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时 分 秒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时 分 秒 沪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3 08: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教学内容)
时间(一)(时、分)
主备者
教学目标
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并理解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分的量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并理解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实物钟、钟面模型、学具钟。
教与学设计说明
时刻在数学用语上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时候,例如:8时升旗、8时40分上课等;而时间段在数学用语上是指某一事件经过了多久,例如:升旗20分(分钟),上一节课35分(钟),开会3(小)时等;两个时刻之间所形成的时区就是时间段,例如:9时25分到9是50分经过25分(钟),8时45分经过2(小)时是10时45分。生活用语上的时间,泛指数学用语上的时间段和时刻,例如:现在是什么时间?指的就是时刻;花了多少时间?指的就是时间段。在低年级教学时,为了避免混淆,我们通常用「现在是什么时候?」代表时刻;用「经过了多久?」代表时间;借助时刻的改变并配合事件的发生,来体验时间的流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多媒体出示:小巧一天主要的生活、学习的时间安排。说说图中小巧几时在做什么。小巧起床(7:00)、做操(9:30)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板书部分课题:时间。二、探究新知(一)读写几时几分1、复习读写几时和几时半的钟面。2、认识几时几分(1)屏幕显示12时10分小巧吃午饭及钟面观察后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吗?学生尝试:你是怎样知道的呢?(2)研究分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你对分针了解些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同桌互说。生: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一圈有60格。师:怎样看分针走几分钟呢?生:1小格是1分钟,1大格有5小格,也就是5分钟,两大格就是10分钟。(3)我们来试试看,从12出发,分针走到3是多少分?走到6呢?走到8呢?走到11呢?(看是否有学生能说出用60格反过来减)用什么方法马上能得出是几分呢?(用5的乘法)总结:所以小巧吃午饭的时刻是12时10分。(板书:“12:10”或“12时10分”)板书课题:时、分(4)练习:①教师拨动分针,学生说出分钟数。②教师拨动时刻,学生口答。③和同桌说说课本第20页中“说一说,写一写”上面四个钟面各是几时几分,并用两种写法写出来,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交流、评价。总结:看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刻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5)独立完成课本第20页“说一说,写一写”下面四个钟面的时刻。注意:3时零5分的表示(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使用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时,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并且通常习惯读作“几时零几分”。)4时59分的钟面,学生容易看成5:59,可以组织学生质疑与讨论。小结:当时针接近一个数的时候,要结合分针去分析。(二)认识时、分的关系。1、体验1分钟有多长。(屏幕显示1分的持续时刻,并伴有“嘀嗒”声)学生分组活动:写字、走路、数脉搏、踢毽子,然后分组汇报。亲身体验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小结:1分钟虽然很短,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却能做很多事情,所以要珍惜每1分钟。2、认识时、分的关系。(1)屏幕演示,学生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你认为1小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1时=60分(2)体会1小时有多长。屏幕出示填空题,学生完成后核对。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是(
)分,再加(
)分是1小时。三、巩固练习1、快速抢答,打气球游戏。(多媒体演示,要求学生在气球升上屏幕之前快速口答出钟面表示的时刻)2:00,5:30,8:15,4:20,12:46,9:022、看卡片读时刻,并在学具上拨出:5:10,2:31,6:35,7:59(这个钟面让学生观察,再次突破认读接近整点的钟面这个难点)3、课本第44页第3题,连一连。学生练习,然后校对。4、根据标出的时刻,在钟面商加上缺少的针。(认读分针比较接近的钟面也是一个难点,注意第二个钟面的时针要过3,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动的,分针过了15小格,时针也应该要相应地走动。)5、课本第44也第4题,画时针和分针。学生练习,然后校对。四、全课总结你在这节课中获得了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