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电路探秘(欧姆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专题复习—电路探秘(欧姆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13 09:1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专题复习—电路探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为了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汽车一般都设置有“安全带指示灯”。当安全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S,指示灯L不亮;安全带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S,指示灯L发光。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风速的装置,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3.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9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Ω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Ω
D.若定值电阻R出现接触不良时,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9V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开关S从断开到闭合,电压表两次示数之比为3:4,则开关断开时,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
A.1:3
B.3:1
C.3:4
D.4:3
5.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象B是电阻R2的I﹣U图象
B.R1的阻值是70Ω
C.当电压表V1示数是10V时,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20Ω
D.在该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两示数之比
U甲:U乙=5:3,当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  )
A.R1与R2的电阻之比R1:R2=5:3
B.R1与R2的电阻之比R1:R2=3:2
C.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3:5
D.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2:5
7.如图,某物理实验小组自己设计了一款电子量角器,测量范围:0至180°,AB为均匀半圆弧形电阻,O点为其圆心,OP为金属滑片,可绕O点转动。AO间连接的角度显示器实质为电压表改装而成,可用来显示角AOP的大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滑片P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电压表示数会变大
B.当滑片P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不会改变
C.改装后角度显示器的刻度是均匀的
D.图中电压表可用电流表替换
8.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60Ω,R2的电阻为40Ω,电源电压为10V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滑到b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
A.4V~0V
B.10V~6V
C.10V~4V
D.6V~0V
9.在某次科技比赛中,小梦设计了一个暖箱温度显示器,如图甲所示,其原理是利用电压表的示数表示暖箱内的温度,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为4V,R0的阻值为150Ω,R1是热敏电阻,图乙是它的阻值﹣﹣温度的关系图象,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暖箱内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减小
B.当暖箱内温度为6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V
C.暖箱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110℃
D.若将R0换用阻值更大的电阻,则暖箱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将升高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压表的示数为3V;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错误的是(  )
A.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前R1、R2并联
B.电源电压3V
C.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D.电阻R2的阻值为15Ω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电源电压不变,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S1断开,S2、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电阻R1的阻值= 
 Ω,R2的阻值= 
 Ω,S2、S3断开,S1闭合时,R2两端电压 
 V。
12.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 
 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风力测定仪,O是转轴,OC是金属杆,下连受风板,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圆弧形电阻的接触点,R0是定值电阻。无风时,OC竖直,风越大,OC杆偏转角度越大。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的组合,相当于是 
 ,风力越大,电流表示数越 
 ,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 
 。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上标有“10Ω
0.3A”字样,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
lA”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为确保电路各部分安全,电源电压最大值是 
 V。
15.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金属滑杆P升降,通过电压表的示数及指示灯L的亮度变化反应水位升降,当水位上升时,浮子上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连入电阻阻值变 
 (选填“变大”或“变小”),电路中的电流 
 (选填“变大”或“变小”),电路中的小灯泡变 
 (选填“变亮”或“变暗”)。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现提供下列器材:学生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 
 (选填“A”或“B”)。
(2)用5Ω的电阻做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为0.4A,若此时保持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开关将R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再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使一只电表的示数变为 
 时,同时读出另一只电表的示数;
(3)换用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要想继续完成实验,请写出一条解决措施: 
 。
17.小赵同学设计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4.5V,五个定值电阻R分别为:5Ω,10Ω,15Ω,20Ω及25Ω,标有“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R′、电压表(可用量程:0~3V、0~15V)、电流表(0~0.6A)、开关各1只,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允许交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 
 端,目的是 
 。
(3)小赵把5Ω的电阻R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若电路故障只出现在R和R'上,则电路故障是 
 ,排除电路故障后,适当调整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读出了对应的电流值。
(4)断开开关,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 
 2.5V(选填“大于”或“小于”),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P才能达到实验要求。
(5)小赵再分别将定值电阻15Ω,20Ω,25Ω连入,根据实验所得的五组数据绘制出I﹣R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6)完成该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Ω。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2的电阻值为30Ω.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
(1)R1的电阻值;
(2)电源电压;
(3)当S2断开,S1、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19.亮亮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a)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
U=4V(
恒定不变)。电压表的量程为0~3V,R0是定值电阻,R0=300Ω,R1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①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
②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③电压表两端电压不能超过其最大测量值,则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多少?
20.如图甲是科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设计的一种身高体重秤,用电流表的示数大小表示身高和体重。已知电源电压为12伏,R0为滑动变阻器,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乙。
(1)体重秤上不站人时,电流表A1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安;
(2)小明在测量时,A2示数恰好为A1示数的一半。若小明体重为400N,则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少欧?
(3)该秤的电源使用时间过长后电压会变小,这将导致体重测量值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中考专题复习—电路探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5:ABCBD
6-10:DDCB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10;2。
12.20;0.3。
13.滑动变阻器;大;保护电路。
14.6。
15.上;变大;变小;变暗。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1)断开;A;(2)变大;AV;2V;
(3)可换用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17.(1)如下所示:
(2)左;保护电路;(3)R断路;(4)大于;左;(5)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6)4.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8.(1)R1的电阻值为10Ω;
(2)电源电压为12V;
(3)当S2断开,S1、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6A。
19.①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200Ω;
②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4V;
③电压表两端电压不能超过其最大测量值,则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80℃。
20.(1)0.12;
(2)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为40Ω;
(3)根据该称的原理可知是通过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来判断的,由I=可知,当电源电压降低后,电流表A1的示数会减小,所以导致测量值将变小。
试题解析
1.【解答】解:由于闭合开关S指示灯L不亮;断开开关S指示灯L亮,所以灯泡的亮与L不亮是利用对用电器短路来实现的,则指示灯应与S并联;但电路不会出现短路,即电路中必须串联一个保护电阻;结合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
故选:A。
2.【解答】解:
AD.探头上平下凸,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下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上方空气的流速,探头下方空气压强小于上方空气压强,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使弹簧压缩,滑片下移,故AD不符合题意;
BC.探头上凸下平,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空气的流速,探头下方空气压强大于上方空气压强,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使弹簧伸长,滑片上移,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B选项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符合题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C选项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解答】解:
ABC、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1.5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即电源的电压为9V,故A正确;
由I=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
R===6Ω,故B正确;
当滑片P位于b端时,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5A,
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18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滑大=R总﹣R=18Ω﹣6Ω=12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2Ω,故C错误;
D、当定值电阻R出现接触不良时,则串联电路断路,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测量电源电压,其示数为9V,故D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电键S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U;
电键S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U1,
因电键S从断开到闭合,电压表V两次示数之比为3:4,
所以,U:U1=4:3,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键断开时,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
==。
故选:B。
5.【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1两端的电压最大,R2两端的电压为0,
由图象可知,图线A为滑动变阻器R2的I﹣U关系图象,图线B为电阻R1的I﹣U图象,故A错误;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I﹣U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2A,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4V,R2两端的电压U2=14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电压:
U=U1+U2=14V+4V=18V,
由I=可得,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
R1===20Ω,故B错误;
(3)由图知,当电压表V1示数是10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8V,
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R2′===16Ω,故C错误;
(4)因为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所以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R1的电阻,又因为R1为定值电阻,所以在该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
(1)当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两电阻串联,甲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乙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U甲:U乙=5:3,
所以,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
===,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I=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故AB错误;
(2)当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通过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乙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R1、R2两支路的电流之比:
===,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两表示数之比: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为AB均匀半圆弧形电阻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AP弧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
AB、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P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
由I=可知,当滑片P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不会改变,故B正确;
因滑片P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AP弧部分电阻变大,由U=IR可知,电压表示数会变大,故A正确;
C、因电路中的电流不变,且AB为均匀半圆弧形电阻,
所以,AP部分电阻与对应的弧长(圆心角)成正比,
由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圆心角成正比,故改装后角度显示器的刻度是均匀的,故C正确;
D、图中电压表若用电流表替换,当滑片顺时针转动时,电路中的电流越来越大,容易造成电流过大,烧坏电源和电流表,故D错误。
故选:D。
8.【解答】解: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
所以,滑片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0.1A,
当滑片位于b端时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则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2=IR2=0.1A×40Ω=4V,故ABD错误;
当滑片位于a端时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最大为10V,
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滑到b时,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范围是10V~4V,故C正确。
故选:C。
9.【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而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所以R1两端电压减小;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并且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R0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暖箱内温度为60℃时,R1=15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A,
由I=可得,电压表的示数:U0=IR0=A×150Ω=2V,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所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暖箱内的温度最高;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02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热敏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U﹣U2大=4V﹣3V=1V,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50Ω,
由图象可知,暖箱内的最高温度是100℃,故C错误;
D、暖箱内的温度最高时,R0两端的电压为3V不变,电源电压恒定为4V,则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V也不变,将R2换用阻值更大的电阻时,通过R2的电流变小,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也变小,由R=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由图象可知,暖箱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将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ABC、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R1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由欧姆定律,R1===10Ω;A、B、C正确;
D、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阻的规律:
R2=﹣R1=﹣10Ω=5Ω,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解答】解:(1)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源电压为6V,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1的阻值为R1===20Ω;
(2)当S1断开,S2、S3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干路电流为I=0.9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I2=I﹣I1=0.9A﹣0.3A=0.6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R2的阻值R2===10Ω;
(3)当S1闭合,S2、S3断开时,两电阻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0.2A,
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I'R2=0.2A×10Ω=2V。
故答案是:20;10;2。
12.【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R1与R2串联,则电路中电流最小,
由图象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a=0.2A,R2两端的电压U2=4V,
由I=可得:
R2===2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IaR1+U2=0.2A×R1+4V﹣﹣﹣﹣﹣﹣﹣﹣﹣﹣﹣﹣①
当滑片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没有连入电路,电压表示数为零,
由图象可知这时电路中电流为Ib=0.6A,电源电压加在R1上,
则U=IbR1=0.6A×R1
﹣﹣﹣﹣﹣﹣﹣﹣﹣﹣﹣﹣﹣﹣②
解①②得:R1=10Ω,U=6V;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R2′=R2=×20Ω=10Ω,
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I′===0.3A。
由图象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3A时对应的点是B。
故答案为:20;0.3。
13.【解答】解:(1)无风时OC是竖直的,连入电路的电阻是AB段,有风时,OC杆偏转一定的角度,连入电路的电阻变为BP段,连入电路的电阻随风的大小而改变,风力测定仪相当于滑动变阻器;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BP段越小,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越大;
(2)R0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保护电路,防止风力过大,电阻太小,电流太大,将电流表和电源烧坏。
故答案为:滑动变阻器;大;保护电路。
14.【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定值电阻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3A,滑动变阻器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3A,
则R1两端的最大电压U1大=I大R1=0.3A×10Ω=3V,
当电压表的示数U2=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2===10Ω<20Ω,
所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3A且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源的电压最大,
则U大=U1大+U2=3V+3V=6V。
故答案为:6。
15.【解答】解:当水位上升时,浮子带动滑片上移,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根据P=I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
故答案为:上;变大;变小;变暗。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解答】解:(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阻值最大处的A;
(2)用5Ω的电阻做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为0.4A,若此时保持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将定值电阻R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其分得的电压增大,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A端移动,同时读出另一只电表的示数;
(3)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6V﹣2V=4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2倍,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R滑=2×R大,故换用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要想继续完成实验,解决措施:可换用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故答案为:(1)断开;A;(2)变大;AV;2V;
(3)可换用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17.【解答】解:(1)变阻器按一上一下连入电路中,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下所示: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左端,目的是保护电路。
(3)小赵把5Ω的电阻R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与电源连通,若电路故障只出现在R和R'上,则电路故障是R断路;
(4)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2.5V;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左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5)由图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IR=0.1A×25Ω=﹣﹣﹣﹣﹣=0.5A×5Ω=2.5V,故得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6)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4.5V﹣2.5V=2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8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5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R滑=0.8×5Ω=4Ω,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4Ω.
故答案为:
(1)如上所示;(2)左;保护电路;(3)R断路;(4)大于;左;(5)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6)4.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8.【解答】解:(1)∵I=,
∴R1===10Ω。
(2)∵I=,
∴U=IR=I(R1+R2)=0.3A×(10Ω+30Ω)=12V。
(4)∵R1和R2组成的是一个并联电路,
∴=+
R===7.5Ω,
则电流表的示数:I===1.6A。
答:(1)R1的电阻值为10Ω;
(2)电源电压为12V;
(3)当S2断开,S1、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6A。
19.【解答】解:(1)根据图b可读出环境温度为40℃时对应的R1的阻值为200Ω;
(2)环境温度为40℃时,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可知:
R总=R0+R1=300Ω+200Ω=500Ω,
则I===0.008A,
由欧姆定律得:R0两端的电压U0=IR0=0.008A×300Ω=2.4V;
(3)由题意可知电压表示数允许最大值为3V,且此时电路能够测量的温度最高;
所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01A,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所以U1′=U﹣U0′=4V﹣3V=1V,
由欧姆定律得: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100Ω,
根据图b可查得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Ω时对应温度为80℃,即最高温度为80℃。
答:①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200Ω;
②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4V;
③电压表两端电压不能超过其最大测量值,则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80℃。
20.【解答】解:(1)根据图丙可知,电流表两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因此电流表A1的读数为0.12A;
(2)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通过R电流的一半,由R=可得,R=R0;
已知R受到的压力等于小明的重力400N,根据图象可知,R的阻值为20Ω,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0=2R=2×20Ω=40Ω;
(3)根据该称的原理可知是通过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来判断的,由I=可知,当电源电压降低后,电流表A1的示数会减小,所以导致测量值将变小。
答:(1)0.12;
(2)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为40Ω;
(3)根据该称的原理可知是通过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来判断的,由I=可知,当电源电压降低后,电流表A1的示数会减小,所以导致测量值将变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