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2 认识小数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2 认识小数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3 08: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数学习的起始阶段,是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重要基础,是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求不能离开现实背景去抽象地讨论小数,应重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数形结合理解小数。在教学时力求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的有关知识已经有所接触,而且他们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用“分数”表示身高、价钱的经历,所以学生难以建立小数和分数的联系,特别是对小数的含义非常模糊。鉴于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出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采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以“米”为单位和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
四、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生活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通过对一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和分数,你能把这些数分一分吗?(大屏出示)
学生分类,交流。
谈话: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这两类数,还有一种数,请看大屏。你在哪儿见过这种数?(生交流)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这些数,请看大屏。(大屏出示)
像这样的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引入新课:像这样有一个小数点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小数的世界,来探寻它的奥秘吧!(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课的伊始让学生复习整数和分数的知识,然后选择学生熟悉的超市情境作导入,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唤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从中渗透了分类思想。】
(二)小数的读写法
1、大屏出示
同学们,根据你们已经有的经验,你会读吗?
(生尝试读)
2、大屏出示出示小数3.45
(1)了解小数点。
看看这个数,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个数怎么读?
(2)试着读一读.1.05、0.8、30.5、103.49
(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小数的读法
小数点怎么读?(生讨论)
小数点的左边怎么读?(生讨论)
小数点的右边怎么读?(生讨论)
顺次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讨论)
小结:小数点把小数分为两部分,小数点左边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为小数部分。读小数时,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则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
尝试写小数。
请学生上台写小数,然后学生点评。
师小结: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依次写出小数部分。
(设计理念:大部分同学都认识小数,但有一些同学受整数读法的负迁移,造成对两位小数的错误读法。当读两位小数时,就产生了认知冲突,多数学生在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之间动摇不定,通过接收式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数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的差异,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小数的读法的认识。)
(三)认识小数的意义
1、出示1米长的米尺课件。
提问: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1分米)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十分之一米)师指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实际上十分之一米和0.1米表示的都是哪一部分?它们表示的是同一部分,所以,它们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也就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1/10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师完成板书。
小结过程: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就是1∕10米,用小数还可以表示为0.1米。
延伸:1分米用小数表示为0.1米,那么3分米用小数怎么表示呢?要求学生回答并叙述过程。(师板书)
2、练一练
出示上图,提问:观察图片,你知道元与角之间的关系吗?
(
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是
元,还可以写成0.1元;
5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学生回答并补充。出示问题:
观察:小数和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十分之几改写成小数是零点几)
3、理解大于1的小数的意义
问: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米、分米)
问:同学们,猜一猜、想一想如果只用米作单位,1米3分米该怎样表示?
学生猜测、回答。
问:那到底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问:1米就是1米。3分米不到1米,该怎么用米来表示呢?(生答)
板书:3分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0.3米。
提问:1米3分米用米做单位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课件展示:1米3分米=1.3米的思考方法。
板书:1米3分米=1.3米
师追问:“1”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的“3”呢?
课件出示5元2角=(
)元
(设计理念:我们抓住学生最直接的感性经验,紧扣长度单位模型来认识小数的含义,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把重点放在每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带领学生进入问题核心,从而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为后续认识计数单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感悟同一个量既可以用整数表示,又可以用小数表示(单位不同,其结果就用不同的数来表示)。)
(四)巩固拓展
1超级靶场
根据给出的小数,选择移动标靶中正确的答案,点击鼠标右键,击中靶心,即可得分。
2、把下面各图中涂色的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分数:(

分数:(

小数:(

小数:(

3、在方框里填合适的小数。
4、判断:红色的部分可以用0.6表示吗?
5、你会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五)总结延伸
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结束了,
如果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满分是10分,你能用小数为自己的表现评分吗?
板书设计:
3
.
45读作:三点四五
1米3分米=1.3米
(小数点)
[教学反思]
通过对这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的感悟:
让生活经验在数学知识中发生、发展,形成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与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研究小数时离不开现实背景,借助具体的“量”与直观、半直观模型帮助学生了解其含义,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践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本节课融合了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课堂时空限制、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能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教师能灵活设计、张弛有度,全面优化了教与学的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课堂总是遗憾的艺术,会给人以收获,也会让人反思自己的不足。
1、了解数学的含义(十分之几可以表示成一位小数)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元角分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突破口是不能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讨论小数,而是要经过“观察-猜想-尝试-初步认识-运用-总结-深化理解”这一系统过程,顺利完成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觉这一知识点是生硬地灌输给学生,没能突破十进制小数应该具有的本质内涵,这也是我的教学困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