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1.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胆矾失去结晶水
C.酸碱中和反应
D.二氧化硫与氧化钙的反应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
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成H++OH-===H2O的形式
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3.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氢氧化铜与盐酸、氢氧化铜与硫酸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碳酸钙与盐酸
D.石灰石与硝酸、石灰石与硫酸
4.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H++OH-===H2O
B.CO+2H+===H2O+CO2↑
C.Zn(OH)2+2H+===Zn2++2H2O
D.Cu2++2OH-+Ba2++SO===BaSO4↓+
Cu(OH)2↓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OH-+H+===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
6.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原因。
(1)2Fe+6H+===2Fe3++3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2H+===Cu2++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铜溶于稀硫酸:H++OH-===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CO3溶于醋酸溶液:CaCO3+2H+===Ca2++H2O+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3++Cu===Cu2++Fe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溶液中只含有Na+、Fe3+、Cl-、SO四种离子,已知Na+、Fe3+、Cl-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Fe3+和SO的个数比为( )
A.1∶2 B.1∶4 C.3∶4 D.3∶2
8.在一定条件下,RO和I-可以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RO+6I-+6H+===R-+3I2+3H2O
根据计算回答:
(1)RO中n值为________;
(2)RO中元素R的化合价为________。
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KNO3、KCl、BaCl2和CuSO4,按下列步骤做实验。
①将该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10.描述下列反应的现象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H2SO4,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HNO3和Ba(OH)2溶液混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上述三个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1.下列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的一组是( )
A.HNO3、Cl2、FeCl3、KMnO4
B.Al、CO、O2、H2
C.Zn、C、H2、CO
D.KClO3、MnO2、C、Fe
2.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亚硝酸钠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NH4NO2仅是氧化剂 ②NH4NO2仅是还原剂
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两种物质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定是两种物质
C.作氧化剂的物质一定不能作还原剂
D.所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4.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2Na+2H2O===2NaOH+H2↑
B.C+H2O(g)CO+H2
C.CaO+H2O===Ca(OH)2
D.Cl2+H2O===HCl+HClO
5.钛和钛合金在航空工业有重要应用。冶炼钛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TiO2+2C+2Cl2===TiCl4+2CO。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是还原剂
B.TiO2是氧化剂
C.生成1 mol TiCl4时,转移电子4 mol
D.尾气必须净化处理
6.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HCl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浓)MnCl2+Cl2↑+2H2O
D.CuO+2HCl===CuCl2+H2O
7.在反应:KIO3+6HI===3I2+KI+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6
C.1∶5 D.5∶1
8.在反应:6NO+4NH35N2+6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3 C.3∶2 D.1∶3
9.下列四个反应
①2Na+2H2O===2NaOH+H2↑
②2F2+2H2O===4HF+O2
③Cl2+H2O===HCl+HClO
④C+H2O(g)CO+H2
试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水只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只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K2Cr2O7和H2O2在H2SO4溶液中混合时,可观察到下面两个现象:
①混合后5~10秒内,溶液由橙色变为暗蓝色;
②在80~150秒内由暗蓝色变为绿色,与此同时放出气泡。与之相应的两个反应为:
A.Cr2O+H2O2+H+―→CrO5+H2O
B.CrO5+H+―→Cr3++O2↑+H2O
(1)已知反应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CrO5中Cr元素的价态为____________。
(2)反应B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反应A和反应B相加,可以得到一个总化学方程式,该总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
11.分析以下A~D四个涉及H2O2的反应(未配平),填空:
A.Na2O2+HCl―→H2O2+NaCl
B.Ag2O+H2O2―→Ag+O2↑+H2O
C.H2O2―→H2O+O2↑
D.H2O2+Cr2(SO4)3+KOH―→K2CrO4+K2SO4+H2O
(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________,H2O2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______,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__,H2O2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代号)
(2)标出D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
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化工、军事等领域。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下列有关形成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⑥
3.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呈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向两极移动,而胶体分散质粒子只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5.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
①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③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②和③ D.全部
6.“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无色透明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7.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①过滤 ②蒸发 ③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④Fe(OH)3胶体的制备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1.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HCl→MgCl2 B.Na→Na+
C.CO→CO2 D.Fe3+→Fe2+
2.下列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H2S+CuSO4===CuS↓+H2SO4
D.S+O2SO2
3.下列各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种元素中进行的是( )
A.Cl2+2NaOH===NaCl+NaClO+H2O
B.2KClO32KCl+3O2↑
C.2KMnO4K2MnO4+MnO2+O2↑
D.2H2O2H2↑+O2↑
4.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AgNO3+NaCl===AgCl↓+NaNO3
C.Fe2O3+3CO2Fe+3CO2
D.2KMnO4K2MnO4+MnO2+O2↑
5.在反应3Cl2+2FeBr2===2FeCl3+2Br2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
A.Fe B.Fe和Cl
C.Cl D.Br
6.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爆竹爆炸 B.木炭燃烧
C.蒸发 D.电解水
7.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8.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
②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Cl2+2NaBr===2NaCl+Br2
③氯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混合加热:
2NaCl+H2SO4(浓)Na2SO4+2HCl↑
④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⑤
9.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在如图有编号的步骤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_,既没发生氧化反应又没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提示:铬元素化合价有+6、+3价)
10.Fe2O3+2AlAl2O3+2Fe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1)在该反应中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该反应中,Fe2O3发生了________反应,Al发生了________反应。
(2)通过此反应的分析可知,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____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________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降总数________电子转移总数。第二章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持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具有吸湿性)、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2、胶体区别于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B、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因吸附而带电荷 D、可以通过滤纸
3、下图为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中电子转移的关系图,则图中的元素甲、乙分别表示
甲 乙
A、 Fe ,S B、Cu,S C、Fe,O D、Fe,Cu
4、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事实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金属锈蚀 B、燃放烟花 C、食物腐败 D、钟乳石的形成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2F2 + 2H2O === 4HF + O2 B、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C、3CO + Fe2O3 2Fe + 3CO2 D、MgCL2(熔融)Mg + CL2
6、下列化合物中,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是
A、氯化钠 B、酒精 C、硫酸 D、氢氧化钠
7、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氯化钙 B、盐酸、烧碱、硫酸铜
C、碳酸、乙醇、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8、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溶液澄清透明,胶体浑浊不透明
B、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C、光束通过溶液没有特殊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Fe + Cu2+ === Cu + Fe2+
B、铁与稀盐酸反应:Fe + 2H+ === Fe2+ + H2
C、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H+ + OH- === H2O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 + 2 OH- === Mg(OH)2
10、某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家中进行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了。由此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在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了大量的离子
11、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Ba2+、SO42-、CL- B、K+、Fe3+、CL-、OH-
C、K+、Na+、CO32-、SO42- D、Na+、K+、NO3-、SO42-
1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A、Zn + 2 HCL === ZnCL2 + H2 B、2 H2S + SO2 === 3S +2 H2O
C、H2 + CuO Cu + H2O D、2 H2O2H2 + O2
13、下列反应有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 + 2H+ === CO2 + H2O表示的是
A、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B、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C、K2CO3 + H2SO4 === K2SO4 + CO2 + H2O D、K2CO3 + 2HNO3 === 2KNO3 + CO2 + H2O
14、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2(OH)3胶体,可行的方法是
A、过滤 B、蒸发 C、加入适量的盐酸 D、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15、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16、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
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
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有
A、复分解反应、1个 B、分解反应、2个
C、化合反应、3个 D、置换反应、2个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本题共6小题,共52分)
17、(8分)现有下列两组物质:①H2、CaCO3、HCL、NH3 ②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铁胶体、硫酸铁溶液。请你从组成的元素、物质的性质等多个角度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从每组中选出一种不同类的物质,并指出其分类依据,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组别 被选出的物质 分类依据
组
第②组
18、(10分)“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下图所示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其中A~F装置中分别盛放的物质为:A、稀硫酸;B、锌粒;C、某溶液;D、CaCO3固体;E、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F、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开始后,若E中出现红色,F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C中的物质可能是 (填名称)。
⑵写出下列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装置D中: 反应类型: 装置F中: 反应类型:
⑶上图所示的B~F装置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装置编号)。
19、(6分)为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有关的实验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列表如下,请补充完整:
编号 I II III
实验
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为蓝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化学方程式 2AgNO3+CuCL2==2AgCL +Cu(NO3)2
离子方程式 Ba2+ + SO42- == BaSO4
20、(9分)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 +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被 (填“氧化”或“还原”)。
⑵上述反应中,若有10个铝原子参与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0 AL + 6 NaNO3 + 4 NaOH == 10 NaALO2 + 3 N2 + 2 H2O
21、(10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NaCL、K2CO3、Na2SO4和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此白色固体溶解于水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滤液为无色。
①将部分沉淀移入试管中,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完全,且有气体生成。
②在滤液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⑴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 ,不可能含有的物质为 。
⑵试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② ;
22、(9分)氧化铜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4CuO2Cu2O + O2 ,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反应中氧化剂为 ,还原剂为 。
若反应过程中生成1个CO2分子,则转移电子数为 个。
⑵现将80gCuO进行灼烧,灼烧后固体质量变为73。6g,求该CuO的分解率。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三课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电子越多,还原性就越强
D.反应中同一反应物可能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还原反应
2.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F2 K HCl B.Cl2 Al H2
C.NO2 Na Br2 D.O2 SO2 H2O
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4.m mol Cu2S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4m mol B.10m mol
C. mol D. mol
5.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6.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若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共存,可加入的试剂是(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7.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W2>Z2>X2>Y2,则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A.2W-+Z2===W2+2Z-
B.2Y-+W2===Y2+2W-
C.2Z-+X2===Z2+2X-
D.2X-+Y2===X2+2Y-
8.有反应①2H2O+Cl2+SO2===H2SO4+2HCl,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针对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两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______。
(3)反应②中氯化氢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9.一个体重50 kg的健康人含铁2 g,这2 g铁在人体中不是以金属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亚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亚铁离子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
(1)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
A.Fe B.Fe2+ C.Fe3+
(2)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NO2,以前有许多起因误食NaNO2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NaNO2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而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这说明NaNO2具有________性。下列也能实现这种转化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l2 B.O2
C.FeCl3 D.浓硫酸
(3)工业盐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来缓解中毒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
(4)在Fe+4HNO3===Fe(NO3)3+NO↑+2H2O的反应中,HNO3表现了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每有1 mol Fe参加反应,被还原的HNO3为____________ mol,转移电子数________ mol。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钠固体 B.氯化钠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氢氧化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B.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盐酸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缘故
D.凡是能电离的物质一定能导电
3.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为电解质 B.X可能为非电解质
C.X只能是盐类 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导电性很差,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5.含有自由移动Cl-的有( )
A.KClO3溶液 B.液态氯化氢
C.氯化钾溶液 D.固体氯化钠
6.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均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如H+可以结合一个水分子形成H3O+。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CuSO4===Cu2++SO
B.HCl+H2O===H3O++Cl-
C.NaHCO3===Na++HCO
D.NaHSO4===Na++HSO
7.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于水之后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NaCl B.CH3CH2OH(酒精)
C.H2SO4 D.CO2
8.有以下10种物质:①铜 ②稀硫酸 ③氯化氢
④氨气 ⑤空气 ⑥二氧化碳 ⑦金属汞(俗称水银) ⑧氯化钠 ⑨硫酸钡 ⑩氯气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序号 符合的条件 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1) 混合物
(2) 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
(3)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
(4) 非电解质
(5)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
9.已知Ca(OH)2、CaCO3和Ca(HCO3)2都是电解质,根据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实验装置图,将实验现象填在下表空格中。
实验操作 灯泡亮度变化
通入CO2以前
开始通入CO2
继续通入过量的CO2
再通入CO2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1.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K2CO3
B.Na2CO3
C.NaCl
D.NaHCO3
2.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
A.空气、硫酸铜、硫酸 B.水、空气、纯碱
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D.硝酸、食盐水、烧碱
3.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4.《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科学家通过电解Fe2O3、SiO2、CaO的熔融液(1 600℃)制得了铁,按照树状分类法对熔融液中的三种物质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A.均属于混合物 B.均属于金属氧化物
C.均属于纯净物 D.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5.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将P2O5、SO2、SO3、CO2、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
A.CO B.NO C.Na2O D.N2O5
6.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尿素、冰水混合物
B.乙醇、浓硫酸、胆矾
C.金刚石、铁矿石、大理石
D.水银、水蒸气、水煤气
7.下列属同一范畴的物质是( )
①NaCl ②(NH4)2SO4 ③NH3·H2O ④KOH
⑤Fe(OH)3 ⑥HNO3
A.③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