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5课 初识物联网 课件(2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5课 初识物联网 课件(2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3-12 17:46: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初识物联网教学设计
课题
第5课
初识物联网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通过对物联网的学习,了解物联网的概念、特征和架构。初步了解物联网的内涵。
重点
通过对物联网的学习,了解物联网的概念、特征和架构。
难点
初步了解物联网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一下,下图原理是怎样的?GPS车辆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车载主机、服务器和客户端。车载主机主要通过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确定移动目标的位置,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全球互联网将数据上传,服务器接收定位数据并存储,客户端通过全球互联网访问服务器提取地图和车辆定位信息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在日常使用的设备中嵌人传感设备,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动态网络——物联网。
听讲,思考
通过GPS车辆监控系统的原理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物联网。
讲授新课
一、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物联网中,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相关物体与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如图下图所示。日积月累: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凯文.艾什顿(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并于1999年提出了“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的观点,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二、物联网的特征物联网作为通信、信息、传感、自动化等技术的融合,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的特征。1.全面感知利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二维码、传感器和定位器等感知设备获取物体的各类数据。例如,通过感知设备得到一盒牛奶的温度、矿物质含量、生产日期和是否变质等数据。二维码原理:QR(Quick-Response)
code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二维码,解码速度快。它可以存储多用类型,如图是一个qrcode的基本结构。传感器原理:传感器就是利用一定规律把被检测量转换成便于处理的其他物理量的器件。定位器原理:气动阀门定位器是按力平衡原理设计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方框见上图所示,它是按力平衡原理设计和工作的。
2.可靠传递
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感知设备获取的物体数据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3.智能处理
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智能技术,对接收到的海量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物体进行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开动脑筋:物联网与互联网有哪些区别?这些区别跟物联网的三个特征有什么关系?三、物联网的架构物联网一般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组成,如图5-
2所示。课堂练习:你见过哪些常见的物联网设备?请结合某一设备,分析其获取的数据传输到了哪里,画出简单的流程示意图。常见物联网设备有:1、智能穿戴:智能老人穿戴,智能宠物穿戴,智能成人手表,智能儿童手表。2、智能家居:智能空气净化器平台,扫地机器人,智能排插,智能厨卫。智能儿童手表:儿童手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是将手表内置的系统全部都智能化,然后搭载智能手机系统而连接于网络而实现智能手表的多功能。
了解、掌握了解及掌握。自行网上了解
搜索了解并动手
通过教师讲解了解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特征。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活动了解物联网特征的相关原理。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了解并掌握常见物联网的设备。
课堂小结
1、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2、物联网作为通信、信息、传感、自动化等技术的融合,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的特征。3、物联网一般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组成。
提问回答
通过提问方式进行总结。
板书
一、物联网二、物联网的特征
1、全面感知
2、可靠传递
3、智能处理三、物联网的架构
1、感知层
2、网络层
3、平台层
4、应用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5

初识物联网
浙教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观察一下,下图原理是怎样的?
新知导入
GPS车辆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车载主机、服务器和客户端。车载主机主要通过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确定移动目标的位置,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全球互联网将数据上传,服务器接收定位数据并存储,客户端通过全球互联网访问服务器提取地图和车辆定位信息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一、物联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物联网中,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相关物体与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如图下图所示。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凯文.艾什顿(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并于1999年提出了“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的观点,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
日积月累
新知讲解
二、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作为通信、信息、传感、自动化等技术的融合,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的特征。
新知讲解
1.全面感知
利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二维码、传感器和定位器等感知设备获取物体的各类数据。例如,通过感知设备得到一盒牛奶的温度、矿物质含量、生产日期和是否变质等数据。
无线射频技术(RFID)原理
新知讲解
二维码原理:QR(Quick-Response)
code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二维码,解码速度快。它可以存储多用类型,如图是一个qrcode的基本结构。
新知讲解
传感器原理:传感器就是利用一定规律把被检测量转换成便于处理的其他物理量的器件。
新知讲解
定位器原理:气动阀门定位器是按力平衡原理设计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方框见上图所示,它是按力平衡原理设计和工作的。
新知讲解
2.可靠传递
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感知设备获取的物体数据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新知讲解
3.智能处理
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智能技术,对接收到的海量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物体进行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新知讲解
物联网与互联网有哪些区别?这些区别跟物联网的三个特征有什么关系?
开动脑筋
类别
区别
物联网
信息连接、虚拟连接,如微信、微博、QQ、百度、网游。
互联网
物物连接或者说设备、终端连接,如车联网(智慧公交、地铁等)、智慧城市、智慧电力等。
新知讲解
三、物联网的架构
物联网一般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组成,如图5-
2所示。
新知讲解
架构
用途
感知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底层,负责物联网的物体识
别和信息采集。感知层设备包括传感器、二维码、RFID、摄像头、GPS等。相当于耳、眼。
网络层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等组成,负责传递感知层获取的信息。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
平台层
平台层主要由网络管理系统、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大脑,运用智能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
应用层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
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如智能农业、环境监测、智慧交通、智慧校园、智能家居、智慧物流等。
你见过哪些常见的物联网设备?请结合某一设备,分析其获取的数据传输到了哪里,画出简单的流程示意图。
随堂练习
常见物联网设备有:
1、智能穿戴:智能老人穿戴,智能宠物穿戴,智能成人手表,智能儿童手表。
2、智能家居:智能空气净化器平台,扫地机器人,智能排插,智能厨卫。
课堂练习
智能儿童手表:
儿童手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是将手表内置的系统全部都智能化,然后搭载智能手机系统而连接于网络而实现智能手表的多功能。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1、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2、物联网作为通信、信息、传感、自动化等技术的融合,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的特征。
3、物联网一般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组成。
类别
区别
物联网
信息连接、虚拟连接,如微信、微博、QQ、百度、网游。
互联网
物物连接或者说设备、终端连接,如车联网(智慧公交、地铁等)、智慧城市、智慧电力等。
板书设计
一、物联网
二、物联网的特征
1、全面感知
2、可靠传递
3、智能处理
三、物联网的架构
1、感知层
2、网络层
3、平台层
4、应用层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