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 7.4宇宙航行课时训练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 7.4宇宙航行课时训练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2 20:41:36

文档简介

7.4宇宙航行
课时训练
(总分100
60分钟)
1、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6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有关地球人造卫星轨道的正确说法有(  )
A.a、b、c均可能是卫星轨道
B.卫星轨道只可能是a
C.a、b均可能是卫星轨道
D.b可能是同步卫星的轨道
2.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C.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减小
3.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远
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4.在圆轨道上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卫星运动的线速度为
B.卫星运动的周期为4π
C.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g
D.卫星的角速度为
5.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
A.3.5
km/s
B.5.0
km/s
C.17.7
km/s
D.35.2
km/s
6.
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P,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c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
A.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B.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C.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D.a、c存在P点相撞的危险
7.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神舟”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
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  )
A.“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大
B.“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
C.“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
D.“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
8.如图所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赤道上空的近地卫星B、地球同步卫星C,它们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比较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周期关系为TA<TB<TC
B.三者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C.三者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A=ωC<ωB
D.三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A<vC<vB
9.一颗在地球赤道上空运转的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面重力加速度g,则这颗卫星运转的线速度大小为(  )
A.(R+h)
B.R
C.
D.
10.如图所示是某次同步卫星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送入一个近地圆轨道,然后在P处点火加速,进入椭圆转移轨道,其中P是近地点,Q是远地点,在Q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的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在P点短时间点火加速之后,速率为v2,加速度大小为a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Q点速率为v3,加速度大小为a3;在Q处点火加速之后进入圆轨道,速率为v4,加速度大小为a4,则(  )
A.v1=v2 a1B.v1C.v3D.v32、计算题(共4小题,40分)
1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该星球表面航天员以速度v0水平抛出的小球经过时间t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不计一切阻力,忽略星球的自转,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的质量;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2.由于地球在自转,因而在发射卫星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卫星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为了尽量节约发射卫星时需要的能量,现假设某火箭的发射场地就在赤道上,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的质量为m.求:
(1)由于地球的自转,卫星停放在赤道上的发射场时具有的初速度v0为多大.
(2)卫星在离地面高度为R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速度v为多大.
13.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7.9
km/s,g取9.8
m/s2。
(1)这颗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多大?
(2)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多大?
(3)质量为1
kg的仪器放在卫星内的平台上,仪器的重力为多大?它对平台的压力为多大?
14.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6
400
km,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若发射一颗地球的同步卫星,使它在赤道上空运转,其高度和速度应为多大?
第2页
/
共2页7.4宇宙航行
课时训练
(总分100
60分钟)
1、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6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有关地球人造卫星轨道的正确说法有(  )
A.a、b、c均可能是卫星轨道
B.卫星轨道只可能是a
C.a、b均可能是卫星轨道
D.b可能是同步卫星的轨道
答案:C
解析:地球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是地球的地心,所以凡是地球卫星,轨道面必定经过地球中心,所以a、b均可能是卫星轨道,c不可能是卫星轨道,故A、B错误,C正确;同步卫星的轨道必定在赤道平面内,所以b不可能是同步卫星,故D错误。
2.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C.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减小
答案:B
解析:因为b、c在同一轨道上运行,故其线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均相等。又b、c轨道半径大于a的轨道半径,由v=知,vb=vc,故它将做向心运动。所以无论如何c也追不上b,b也等不到c,故C选项错。对a卫星,当它的轨道半径缓慢减小时,在转动一段较短时间内,可近似认为它的轨道半径未变,视为稳定运行,由v=知,r减小时v逐渐增大,故D选项错误。
3.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远
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解析 由=ma==mr得:a=,v=,r=,则T大时,r大,a小,v小,且由ω=知T大,ω小,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4.在圆轨道上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卫星运动的线速度为
B.卫星运动的周期为4π
C.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g
D.卫星的角速度为
解析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
又g=,故v==,A错;
T===4π,B对;
a===,C错;
ω==,D对.
答案 BD
5.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
A.3.5
km/s
B.5.0
km/s
C.17.7
km/s
D.35.2
km/s
解析 构建公转模型,对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对近地卫星v近地=,同理对航天器有v航=,联立两式有==,而v近地=7.9
km/s,解得v航=3.5
km/s,A项正确。
答案 A
6.
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P,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c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
A.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B.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C.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D.a、c存在P点相撞的危险
解析 由G=m=mω2r=mr=ma可知,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因a、c轨道半径相同,周期相同,既然图示时刻不撞,以后就不可能相撞了。
答案 A
7.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神舟”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
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  )
A.“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大
B.“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
C.“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
D.“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
答案:B 
解析:由G=mrω2=m=mr=ma,得v=,ω=,T=2π,a=,由于r天>r神,所以v天T神,a天8.如图所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赤道上空的近地卫星B、地球同步卫星C,它们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比较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周期关系为TA<TB<TC
B.三者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C.三者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A=ωC<ωB
D.三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A<vC<vB
答案:CD 
解析:因为同步卫星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故TA=TC,故A错误;因为同步卫星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相同,故ωA=ωC,根据a=rω2知,A和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C,故B错误;
因为A、C的角速度相同,抓住B、C间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G=mrω2
可得角速度ω=,所以C的半径大,角速度小于B即:ωA=ωC<ωB,C正确;B、C比较:G=m得线速度v=,知vC<vB,A、C间比较:v=rω,知C半径大线速度大,故有vA<vC<vB,
D正确.故选C、D.]
9.一颗在地球赤道上空运转的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面重力加速度g,则这颗卫星运转的线速度大小为(  )
A.(R+h)
B.R
C.
D.
答案:ABC 
解析:由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定义可得:v=(R+h),故A正确.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线速度表达式可得:G=m;在地面上的物体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G=mg,由上式解得:v=R,故B正确.根据G=m(h+R),解得R+h=,v=(R+h)联立解得:v=,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A、B、C.]
10.如图所示是某次同步卫星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送入一个近地圆轨道,然后在P处点火加速,进入椭圆转移轨道,其中P是近地点,Q是远地点,在Q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的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在P点短时间点火加速之后,速率为v2,加速度大小为a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Q点速率为v3,加速度大小为a3;在Q处点火加速之后进入圆轨道,速率为v4,加速度大小为a4,则(  )
A.v1=v2 a1B.v1C.v3D.v3答案:BC
解析: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时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保持不变,由G=ma可知a1=a2,在P点短时间点火加速之后卫星的速率增大,故v12、计算题(共4小题,40分)
1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该星球表面航天员以速度v0水平抛出的小球经过时间t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不计一切阻力,忽略星球的自转,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的质量;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解析] (1)平抛物体的速度垂直斜面,由运动规律:v0=vytan
θ,vy=gt
星球表面:G=mg
解得M=.
(2)星球表面转动的卫星m′g=m′
解得v=.
[答案] (1) (2)
12.由于地球在自转,因而在发射卫星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卫星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为了尽量节约发射卫星时需要的能量,现假设某火箭的发射场地就在赤道上,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的质量为m.求:
(1)由于地球的自转,卫星停放在赤道上的发射场时具有的初速度v0为多大.
(2)卫星在离地面高度为R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速度v为多大.
【解析】 (1)卫星停放在赤道上的发射场时具有的初速度为v0=ωR=R.
(2)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在离地面高度为R的轨道上运行时有
G=m
而对地面上质量为m0的物体有
m0g=G
解得v=
.
【答案】 (1)R (2)
13.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7.9
km/s,g取9.8
m/s2。
(1)这颗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多大?
(2)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多大?
(3)质量为1
kg的仪器放在卫星内的平台上,仪器的重力为多大?它对平台的压力为多大?
解析 (1)卫星近地运行时,有
G=meq
\f(v,R)
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R时,有
G=meq
\f(v,2R)
由以上两式得v2==
km/s≈5.6
km/s
(2)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R时,有G=ma
靠近地面时,有=mg
解得a=g=2.45
m/s2
(3)在卫星内,仪器的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则
G′=mg′=ma=1×2.45
N=2.45
N
由于卫星内仪器的重力完全用于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零。
答案 (1)5.6
km/s (2)2.45
m/s2 (3)2.45
N 0
14.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6
400
km,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若发射一颗地球的同步卫星,使它在赤道上空运转,其高度和速度应为多大?
解析 设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离地面的高度为h,速度为v,周期为T,地球的质量为M,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G=mg①
G=m(R+h)②
由①②两式得
h=-R

m-6
400×103
m
≈3.6×107
m。
又因为G=m③
由①③两式得v==
m/s
≈3.1×103
m/s。
答案 3.6×107
m 3.1×103
m/s
第2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