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兴二中2012届高三元月份月考试题地理试题(暂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博兴二中2012届高三元月份月考试题地理试题(暂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1-13 16: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12.0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在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期15天的德班气候大会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东二区)举行,中国代表团从北京于11月27日23时50分(北京时间)起飞,飞行时间约13时10分。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代表团到达德班的当地时间约
A.28日7时 B.28日13时 C.29日7时 D.29日13时
2.德班气候大会举行期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德班的昼长变长
D.德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3—4题。
3.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P→O→M→N→P
B.O→P→M→N→O
C.M→N→P→O→M
D.N→M→O→P→N
4.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能表示城市近地面的点是
A.M B.N C.O D.P
某局地某月某日气压(单位:百帕)形势图,回答5—7题。
5.下列四地海上作业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气压形势分布能使某天气系统过境,则此天气系统为
7.关于甲城市未来几天气压的变化图,正确的是
读我国三个冬季日的霜区分布图,完成8—9题。
8.柑橘产量受霜冻影较大,图中主要柑橘种植区受霜冻影响最小的是
A.福州 B.昆明
C.重庆 D.广州
9.影响我国川渝霜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
读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水循环环节③最可能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厂
C.东南风 D.东北
11.P陡坡主要成因、洋流对沿岸地区影响分别是
A.流水侵蚀、增温增湿
B.流水侵蚀、降温减湿
C.断层活动、增温增湿
D.断层活动、降温减湿
下图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和达尔文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澳大利亚北部冬春发生火灾的原因是
A.受西北季风控制降水少
B.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
C.受西北季风控制降水多
D.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多
13.据达尔文的气候统计图,判断该地区的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读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表和人口增长模式图,完成14—15题。
14.该国阶段处于人口增长模式图中
A.阶段I B.阶段II C.阶段III D.阶段IV
15.该国1984—2004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C.总量下降,增长速度减缓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读新疆罗布泊面积变化情况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四点坡度最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下列四个水文测站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流量图中,与罗布泊干流相对应的是
我国某市进行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读图回答18—19题。
18.该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A.自行车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B.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加
C.小汽车出行比例明显增加
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19.该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A.工业区向市中心集中 B.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D.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
读1995—2004年某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图,回答20—21题。
20.根据各圈层人口数量的变化判断,中圈层主要布局的功能区为
A.工业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21.下列工厂最适合布局在城市中圈层的是
A.水泥厂 B.纺织厂
C.化肥厂 D.钢铁厂
单位产品成本与该产品工业企业区位有很大关系。读图22—23题。
22.图中曲线表示的成本要素是
A.运输成本 B.劳动力成本
C.科技成本 D.土地成本
23.该工业企业可能是
A.啤酒厂 B.制糖厂
C.普通服装厂 D.精密仪表厂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24~25题。
24.该地区能源利用对本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A.固体废弃物污染 B.水污染 C.土地盐碱化 D.水土流失
25.解决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①开发利用水力发电 ②减少薪柴的利用比重
③减少矿物燃料利用 ④技术改进,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读南美洲局部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据图与表说出甲、乙两城市比丙城市年平均气温低的原因。(2分)
巴西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全国共有16座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人口总计41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2%。其中,最大城市圣保罗有1132万常住居民,里约热内卢人口为635万。
(2)说明巴西人口向城市过度集中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3分)
2011年6月,上海宝钢集团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在巴西东南部的圣埃斯皮里图州合建一座钢铁厂,距离最大的一个矿山只有300公里。
(3)分析上海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科学家预计未来20年内40%的亚马逊雨林将被彻底毁掉;20%的雨林将严重退化。
(4)运用有关的自然地理规律知识,解释这种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27.(11分)下图是我国中部某省地区,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该地势特征。(1分)
(2)据表可知,郑州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__.
据此画出侧视图(夜半球用斜线表示),并标出郑州(35°N)在图中晨昏线上的大致位置。(3分)
(3)据表分析该地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4分)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2007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3958.33万人,(4)为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问题,有人提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3分)
28.(14分)读某区域七月等温线、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过境甲地天气系统名称为_________,分析过境甲地前后风速和气压有何变化。(3分)
(2)说出乙地渔场的名称并解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3)简要描述16℃等温线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成因。(4分)
(4)据材料信息描述N城市圈人口的变动情况,并分析其成因。(4分)
29.(13分)某地理考察队沿亚欧大陆桥进行考察,亚欧大陆桥东到中国连云港,西到荷兰鹿特丹。
下面是某考察队成员考察后,发现并整理的亚欧大陆桥沿线地理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解答。
材料一:“火车行驶到西安附近时,南面是高大的山地,北边是平坦的谷地……。”
(1)结合地质作用图示,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谷地形成的原因。(2分)
材料二:某考察队员记录如下资料。
(2)结合资料,说出该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的措施。(4分)
材料三:考察团到新疆,考察天山植被情况,并绘制了天山南北两坡植被带普。
(3)比较海拔2000米处天山南北两坡自然带的差异,并解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材料四:江苏沿海和西欧沿海有许多风力发电机在运行,考察队员拍了照片。
(4)请你利用学过的大气运动知识,分析解释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