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综合计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综合计算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12 17:3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综合计算教学设计
综合计算题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难度大。中考中的综合计算题一般包含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有关溶液、质量守恒定律计算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综合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正确地审题,规范完整的书写。
教学过程:
向学生展示化学综合计算包含哪些方面。
化 1、化学式的计算
学 2、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合 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计 4、有关溶液的计算

二、明确提出化学综合计算类型:
1、文字叙述型
2、表格数据型
3、坐标曲线型
4、标签图片型
三、解决综合计算的基本方法:
认真阅读全题,仔细分析意,正确书写出题中汲及的方程式。反复推敲关键性的语句,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探寻解题的突破口,挖掘隐含条件,并充分利用,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案和途径。同时,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特别细致,步骤要完整,解题过程要规范,千万不要出现因粗心而导致丢分的现象。
四、两个常用的等式:
1、生成气体质量 = 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固液总质量
2、反应后溶液质量 = 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不溶物质量—生成气体质量
五、针对常考四个化学综合计算类型举例:
1、文字叙述型
例1:(2016乐山)向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3.7g。完成下列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含Zn的质量为___g 。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能和硫酸反应的只有锌,铜不反应;(2)(3)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锌的质量可求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从而得出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然后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所得溶液的总质量,进而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能和硫酸反应的只有锌,铜不反应,所以锌的质量=5.0g﹣3.7g=1.3g;
(2)(3)解:设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别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生成氢气质量为z.
2、表格数据
例2: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_ ;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利用实验室已有的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计算需要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纯度计算。
分析:混合物中只有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沉淀。(1)前三次每加入25g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增加2.9g,第四次再加25g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没有增加,说明第三次是恰好完全反应,因此X=5.8g;(2)可以根据第三次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出氯化镁的质量,再计算纯度;(3)要先计算出所用氢氧化钠的浓度,再利用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计算出所加水的质量。
解答:
(1)5.8
解:设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x, 第三次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y。
答: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71.25%,所加水的质量为70g。
3、坐标曲线型
例3:现有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195.2g,向其中加入铁粉,反应的先后顺序为:2FeCl3+Fe== 3FeCl2 ; CuCl2 +Fe== FeCl2+Cu 。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溶液中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m(剩余固体) >6.4g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向此剩余固体中加入盐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原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FeCl3的质量为________ g。
(3)求当加入11.2g铁粉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当铁粉加到5.6g时,2FeCl3+Fe== 3FeCl2恰好完全反应,当铁粉加到11.2g时CuCl2 +Fe== FeCl2+Cu恰好完全反应,这时生成6.4g铜,故剩余固体大于6.4g时,铁过剩,剩余固体的成分是Cu、Fe;Fe+HCl==FeCl2+H2↑;(2)当铁粉加到5.6g时,2FeCl3+Fe== 3FeCl2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出FeCl3的质量,再计算浓度;(3)当铁粉加到5.6g时,2FeCl3+Fe== 3FeCl2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出生成的FeCl2,当铁粉加到11.2g时CuCl2 +Fe== FeCl2+Cu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出第二种方式生成的FeCl2。这时算出生成总的FeCl2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 = 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不溶物质量—生成气体质量,算出反应后溶液质量,从而计算出FeCl2的质量分数。
解答:(1)Cu和Fe Fe+2HCl=FeCl2+H2↑
4、标签图片型
例4:(2016天水)某氯化钡样品23.1g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过滤后得到沉淀多少克?
(2)原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求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样品中的氯化钡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钠。(1)(2)从图中可知道,加入100g10.6%的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用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计算出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氯化钡的质量分数;(3)样品中原有的氯化钠可用样品质量减氯化钡质量得出,加上生成氯化钠质量计算出氯化钠总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也可用:反应后溶液质量 = 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不溶物质量—生成气体质量,算出反应后溶液质量(注意要加上103.4g水的质量)
解答:
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点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