获得了一等奖。
D.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小王是大学生,所以小王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二 阅读(6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7题。(11分)
①历史学家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一书里写道:“历史并不是一个文本,因为从本质上说它是非叙事的、非再现性的。然而,还必须附加一个条件,历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们,换言之,我们只有通过预先的(再)文本化才能接近历史。” 历史有没有“本质化存在”?答案是“有”,否则便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不可知论。那么,谁掌握历史的“本质化存在”?基督教徒认为是“上帝之眼”,中国老百姓则认为是“老天爷”。“上帝之眼”也好,“老天爷”也好,这两种说法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信息,即在已经逝去的时空里,存在着一个可能遥远而难以企及但确实存在的客观历史。历史一旦走过“彼在” 的客观时空,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就只能通过各种转述和记忆进行信息比对,而历史的完全信息在一次又一次的不同的转述和记忆中不断地“沙漏”,同时也不断地“捡漏”。因此,对于历史的认知,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话,后世之人的所有努力都是在尽可能地靠拢“彼在”,接近历史的真相。我的一个研究希腊艺术的朋友说,希腊语中“历史”一词的词根“historia”原义,就是“调查”“寻找”“研究”,它说明人类在早期对于历史真相及本原的认识就是清醒的。
②历史存在于文本叙述之中,这是新历史主义的一种观点。从逻辑上讲,不仅后世之人借由前世遗留的各种叙述文本进入已逝的历史,即便是当其世者,接触和把握的信息也是局部的和零碎的,也需要借由他人的叙述来了解现世的信息。那么,谁在叙述历史?谁在建构历史的不同文本?
③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类叙述者:一类是建立在历史自觉建构意识之上的撰史修志者,他们通过拥有的信息资源,撰写各种年鉴、年志、备忘录,我们通常所谓的“正史”便是指此一类;一类是以历史以及当下现实的事件、人物为原型素材进行文艺创作的文艺家。对于后者来说,叙述是一种主观创造性行为,叙述风格因为叙述主体的不同而差异性很大,不同的叙述风格形成不同的历史文本。叙述主体对于信息的取舍剪裁尺度,完全取决于他的历史观。
④暂且不说民间修史和官方修史在视角、立场和趣味上的差异,即便同为官方修史者,即便是以客观史实为依据的“正史”,在信息取舍时同样存在很大的腾挪空间。
⑤司马迁和司马光出身不同、抱负不同、遭遇不同,修出来的史书,即便就同一个史实判断也有差别。同样是记述汉高祖刘邦在废不废太子刘盈一事上的态度变化,根据《史记· 留侯世家》,刘邦见到 “商山四皓”拥戴太子刘盈,深受触动,让人找来宠妃戚夫人,对其解释无法废太子的原因:“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呈,难动矣!”《史记》的这段话意在表明,“商山四皓”出场,促使刘邦知难而退,历史因此获得转机。描写或者传播特殊人物的特殊人格和特殊力量,《史记》的这种传奇性叙述,被司马迁之后的司马光否定了。官居宰相的司马光官场历练丰富,对于政治事件的判断更倾向于时势的计较和权衡,因此,《资治通鉴》对刘邦态度的改变提出了三个事实力量:首先是诸位权臣包括太子师傅孙叔通等人竭力反对易太子;其次太子生母吕氏家族势力强大;此外,众人也即民心都不看好刘邦打算改立的戚夫人的儿子为新太子。今天,一些历史学研究者认为司马光虽然距离事件原发时间较司马迁晚,但是他的这种解释应该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⑥司马迁和司马光基本上代表了两种历史文本的叙述风格:前者偏重于表达叙述主体对于历史发展逻辑的认知,不一定俱按史实,用时髦的话说,是着重历史的软文本的叙述;后者偏重于史实分析和阐述,偏重于对历史客观存在的陈述,着重历史的硬文本的叙述。不同的叙述形成不同的历史文本,也形成不同的历史信息和历史认知。两种风格各有千秋,从审美的角度或有优劣之别,从认知的角度则各有所长。真正聪明的历史研究者往往会将两者互鉴互文,从重合和落差处发现事实的真相和人心取向的雪泥鸿爪。
4.对第①段中所阐述的“历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历史是文本的另一种形式。 B.历史有本质化存在的特性。
C.历史是确实存在的客观的。 D.历史原义与还原真相有关。
5.对第②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明确提出历史、文本、叙述三者的关系,建构了全文论述的基础。
B.承接上文对历史内涵理解,开启下文对文本叙述者及风格的论述。
C.强调当世者也需借助他人叙述了解现世信息,突出叙述者的重要。
D.段末两个问句,提出叙述者及叙述内容的不同,引发读者的思考。
6.以第④段为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3分)
7.依据第⑥段内容,分析以下两种文本不同的叙述风格。(4分)
文本一:卫青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无所得;公孙敖为胡所败,亡七千骑;李广亦为胡所败。胡生得广,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广佯死,暂腾而上胡儿马上,夺其弓,鞭马南驰,遂得脱归。汉下敖、广吏,当斩,赎为庶人。
文本二: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4分)
最后一个目标
周国华
电话钤声响起,霍克医生拿起话筒接听,目光钉子般钉在桌上的笔记本上。
挂了电话后,医生左手握了握拳,右手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用力写下了“293”三个数字,眯起眼看了很久,才点了点头:好,全了,刚好,感谢上帝。
过道里,医生皮鞋声“咔咔”作响,富有节奏。
手术室内,护士们忙碌地准备着。医生修了指甲,消了毒,把大家叫到一起,鞠了个躬:今天的手术对我很重要,拜托各位了。众人愣了愣后,齐声道:一定。
十多分钟后,遇车祸的年轻人被送了进来。大家看了看,都低下了头。
——瞳孔放大,呼吸停止……很明显,病人已经死亡!手术室内的温度好似刹那间降到冰点,人们泄气了。
有人想为年轻人盖上白布,霍克医生摆摆手,手持两块电极板,为他做电击除颤,几次下来,毫无起色。助手劝道:没用了。霍克医生一瞪眼:谁说的?!
助手一惊。印象中,医生话不多,尽管刻板了点,但从不冲人发火。
医生放下工具,用双手为病人胸外按压。十几分钟过去,医生额头的汗水被擦拭了好几次,可年轻人依然没有血压。
看着老人手术帽外露出的白发,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医生在小镇的这家医院工作几十年了,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曾经有大医院想高薪聘他,他没去,说等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后再说。至于是什么心愿,他从未对人提起过。
助手抢过医生手里的活,大家轮流为年轻人除颤按压。半个多小时后,医生无奈地摆摆手:都尽力了,谢谢。
医生解下口罩,面色就似眼前的白布一般,眼眸中满是无奈和哀伤。
上帝啊,医生明天就要退休,为什么要对他如此残酷?众人默默叹息。
医生走出手术室,步履沉重而迟缓,双腿仿佛綁上了沙袋。回到办公室,他取出笔记本,沉思良久,找来红笔将刚才写的那三个数字圈住,随后缓缓写下几个字。
窗外,一只苍鹰无精打采地飞向不远处的丛林,头也不回。
那片丛林,医生再熟悉不过。那儿,埋葬着小镇的英雄弗兰克上校。
战争刚开始时,弗兰克的未婚妻死于入侵者的炮弹下。弗兰克医生放下手术刀,扛起了钢枪。历经数百场大小战役后,他成了令敌军胆寒的将领。侵略者一宣布投降,上校就捧着鲜花去告慰心上人,却被敌军卑鄙的狙击手夺走了生命。
弗兰克情侣安葬在小溪边,溪水清澈,长流不息。医生很喜欢去那边散散步,拔拔坟头的杂草,或静静地坐上一会儿,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退休后的第三年,医生躺在养老院里,再也无法下地。得知消息后,小镇几乎所有的人都赶来探望他,并劝他用药。医生淡淡地说:我的病,自己清楚,没必要浪费,这是上帝的安排。
医生的固执惊动了镇长。镇长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在战后缺医少药的年代,医生主动来到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几十年来,医治病人就好像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可当小镇想回报他时,他却拒绝了。人们突然间想起,甚至于他来自何方,也没一个人知道。
我已经决定了,请别让我带着遗憾去见上帝。医生对镇长说了很多,语调平静。走时,镇长心事重重。
没过几天,医生去世了。
医生的墓地选在一片树林里,和弗兰克情侣相距三百余米。在他标记的地方,人们挖出了一把锈迹斑斑的狙击枪。镇长派人把枪送到弗兰克上校纪念馆里。
医生的胸前,放着一张发黄的旧报纸,还有一本笔记本。旧报纸上,详细记述了弗兰克上校的牺牲经过。笔记本上,则记录着一长串数字和名字,那些都是医生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重病患者,总共有292个。而第293个,竟赫然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哈斯勒!当年打冷枪的,正是敌军王牌狙击手、号称“丛林之鹰”的哈斯勒!战争中,有293人死在他枪下,其中大多数是指挥官、反坦克手和机枪手。
这“幽灵”谁也没见过,也没有他的照片,战后不知所踪。
墓碑上,刻着“霍克医生之墓”几个大字,这是全镇人的意见。唯有这一点,他们没有遵从医生的遗愿。
人们说,在天堂,没有人需要知道战争何时结束,因为那儿,永远不会有战争。
(《2018年中国小小说精选》)
8.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下列例句中写“苍鹰”和“铁栅栏”的作用。(4分)
(1)窗外,一只苍鹰无精打采地飞向不远处的丛林,头也不回。
(2)“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复活》)
9.分析小说塑造的霍克医生形象。(3分)
10.评析小说以“最后一个目标”为题的妙处。(4分)
11.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同样描写了男主人公自我救赎的过程。联系两篇小说内容,探究“自我救赎”的社会意义。(3分)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闻 角
【唐】 章孝标
边秋画角①怨金微②,半夜对吹惊贼围。
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
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
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
【注】①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表面有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②金微:山名,即今阿尔泰山。
12.下列对本诗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羁旅 B. 咏史 C. 边塞 D. 咏物
13.对本诗评价适合的一项是( )。(2分)
A. 慷慨激昂 B. 雄奇瑰丽 C. 平实质朴 D. 深沉悲壮
14.本诗围绕“闻角”展开,层层渲染,步步推进,请对这一写法加以赏析。(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1题。(22分)
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②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③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第十》)
1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 (2)子始与苏秦善
(3)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4)同生死,轻去就 《(屈原列传)》
16.下列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B.念莫可使用于秦者
C.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 D.方且报德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张仪于是之赵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B.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以治天下为事(《兼爱》)
C.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 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D.求益,反见辱 自见者不明(《老子》)
18.把第①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9.第②段画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
20.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张仪 和 的心理状态。(2分)
21.分析苏秦先召辱张仪后又暗中相助的原因。(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0分)
说宫
【宋】 曾巩
室堂奥①备然后为宫。宫,贤有力者之所有也。若乃为之,则非贤有力者之所能也。故有材木于此,虽累千万,必待匠人焉尔。匠人之为之也,广轮②高下,横斜曲直,一板③以上皆有法也。巧既发于心,绳墨刀尺皆应于手,其成也必善。巧既夺于心,绳墨刀尺皆戾于手,且以高者为库,直者为钩也,其卒可以成自善乎?有若公输在,肯舍法度而利之乎?不肯,则将得拙工,而嗜利者从之,为之穷岁月,耗材与力,至竭而已耳。
今夫天下之为宫也,人主之所安而有也,州县有司之为室堂隅奥也,万机之为材木也,人主之所不能自治也,其势必付之人。付之而当且专,则辑④矣。付之而当否未前定,又一一束缚之,其异于戾匠人也亡矣。有圣且贤,肯枉道而就之乎?不肯,则易而他使。使圣且贤则犹是也,又易而他使,则得庸者邪者而从之与之,日夜力为之,至尽败万事而已耳。秦之亡其宫也,以此。
【注】①奥:屋子里的西南角。 ②广轮:宽长。 ③板:通“版”,八尺为一版。④辑:安定。
22.文题《说宫》中的“说”,意思是 。(1分)
23.对文中划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主圣明贤达,是会礼贤下士并且宽容迁就他们的!
B.圣明贤达的人,是不会违背事理而承担这个使命的!
C.圣明贤达的人,难道肯背信弃义与他们沆瀣一气的?
D.人主圣明贤达,难道肯违背规律将天下交给他们吗?
24.分析文末“秦之亡其宫,以此”一句对论证的作用。(3分)
25.评价本文所揭示的“成”或“败”的道理。(4分)
三 写作(70分)
26.有人说,每个事物的存在,每件事情的发生,每个观点的形成都有一个原因,因为如果没有原因,那么它就是由它本身所引起的,而这是不可能的。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松江二中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二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1分)通讯
2.(10分)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不贵难得之货
(3)人生代代无穷已
(4)天生我材必有用
(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6)修我矛戟
(7)举类迩而见义远
(8)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1)B(2分)
(2)C(2分)
二、阅读(65分)
(一)(11分)
4.A(2分)
5.C(2分)
6.(3分)本文是学术性议论文,语言严密。如第④段中关联词运用严谨,先用“暂且”撇开叙述主体的差异;(1分)再用两个“即便”强调修史者的身份及修史依据的客观,由整体到局部排除造成差异的各种可能性,(1分)然而结论用“同样”突出他们在信息取舍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的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1分)
7.(4分)文本一:偏重史实分析与阐释,陈述相对客观,读来更真实、更令人信服;(1分)如:对李广逃归的过程交代得平实而简洁;对结局的表述也扼要明了,“当斩”一语表明该刑罚是按照律法而定。(1分)
文本二:偏重表达叙述主体的认知,不一定俱按史实。(1分)如:李广带伤制敌,射杀追骑的突出表现李广的勇猛,反映出作者对李广能力的欣赏;对结局的“当斩”的原因“失亡多,为虏生得”的表述,表现了对其折辱于刀笔吏的不平愤懑。(1分)
评分标准:写出文本风格的特点1分,结合文本举例分析阐释1分。
(二)(14分)
8.(4分)
(1)这一环境描写烘托出了在宣布年轻人死亡后,霍克医生内心的悲痛与无奈;(1分)推动故事,引出丛林中墓地主人的故事。(1分)暗示医生“丛林之鹰”的身份。(1分)
评分标准:作用写出1点给1分,给满2分为止。
(2)表明玛丝洛娃囚犯的身份,交代任务活动展开的典型场所;(1分)铁栅栏两旁,人物一笑一哭的不同表现,表明两人精神世界的巨大鸿沟,有罪与无罪的强烈反差。(1分)
9.(3分)
他是一个敬业、救死扶伤不计回报的人。医生主动来小镇,几十年来,医治病人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1分);枪法精准,冷血无情。作为狙击手,战争时期293人死于他的枪下(1分);他是一个勇于承担过错,拯救自己灵魂的人。战争中,他枪杀了293条生命,战后他用医术从死亡线上救回了292名重病患者,最后还拯救了自己的灵魂,完成了生命的救赎。(1分)
10.(4分)
“最后一个目标”指的是霍克医生定的在退休前要救治293个重病患者的最后一名患者,即第293名患者;(1分)实际上他挽救的第293个“重病患者”是他自己——当年敌军的王牌狙击手哈勒斯;(1分)用“最后一个目标”做标题,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霍克医生内心的愧疚与忏悔,同时也揭示出了文章的主题: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期待;(1分)小说以“最后一个目标”设置悬念,把不同的情节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使小说内容显得丰富而集中。(1分)
11.(3分)
两篇小说都通过主人公的“自我救赎”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1分)《复活》的主人公用善良之举来赎罪,希望消除社会的不公,实现精神的复活。(1分)《最后一个目标》中霍克医生用实际行动为战争中自己曾杀死的293条生命忏悔、赎罪,拯救自己的灵魂,抚慰战争带给人带来的心灵伤害,表达人们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期待。(1分)
(三)(8分)
12.(2分)C
13.(2分)D
14.(4分)首联从半夜闻听角声写起,直接表现角声带来的凄厉悲凝的心理感受;(1分)中间两联通过“塞雁”绕空盘旋不下、“胡云”触草畏冻而飞、“老马”望月嘶鸣、“疲兵”泪落湿衣,由物及人,侧面渲染角声的悲凉凄切,突出广大士卒因久戍不归,闻听角声而产生的强烈的悲怨之情;(1分)尾联以景结情,通过在寒空中盘桓飘绕的角声,把“闻角”悲伤的情感推向高潮;(1分)全诗每联都紧扣“闻角”,层层渲染,弥漫着一种低徊哀伤的气氛,读之令人悲怆。(1分)
(四)(22分)
15.(4分)
(1)合纵(2)交好(3)像影子一样(4)和···同等看待
16.(2分)D
17.(2分)C
18.(6分)凭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以、乃、自令、宁、富贵、收,每一个要点1分)
19.(3分)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
20.(2分)大惑不解 恍然大悟
21.(3分)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导致合纵失败(1分);深知张仪能得“秦柄,故先激怒张仪,坚定他入秦的决心(1分);又深知张仪家贫不能如愿,暗中资助使他得偿所愿,让张仪因感恩苏秦而不攻打赵国(1分)。
(五)(10分)
22.(1分)议论(论说)
23.(2分)B
24.(3分)“秦之亡其宫,以此”此句在文末有一语双关之妙处。句中“宫”既可指秦之阿房宫遭“楚人一炬”而“可怜焦土”,又可指秦之统治因不得法而“族灭”。(1分)同时末句又将治国之道印证于前事(1分),使文章论点深刻又具说服力。(1分)
25.(4分)作者认为治理国家失败,国家灭亡的原因在于人主“用人不善”。(1分)人主在用人前不确定人选是否合适,又一一束缚,不能放权,导致贤人不愿违背准则规范承担之治国使命,而使庸者邪者代之。没有贤人辅佐,人主自然无法“垂拱而治”。(1分)本文以此警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得“圣且贤”者付之且专。(1分)对当下治国、齐家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分)
评分建议:分析“成”或“败”的原因2分,联系历史情境和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评价2分。
26.(70分)
一类卷(63~70分)能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一类上(68~70分)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1.能从材料中引发深刻的道理并富有说服力,文采优美的。
2.能从材料中引发深刻的道理并富有说服力,语言朴实无华而有一定功力的。
3.在立意、构思、文体应用等某一方面有创新的。
4.思考角度独特且富有说服力的。
一类中(65~67分):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1.能从材料中引出有深度的道理,但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不足的。
2.在立意、思考角度、结构、文体某一方面有创新,但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不足的。
一类下(63~64分):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能从题意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角度比较独特,但在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不足的。
二类卷(52~62分)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二类上(59~62分):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有灵气、有新意,但在思想内容、行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某一方面有不足的。
二类中(55~58分):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1.有独特的思考,但在思想内容、行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某一方面有缺陷的。
2.新意不够,但平稳充实的。
二类下(52~54分):基本符合总体标准。
三类卷(40~51分)尚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三类上(48~51分):符合总体标准。
三类中(44~47分):符合总体标准但有故意拔高(升华不自然)之感的。
三类下(40~43分):符合总体标准但罗列现象,泛泛而谈,缺乏思考或认识肤浅的。
四类卷(21—39分)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四类上(30~39分):虽基本符合题意,但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的。
四类中(25~29分):参照总体标准。
四类下(21~24分):符合总体标准但无中心。
五类卷(0~20分)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卷
1.脱离材料。
2.文理不通。
3.全文不足400字。
五类上(17~20分):符合下列一项者:
1.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
2.全文不足400字的。
五类中(10~16分):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文章之实的。
五类下(0~9分):不成文的:9分以下。
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