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开国大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2.如图中的建设成就,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
A.青藏公路
B.宝成铁路
C.鹰厦铁路
D.武汉长江大桥
3.党的十九大郑重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改革开放的实施
4.下列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土地改革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5.2018年,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热映。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创造的很多奇迹和世界第一。下列桥梁建成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是(
)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重庆长江大桥
D.九江长江大桥
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事件是(
)
A.四五运动
B.九一三事件
C.刘少奇冤案平反
D.粉碎四人帮
7.农民劳动号子“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折射出的历史现象是
A.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B.三大改造,促使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
C.“大跃进”运动导致浮夸风大肆泛滥
D.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1956年1月2日
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9.艰苦创业年代涌现出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代表人物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邓稼先
D.焦裕禄
10.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其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是(
)
A.公方
B.私方
C.公、私双方
D.都不是
11.武汉,在哭!这座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正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历史上,武汉又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以下哪项属于“一五计划”期间英雄武汉人民取得的成就
A.汉阳铁厂
B.第一汽车制造厂
C.武汉长江大桥
D.武汉钢铁基地
12.1956年,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里写道“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桥”是指(( )
A.那州黄河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长沙测江大桥
13.盐城是一座新兴的汽车城。我国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生产出了第一批国产汽车,这主要是因为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
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共八大召开
D.中共十三大召开
15.下表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主要指标
1952年
1957年
国家财政收入
全民所有制
58.1%
70.6%
集体所有制
1.2%
16.7%
工业总产值
全民所有制
41.5%
53.8%
集体所有制
3.3%
19.0%
①实行包产到户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该消息反映出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后,农民已经走向共同富裕
B.乙:该消息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
C.丙:该报纸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D.丁:该消息明显带有20世纪50年代末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
17.下列新中国初期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粮棉钢煤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度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煤产量
1952年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5亿吨
1957年
1.95亿吨
164万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一五计划的实行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
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
D.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20.下面是“1954年中、美、印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和对照表”。面对表中所示的状况,从1953年开始,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贯彻“八字方针”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落实改革开放政策
21.下面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的是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首次合成人工结晶牛胰岛素
④修建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小明同学在复习课上将“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归纳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的名称是(
)
A.社会生活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3.下表是“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
)
部门
工业建设
交通通信
农林水利
文教卫生
所占比例
A.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国家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C.“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
D.“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二、简答题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4)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国耻
三、综合题
2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四世纪以后,欧洲的商业城市无路可走,于是欧洲和其他海洋国家开始寻找新的航道。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水手尝试从非洲绕入印度洋,从下方跨入印度洋,再进入太平洋。麦哲伦则绕过大西洋南端,进入太平洋。在一路开拓的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沿海建立殖民地,并开始掳非洲人为奴。旧大陆的人,因为新大陆的发现,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财富。
——摘编自许倬云《大航海与西方的崛起》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影响。
材料二:
苏俄“纠错”
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当时我们决定,农民将遵照余粮收集制交出我们所需数量的粮食,我们则把这些粮食分配给各工厂,这样,我们就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了。
——摘自《列宁选集》
美国“新政”
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也导致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美国罗斯福总统在20世纪30年代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推行的“新政”,吸取了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
——摘自2017年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下册
(2)材料二中的“错误”指的是什么?为了纠正“错误”,苏俄政府实行了哪一政策?“吸取苏联的经验”后,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制宪大会在美国旧金山隆重开幕,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们聚集在一起,宣告联合国正式开始工作。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人类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作为一个全球性组织,联合国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危机,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世界历史》解说词
(3)写出标志联合国正式成立的文献名称。根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材料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为改变上述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材料三:
(3)一五计划起到了什么作用?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哪里?
(5)联系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交通运输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建设成就各一个?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B
6.D
7.C
8.A
9.D
10.A
11.C
12.C
13.B
14.B
15.B
16.D
17.C
18.D
19.D
20.A
21.B
22.C
23.A
24.(1)太平天国运动。
(2)七七事变。
(3)一五计划完成。
(4)抗日战争胜利。
25.(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揭开了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引发人民大众的不满。
政策:新经济政策。中心措施: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3)文献:《联合国宪章》。历史意义:反映了人类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随着人类交往日益密切,我们应珍惜和平,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面对全球性的危机和挑战,应共同应对,加强国际友好合作。
26.(1)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重工业。
(3)一五计划后,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4)东北
(5)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