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授课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授课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2 20:2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及影响。
4.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摘自《周恩来传》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幅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举着刀枪的强盗又指的是谁?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不平等
不独立
不自主
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
由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共同纲领》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合作与探究1:
阅读史料:
请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
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
为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新中国领导人是怎么做的?建国第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问题探究】
问题
探究
对策: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
成就: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
世界
积极
主动
打破美国封锁
【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
史料展示:
材料:“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相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会被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从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2004年6月,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讲话
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独立完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基本情况。其内容是什么?
提出背景


具体内容


正式确认


历史影响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互利
一分钟速记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对中国: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合作与探究2:
阅读史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知识拓展:
习近平:“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时间、人物

地点

性质

意义

1955年
周恩来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自主学习:万隆会议
印度尼西亚万隆
“求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求同存异”方针
“同”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1.发展国家经济 2.维护民族独立
3.促进世界和平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
“存异”
①社会制度不同;
②意识形态不同;
“求同存异”方针
③宗教信仰不同。
“异”
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也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 结与合作

【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意义】



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
想一下“求同存异”“万隆精神”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历史照进现实
“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通过下面两幅外交图的对比,你得到什么启示?
1901年中国同美德英法等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018年习近平与亚洲各国领导人共同探讨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
探究活动
学有所悟:学史给我们的力量和智慧!
国家利益的实现不仅依靠外交方针与策略,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弱国无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
万隆精神
周恩来
思维导图
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堂练习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
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4、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 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