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相继发生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三大工人运动的先后兴起表明当时
A.工人阶级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
B.资本主义制度失去多数人支持
C.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
D.工人阶级拥有成熟的指导思想
2.马克思出身于富有的犹太律师家庭,恩格斯出身于工厂主家庭,在深入调查了解工人的生活和斗争情况后,两人立志为改善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而斗争,逐渐转变为彻底的共产主义者。由此可知
A.家庭出身不能完全决定政治立场
B.家庭出身对政治立场没有影响
C.政治立场的选择具有很大偶然性
D.两人选择是基于国家发展需要
3.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4.《共产党宣言》提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895年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却指出:“旧式的起义……现在大都陈旧了。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这一变化表明
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马克思主义适应了社会进步的趋势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正常赞同
5.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6.1842年,英国全国宪章派协会的请愿书指出:“议会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做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这一请愿运动
A.说明工人阶级成为光荣革命的主力军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C.解决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
D.反映出国际工人运动已经蓬勃开展起来
7.1871年,“人们带着对1792年巴黎公社的眷恋之情而建立了公社”。公社不仅名称相同,许多活动和建制也相似,如国民自卫军、治保委员会等。公社活动演奏《马赛曲》,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甚至恢复了1792年的革命日历。这反映出1871年巴黎公社
A.未超越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B.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C.革命目标与之前没有变化
D.深受法国革命传统的影响
8.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
A.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B.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C.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
D.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9.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10.巴黎公社共有86名委员,其中工人约30名,其余是新闻记者、职员、教师和医生。公社委员们之间虽然有政治分歧,但没有权力斗争,一直尽心尽力为这个20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公共服务。他们也能达成共识,实行一些进步的和民主的政策。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A.践行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B.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C.真正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二、材料分析题(共2大题,满分30分)
1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于5月4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进入20世纪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共同发展展现出光明前景。
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习近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影响。(8分)
1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是反腐敗最直接、有效的机体,只有社会才能直接收回国家权力,防止国家为祸。恩格斯对巴黎公社在反腐敗方面的作用欢欣鼓舞。他认为,巴黎公社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所引起的腐败,“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1879年的8月29日.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恩格斯指出:“在各类好虚荣的分子与腐朽分子能够毫无顾忌地大出风头的时候,就需要抛弃调和及掩饰的政策.如果必要,发生吵闹及争论也不怕。如果一个政党不敢公开承认、拒绝某些人肆意的作威作福的行为,而是采取一味忍让的态度,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前途。”
——摘编自何潇《马克思主义的反腐败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根据材料,恩格斯推崇的巴黎公社反腐败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举措?(8分)
(2)针对腐败问题,恩格斯强调的措施是什么?(6分)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相继发生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三大工人运动的先后兴起表明当时
A.工人阶级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
B.资本主义制度失去多数人支持
C.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
D.工人阶级拥有成熟的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突出,这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选项C正确;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多是自发组织而起,因此选项A排除;资本主义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不可能失去多数人的支持,因此选项B排除;当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因此工人并没有成熟的指导思想,因此选项D排除。
2.马克思出身于富有的犹太律师家庭,恩格斯出身于工厂主家庭,在深入调查了解工人的生活和斗争情况后,两人立志为改善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而斗争,逐渐转变为彻底的共产主义者。由此可知
A.家庭出身不能完全决定政治立场
B.家庭出身对政治立场没有影响
C.政治立场的选择具有很大偶然性
D.两人选择是基于国家发展需要
【答案】A
【解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出身不同,但是志向和政治立场相同,可见家庭出身不能完全决定政治立场,选项A正确;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出偶然性,排除C;两人的选择是基于其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同情,因此选项D排除。
3.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马克思描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过程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类似的运动又在进行,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经济危机,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所有制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窄,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创造的财富。同时,也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社会化的生产力),并产生了运用这种武器的人——无产阶级。故C项正确。
4.《共产党宣言》提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895年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却指出:“旧式的起义……现在大都陈旧了。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这一变化表明
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马克思主义适应了社会进步的趋势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正常赞同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强调的是暴力革命。而材料“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体现的是马克思这时认为阶级斗争并不是进行社会变革的唯一手段,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并非是唯一手段,但是不能说明马克思放弃暴力革命手段,A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19世纪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的结论,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当时俄国的部分革命党人还是主张暴力革命的,排除。
5.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共产党宣言》……序言……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等关键可知,恩格斯意在说明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所以答案选D。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由“1890年”可知,这是属于第二国际时期,但是第二国际是松散的联盟,所以B说法有误,排除;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国家爆发了工人起义,工人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的政治诉求,所以C说法有误,排除。
6.1842年,英国全国宪章派协会的请愿书指出:“议会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做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这一请愿运动
A.说明工人阶级成为光荣革命的主力军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C.解决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
D.反映出国际工人运动已经蓬勃开展起来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1842
年,议会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做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来看,这一请愿运动是英国宪章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章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故答案为B项。A项光荣革命发生于
1688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宪章运动并未解决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排除;D项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排除。
7.1871年,“人们带着对1792年巴黎公社的眷恋之情而建立了公社”。公社不仅名称相同,许多活动和建制也相似,如国民自卫军、治保委员会等。公社活动演奏《马赛曲》,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甚至恢复了1792年的革命日历。这反映出1871年巴黎公社
A.未超越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B.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C.革命目标与之前没有变化
D.深受法国革命传统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材料“人们带着对1792年巴黎公社的眷恋之情而建立了公社”“许多活动和建制也相似”等信息表明1871年巴黎公社深受法国革命传统的影响,故D正确;
虽然1871年巴黎公社并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产物,但它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A、B错误;材料提到了1792年巴黎公社和1871年巴黎公社,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目标是建立共和制政体,后者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C表述错误,排除。
8.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
A.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B.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C.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
D.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公社是由“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均由“选举”产生等字眼均是在强调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是民主的、是人民自治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也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9.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上看出,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正确答案为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
10.巴黎公社共有86名委员,其中工人约30名,其余是新闻记者、职员、教师和医生。公社委员们之间虽然有政治分歧,但没有权力斗争,一直尽心尽力为这个20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公共服务。他们也能达成共识,实行一些进步的和民主的政策。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A.践行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B.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C.真正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答案】D
【解析】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表现为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这不符合材料“公社委员们之间虽然有政治分歧,但没有权力斗争”,故A错误;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巴黎公社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不能体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故C错误;材料“虽然有政治分歧……尽心尽力……也能达成共识,实行一些进步的和民主的政策”体现了巴黎公社的进步性与民主性,故D正确。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共2大题,满分30分)
1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于5月4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进入20世纪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共同发展展现出光明前景。
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习近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影响。(8分)
【答案】(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刺激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日益显现;思想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阶级基础: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努力。
(2)丰富了人类的思想;促进了“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
【解析】(1)根据所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要结合19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概况概括得出。主要从经济基础、政治环境、阶级、思想理论来源、实践等几个方面回答。
(2)根据材料“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结合所学,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思想发展的影响、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对十月革命的影响、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方面概括。
1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是反腐敗最直接、有效的机体,只有社会才能直接收回国家权力,防止国家为祸。恩格斯对巴黎公社在反腐敗方面的作用欢欣鼓舞。他认为,巴黎公社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所引起的腐败,“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1879年的8月29日.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恩格斯指出:“在各类好虚荣的分子与腐朽分子能够毫无顾忌地大出风头的时候,就需要抛弃调和及掩饰的政策.如果必要,发生吵闹及争论也不怕。如果一个政党不敢公开承认、拒绝某些人肆意的作威作福的行为,而是采取一味忍让的态度,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前途。”
——摘编自何潇《马克思主义的反腐败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根据材料,恩格斯推崇的巴黎公社反腐败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举措?(8分)
(2)针对腐败问题,恩格斯强调的措施是什么?(6分)
【答案】(1)—是国家权力归还社会和人民,由社会和人民决定公职人员的任免:二是反对特权,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
(2)纯洁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来概括即可,如“社会是反腐败最直接、有效的机体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等。
(2)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如果一个政党不敢公开承认、拒绝某些人肆意的作成作福的行为,而是采取一味忍让的态度,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前途”的信息可以看出,恩格斯主要针对的是政党内部的腐败,再依据“就需要抛弃调和及掩饰的政策,如果必要,发生吵闹及争论也不怕”等信息来概括其主张。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2页,总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