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6.3黄土高原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6.3黄土高原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4 11:4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知识点一 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早发育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相传华夏始祖炎黄二帝,在这里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1. 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
东起太行山脉;
南抵秦岭。
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
西至乌鞘( shāo )岭;
(一)自然环境
所跨省区
主要有: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
(晋、陕、宁、甘)
青 海
宁夏回族自治区
山 西
内蒙古自治区
河南

西


2.气候
知识回顾:说出黄土高原的干湿地区、温度带和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
从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
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拓展:从地形、气候、农业生产、植被等,黄土高原都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
(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结合课本图6.25,分析古代这里发展农业耕作有哪些有利条件。(提示:地形、河流、气候)
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作;曾经林木茂盛,环境宜人。
黄河流经,有灌溉水源。
黄土高原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
黄帝陵
众多的名胜古迹
窑洞
信天游
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气候干燥,容易开挖
歌腔高亢而悠长
(三)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风成说”
知识点二 风吹来的黄土
戈壁
沙漠
黄土高原
太行山
中亚、蒙古高原
黄土“风成说”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
黄土的形成
活动P27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1.下列现象被认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黄土就象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第一条证据:说明黄土而是从上空吹来的,不是流水、冰川作用形成的。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的流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第三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本地的,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的 。
证据:
风成说
(1)厚度均匀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3)矿物成分不同
(4)有古土壤
2. 地表特征
土质疏松
流水侵蚀
地表破碎
沟壑纵横
黄土峁
3.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塬:残留的高原面、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四周被侵蚀成沟壑,是良好的耕作区。
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墚(音liáng):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壮的山梁。
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峁(音mǎo)
墚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壮山丘。

黄土川
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1.“挽黄河臂膀,依太行身躯,踏千里黄土,踩万里乌金”赞美的地区位于(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2.黄土高原上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在( )
A.黄土梁 B.黄土峁
C.黄土塬 D.黄土川
B
D
随堂测评
3.窑洞在哪个省区最常见 ( )
A.山东省 B.山西省
C.辽宁省 D.黑龙江省
4.按“风成说”的原理,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什么风带
来的(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B
D
5.下列景点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A.日月潭 B.布达拉宫
C.承德避暑山庄 D.秦陵兵马俑
D
1. 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知识点一 严重的水土流失
土质的疏松程度、坡度的陡缓、降水的强度、植被覆盖率
A
B
C
D
G黏土
H黄土
E
F
练一练:比较下列情况的水土流失状况:
A>B
CEG植被: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黄土结构: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地形:地面破碎,沟谷斜坡多。
(1)自然原因
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人类活动
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2. 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①、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上千万吨化肥。
②、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①生物措施:
1. 治理水土流失
知识点二 水土保持
植树种草。
②工程措施:
建梯田
修拦土坝
2.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①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②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3. 生态建设案例
除图片中的措施外,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有( )
A.降水集中,且多为暴雨
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C.黄土中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D.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
D
随堂测评
2.下列不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的是( )
A.植树种草 B.开荒种地
C.修建梯田 D.修挡土坝
B
3.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根治水土流失
D.人类活动只能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C
4.下列关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用工程措施就可以标本兼治
B.可以在河流干流上修建水库蓄水,在陡坡上修水平梯田
C.使黄土高原地区全部退耕还林,使土不下坡
D.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的用地结构,使农林牧相结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