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中和反应实验探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中和反应实验探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12 17: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和反应实验探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会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了解中和反应的应用。
2、能够针对科学探究问题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 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探究问题和假设,分析、处理多种信息获取事实与证据并根据有效信息推断结论和进行评价;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解释或说明探究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验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环境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3、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互帮互助,友爱协作的团队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中和反应发生和反应后溶液的溶质
难点:验证中和反应的发生
教学准备
教学用品: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实验报告单、PPT演示课件,手机
实验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境激情)观看《普罗米休斯》片段截取 (讨论交流)拿什么拯救我的飞船和队友 产生浓厚的兴趣、
积极踊跃发表建议
从影片中选取素材,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探究一:验证中和反应的发生
(讨论交流)根据资料和实验用品制定实验方案 加工有效信息,交流谈论,踊跃发表建议,填写实验报告单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发言,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进行实验)引导学生选择现场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完成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动手动脑,观察并记录现象 使学生亲自体验,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回顾方案)小结评价 (展示小组成果)
(展示评价)学生实验报考单
(得出初步结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问题引导)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学生展示精彩实验过程
对有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问题成为思维的引发剂。
探究二:探究反应后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与假设)(1)NaCl、HCl和NaOH
只有NaCl
NaCl和HCl
NaCl和NaOH
(评价猜想) 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 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台上面的实验用品制定实验方案

回顾所学知识,根据物质性质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案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进行实验)引导学生选择现场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完成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小组协作,动手动脑,观察并记录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单,得出相应结论 获得直观认识。
初步学习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展示小组成果) (得出结论)
(反思评价)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
(交流与讨论)有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和吐槽 让探究的意识深入人心,鼓励学生做探究之旅的有心人
(回顾反思)教师引导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收获等。 回顾本节课知识,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情感教育。
课后实践作业:
1、设计方案探究氢氧化钠变质后的成分
2、回家利用厨房里的物品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六、板书设计:
科学实验探究—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探究一:验证中和反应的发生
探究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小结:1、反应后的物质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也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物质鉴别和检验的一般思路:明成分,比性质,除干扰,明现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