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2 19: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朝代
发展阶段
小说体裁特点
魏晋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话传说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志怪 志人

成熟
唐传奇
宋元
继续发展
话本演义小说
明清
顶峰
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
,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他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卖画度日。这些经历既使他形成了高深的文化修养,也使他深刻地思考社会的盛衰,人情的冷暖,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品介绍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他人所续。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名称
《石头记》
《情僧录》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
内容
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以四大家族为背景,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现实,令人信服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显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影响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
第一回
——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
第二回
——贾府人物
上下关系
第三回
——黛玉进府
典型环境
第四回
——贾史王薛
社会背景
第五回
——太虚梦游
隐喻结局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画面上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下雪天,病死在旧席上。差人以破布裹,拖到荒坡上。)
自读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思路
主要情节:
(1)初进荣府
(2)拜见贾母及众人
(3)初见凤姐(重点)
(4)拜见两位舅父(未见)
(5)陪贾母晚餐
(6)宝黛会面(重点)
(7)安排起居
根据情节分为三部分:
开头:黛玉进贾府
主体:黛玉与众亲戚会面
与凤姐见面
两个高潮
与宝玉见面
结尾:安排黛玉住处
词语
古 义
今 义
偏僻
偏激 不端正
偏远交通不便之地
便宜
方便
价钱低
态度
神态
对事情的看法
风流
风韵
有功绩又有文采
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风骚
姿容俏丽
妇女举止轻佻
媳妇
妻子;已婚的女朴
儿子或其他晚辈的妻子;自己的妻子(北方)
夸张
夸耀,自我炫耀
夸大
老婆
老婆子;老年女朴
妻子
形容
形体容貌
对人或事物的性状进行描摹
可怜
可惜
值得怜悯,形容极少或坏,不值得一提
读课文后思考:
林黛玉的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是从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与别家的不同的呢?
思考:林黛玉的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是从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与别家的不同的呢?
首先,在贾府门前描玉看到了宁、荣二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着“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朴役。
其次,黛玉看到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的贾线住房,以及仆役、婆子、丫鬟一在群的人物。她还看到了“荣禧堂”中的名贵家具,珍贵字画、古玩;“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对联。
还看到了贾府众多的、身份地位各异的人物,既有养尊处优的主子,也有受压迫、被奴役的仆役,繁琐的礼仪
豪华的外观
华贵的陈设
讲究的布局
森严的等级
显示了豪门贵族的气派
因此,古人已经说过,说这一回与其说写的是林黛玉还不如说写的是贾府。下边我们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把贾府的平面布局大概画出来并把黛玉进贾府的线路标出来。
三间厅
贾母院
五间上房
厢房
荣禧堂
东廊三间
抱厦厅
三间耳房
二门
垂花门
抄手游廊
贾赦院

东角门
穿堂
荣府正门
南大厅
穿堂
内仪门
西角门
二门
仪门
仪门
凤姐院
大门
粉油影壁
角门
后廊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文章写人,主次、详略、虚实
结合,集体与单独介绍相结合
王熙凤
、贾

林黛玉
、贾宝玉
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邢夫人

王夫人
迎春、探春、惜春
贾政、贾赦
实写、详写
略写、实写、集体写
虚写、略写
王熙凤
【小档案】
昵称:
相貌:
性格:
自我简介:
凤辣子
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

我是贾琏的妻子,年龄不大,不太识字,但我掌握着贾府的钱财大权。
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是如何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




┌服饰├


┤集珍宝珠玉于一身──贪婪与




俗气
(内心世界的空虚)
肖像描写


“三角眼”┐


“吊梢眉”┤
└容貌


美丽外表──刁钻狡黠

“粉
面”┤
(本性)

“丹
唇”┘
分析外貌
分析语言
分析行动
侧面描写
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在赞美林黛玉的同时不忘赞美其他人,体现她做人很圆滑,善于逢迎。
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体现她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为人虚假。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在贾母前表现出对黛玉的关心体现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我已预备下了”
显示出自己的精明能干,向贾母邀宠。
体现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
分析外貌
分析语言
分析行动
侧面描写
方法提示
要点提示
把握对话的特
定内容和语气
夸赞黛玉,逢迎贾母
强调嫡亲,安慰诸女
关心黛玉,炫耀威仪
善于辞令,机变逢迎、媚上欺下。

方法提示
要点提示
把握关键句
演技娴熟
分析外貌
分析语言
分析行动
侧面描写
分析外貌
分析语言
分析行动
侧面描写
黛玉的心理
方法提示
要点提示
抓关键句
“辣”是最高权威喜欢的
特殊的身份地位
(一)黛玉的心理
(二)贾母的介绍
回王夫人
写出场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绘肖像
三角眼
吊梢眉
年轻貌美刁钻狡黠
见黛玉
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举止言行
果断能干
王熙凤
放涎无礼性格泼辣
林黛玉
【小档案】
昵称:
相貌:
性格:
自我简介:

娇花照水
弱柳扶风
林妹妹
我生性脆弱,多病爱哭,因为父亡,寄居在外婆家,虽然外婆十分疼爱,我还是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林黛玉
(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今至其家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邢夫人留吃饭
(顾全大局、处处留心)
王夫人家让座
(再三推让、谨慎从事)
关于读书的回答
(甚为谨慎,适时改口)
绘其外貌、神情
林黛玉的肖像描写:
众人眼中的林黛玉:
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
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
孤弱多病
容貌标致
气派不凡
多愁善感
姿容俊逸
美丽多情
极富神韵
林、王的肖像描写有何区别
两弯似蹙非蹙juàn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清淡
秀美
有灵气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带着……
裙边系着豆绿官绦
双衡比目玫瑰佩
……缎窄kèn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清银鼠褂
下着翡翠撒花洋皱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月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单唇未启笑先闻
王:浓装艳饰
珠光宝气
为什么不写林黛玉的服饰?
1、做客
寄人篱下
穿着过于华丽
则少了寄人
篱下的辛酸感
削弱其凄凉的悲剧色彩
2、集书卷气
灵秀气
孤傲气于一身的林
黛玉清雅脱俗
无须华丽装扮
3、这是情理的需要
这是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
作为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宝玉
正是见腻了珠光
宝气
才会去欣赏林黛玉清雅脱俗之美
贾宝玉


贾宝玉
在黛玉眼中,他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本文对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哪三个重点?
1、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2、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3、《西江月》二词的总结
1、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王夫人:
 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与封建正统观念相冲突,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
林黛玉:
听母亲说,“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
2、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在黛玉眼中,宝玉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不但看不出舍命惫懒与懵懂,而且一见如故,产生亲切感.
3、《西江月》二词的总结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不愿受封建传统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行为偏僻性乖张
  ——追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
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
  ——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要求,不安守本分
   
似贬实褒,表面上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介绍了贾府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的概貌。


?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