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时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
A.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B.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C.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Ba(NO3)2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2.下列溶液有时呈黄色,其中由于久置时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色的是 ( )
A.浓硝酸 B.硫酸亚铁 C.高锰酸钾 D.工业盐酸
3.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 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5.下列仪器中:①启普发生器②分液漏斗③滴定管④容量瓶⑤洗气瓶⑥胶头滴管,在使用前需要检验是否漏水的是 ( )
A.①②⑥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含有6.02×1023个微粒的物质叫做1摩尔
B.1mol氧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1mol气体的体积随压强增大和温度降低而变小
D.在标准状况下,任何物质的摩尔体积约22.4L
7.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体积相等、密度不等的CO和C2H4
C.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
8.N的质量数为14,在微粒[NH3T]中,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之比为 ( )
A.10:7: 11 B.10:11:9 C.10:11:8 D.11:9:10
9.下列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是 ( )
A.0.4molO2 B.5.6LCO2(S.T.P)
C.4℃时5.4mLH2O D.10gNe
10.已知碳元素存在三种同位素12C,13C,14C,氧有两种同位素:16O和18O,它们可以组成分子量不同的二氧化碳分子的种数为 ( )
A.5 B.6 C.7 D.8
11.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和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
A.1 :6 B.1 :4 C.1 :3 D.1 :2
12.把氢氧化钠滴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沉淀生成,由实验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的体积比3∶2时,残留在溶液中的Cu2+的量极小(可以认为Cu2+全部沉淀)此时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Cu(OH)2 B.Cu2(OH)2SO4
C.CuSO4 5H2O D.Cu4(OH)6SO4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A.4℃时,5.4mL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是0.3NA
B.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所含的质子数为2 2.4NA
D.2L 1mol·L-1K2SO4溶液中离子的总数为3 NA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g 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g·mol-1)时,压强为1×104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的压强增至5×104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 ( )
A.33×1025 B.3.3×1024 C.7.5×1023 D.7.5×1022
15. 下列试剂的存放正确的是 ( )
A.钾、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应放在水中;发生剧烈反应,盛有 煤油 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口用玻璃塞塞紧,不能用橡皮塞
C. 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
D.以上方法都不正确
第Ⅱ卷(55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7分)
16.(4分)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RCl2中含有0.4mol的Cl-离子,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7.(6分)将2.4mol某金属投入1.8L 2mol/L的盐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7.2gH2,则某金属的化合价为 ,酸为 元酸。
18.(12分)标准状况下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8.96L,其质量为7.6g,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 ;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将上述混合气体与标准状况下16.8L的氧气混合点燃,完全反应后,冷却至标准状况,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19.(5分)进行焰色反应的操作,应把装在玻璃棒上的 放在酒精灯的火焰里灼烧,等到跟原来火焰 的时候,蘸上要检验的溶液,放在火焰上观察火焰的颜色。每次实验完后都要用 洗净 ,在火焰上灼烧到 为止。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0.(6分)在除杂质的实验操作中,为了将溶液中的杂质完全去除,通常需加入过量的除杂质试剂。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少量Na2SO4、MgCl2,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试简要说明
(1)加入过量BaCl2的溶液的原因____ ___ 。
(2)加入过量Na2CO3的溶液的原因______ ___ _ _。
(3)滴加稀盐酸直至pH=7的目的是____ ___ _ _。
21.(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装置用代号表示)
①实验室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制氢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 。
②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说明氢气中含有(写化学式) ,反应方程式为 ,若要制出纯净的氢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该装置中药品的作用是 。
四、计算题(共10分)
22.在A容器中盛有80%的H2和20%的O2(体积分数)的混合气体,试求:
(1)其中H2与O2的分子数之比是多少?质量比是多少?第一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L
B.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L
C.标准状况下,1mol水所占的体积都为22.4L
D.标准状况下, 22.4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
2.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 )
A.64g B.64 C.64g·mol-1 D.32g·mol-1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1mol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22.4LCl2 B.18g H2O
C. NA个H2 D. 标准状况下 22.4L的H2O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的分子数约为个NA
B.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1molH2O中电子数为9NA
D.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4g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6.标准状况下,1.7gNH3和____________L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7.2molSO3和3molSO2其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相同状况下(均为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8.2mol O2和 gCH4 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相同的体积,其体积为
9.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由0.2molCO2和0.3molCO组成,求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多少?求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多少?
10.在273K、101kPa的条件下,将2.00g氦气、1.40g氮气、1.60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通过计算得出,写出解答过程)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
A.过滤法 B.蒸馏法 C.分液法 D.冰冻法
.选择一种溶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溶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且不能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密度必须比水大 D.不溶于水,且密度必须比水小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
C. 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下列溶液中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将其滴加到三种试剂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
B.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要将被加热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
C.为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可采用粉碎、振荡、搅拌、加热等方法
D.为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常采取搅拌、加热等措施
2.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C.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
D.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某学生发现滴瓶中溶液里有悬浊物,拟用右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错误的操作有( )
A.4处 B.3处 C.2处 D.1处
4.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
A.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6.欲使CuSO4·5H2O、NH4Cl和SiO2的混合物分离开来,其必要的实验操作为( )
A.升华 溶解 过滤 结晶 B.溶解 过滤 蒸发 结晶
C.加热 溶解 蒸发 过滤 D.溶解 过滤 蒸馏 蒸发
7.除去KCl溶液中的SO42-离子,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等盐类,方法如下:
⑴除去草木灰中的不溶杂质
请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提取钾盐
过滤后的溶液在蒸发皿里加热以得到钾盐晶体,将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固定铁圈位置 ②放置酒精灯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检验钾盐中的碳酸根
检验钾盐中的碳酸根所需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问题讨论
①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⑶能否确认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为什么?第一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1.摩尔( )
A.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B.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C.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表示物质多少的单位 B.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
C.是以克为单位的质量单位 D.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O的质量是16 g·mol-1 B..Na+的摩尔质量是23 g·mol-1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 g·mol-1 D.氢的摩尔质量是2 g·mol-1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摩尔质量就是1 mol物质的质量
B.1 mol水的质量、水的摩尔质量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18
C.各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不可能相同
D.摩尔质量不是质量,质量也不是相对分子质量
6.0.5molNa2SO4中含有的Na+离子数为(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7.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6∶3∶2
.amol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a/4b mol-1 B.b/4a mol-1 C.a/b mol-1 D.b/a mol-1
.下列哪种物质所含原子数与0.2molH3PO4所含原子数相等( )
A.0.4molH2O2 B.0.2molH2SO4 C.0.8molHCl D.0.3molHNO3
.在一定质量的碳酸钠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3:1 D.2:3
.1molNa转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
A.3.01×1023 B.6.02×1023 C.1.204×1023 D.6.02×10-23
12.关于2mol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为44g B.有4mol原子
C.分子数为6.02×1023 D.摩尔质量为44g/mol
13.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56gN2 B.1.5molO2
C.100gCl2 D.3.01×1023个硫酸分子
14.相同质量的镁和铝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 )
A.1:1 B.8:9 C.9:8 D.2:3
15.等物质的量的氧气(O2)和臭氧(O3),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 ,所含的氧原子数之比为 。
若O2和 O3质量相等,则其分子数之比为 ,氧原子数之比第一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1.浓度为2mol/L的NaOH溶液的正确含义是 ( )
A.在2L水中溶有80g的NaOH B.80gNaOH溶于水配成的溶液
C.每升溶液中含有80gNaOH D.每2L溶液中含有80gNaOH
2.在100ml0.1 mol/LNaOH溶液中,所含NaOH的质量是 ( )
A.40g B.4g C.0.4g D.0.04g
3.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mL 1mol/L氯化钠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 )
A.150mL 1mol/LNaCl溶液 B.75mL 2mol/LCaCl2溶液
C.150mL 3mol/LKCl溶液 D.75mL 1mol/LFeCl3溶液
4.2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其中50mL,则这50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04mol/L B.0.2mol/L C.1mol/L D.2mol/L
5.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一种精确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验是否漏水。这些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配制0.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50 mL,在下列仪器中:①托盘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漏斗;⑥500 mL容量瓶;⑦药匙;⑧250 mL容量瓶;⑨胶头滴管;⑩坩埚。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
A.①③④⑥⑨⑩ B.①④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⑦⑧⑨ D.①②④⑤⑧⑨
7.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
A. 100mL2.5mol·L-1NaCl溶液 B. 500mL1.5mol·L-1AlCl3溶液
C. 250mL2mol·L-1MgCl2溶液 D. 400mL5mol·L-1KClO3溶液
8.欲用98%的浓硫酸(p=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 mol·L-1的稀硫酸500mL
选用的主要仪器有:
① ②
请将下列各操作,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B.反复颠倒摇匀
C.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洗净所用仪器
E.稀释浓硫酸 F.将浓液转入容量瓶
其操作正确的顺序依次为 。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的量筒应选用 mL的量筒最好。
③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 ,否则会使浓度偏 ;并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使浓度 。
④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若俯视会使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