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雪》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4-28 13: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雪》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反复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炼、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
3、品味语言,理解本诗语言中的寓意,并能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的感受。
4、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5、品味文章内涵,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情感,理解文章内涵。
2、比较南方和北方雪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语言的品读,了解散文诗语言的精练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及其寓意。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材编者的意图,本课案力图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在指导学生进行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充分地谈感受、议寓意、说理解、析语言,展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多角度感知散文诗描绘的意境,理解课文所寄寓的思想,赏析作品精美的语言,深入领会散文诗《雪》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猜谜背诗,激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猜谜语呀?
生(齐):喜欢。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谜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
生(齐):雪。
师:聪明!反应快,猜得又准确。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生1:从“雨落横山”这四个字中,我就猜出谜底是“雪”了,“洁白”“寒”“漫天扬”这几个词,更证明了我猜出的答案是正确的。
生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来写冬雪的诗句。
师:除了岑参的这句诗外,同学们还学过哪些写雪的诗句呀?
生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生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生6:北国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生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生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生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生10: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生1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生1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真聪明!同学们知道的很多。背的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彭丽媛优美的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
这首歌的作者赋予了塞北的雪怎样的品格?
心地纯洁
那么,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雪,我们班的六十六位同学会得出什么样的阅读见解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解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散文诗──《雪》(板书:六 雪 鲁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有的放矢)
(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2.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兼有诗歌和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体裁,从本质上来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诗的想象,从形式上来看,它又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语言比较自由。对于这种具有诗情画意美的散文诗,大家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明确:
学习散文诗最好的方法是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文章优美的意境和浓郁的诗情,从而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3.老师播放录音,感知意境。
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闭上眼睛,展开联想和想象,用心去感受朗读所描绘的画面。
4.请同学们谈谈从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
你认为鲁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
两幅画面: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昂扬向上、飞旋升腾的江北雪景图。
(三)精读课文,品味赏析:
1.两幅雪景图为我们描绘出两种独特的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雪,你更喜欢哪个地方的雪?为什么?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
2.同桌合作探究,以“我更喜欢的是_____的雪,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一种_____美。”的句式互相交流自己对两个地方的雪的看法。
3.班级交流,同桌两人一人作感情朗读,一人用刚才的句式作赏析。其他学生和老师作点评。
老师明确:
南雪,滋润美艳之至,是一种温情宁静的柔美。但不长久,略有遗憾。
北雪,冰冷坚硬孤独,旋转升腾,是一种大气磅礴的壮美。
这两种美形成鲜明的对比,朗读时要把这两种不同的美用自己的声音给表现出来。
(朗读:女生读南雪表达出她的柔美,男生读北雪表达出他的壮美。)
4.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赞美哪一个地方的雪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
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作者的这种感情集中体现在哪一句?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设计此问题是为了促成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四)同题写作,拓展延伸:
1.雪是鲁迅的爱物,也是古代诗人们的最爱,在他们的笔下,雪花飘飘洒洒,显尽风流。请打开你记忆的长河,从中撷取几朵美丽的“雪花”吧。
(学生交流写雪的古诗词。)
2.鲁迅在本文中写了雪中塑雪罗汉的情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一段雪地捕鸟的文字,你在雪地中做过其他的游戏吗?请用一段文字把自己游戏的情景描绘出来。
(五)讨论: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应不应该张扬自己的个性?
(六)结束语:
最后,让我们在《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优美的歌曲中共同领略北方雪的壮美吧!
【自我评价】:
本课案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抓住了散文诗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悟、品味和赏析文章,重在感悟和体味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都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拓展延伸部分进行同题写作,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的学习方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雪》
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乡二中:逯青云
2010年04月
2010年梁园区教育系统教学
技能竞赛评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