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学员:陈定
2007年7月2日
第七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力
第一课时
体力
能力
战斗力
权力
生命力
劳动力
气力
力量;能力:(人力,物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
哦
斗力等)
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等)
尽力,努力:(力争上游,力挽狂澜)
物理学中的力
推
拉
压
提
问题:这四幅图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人
推
车
汽车
拉
拖车
手
提
箱子
人
压
弹簧
物体
作用
物体
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概念: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
一
力的概念
力是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结论:
1)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产生力的条件:
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
此实验中是否产生力的作用?与前面图片中的情景不同点在哪儿?
2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
两磁体不接触,相互有吸引或排斥,
有力产生。
磁体和磁体的相吸和相斥作
用的表现
用手拍打大腿,体验一下施力和受力的感觉
手和腿分别又有什么感?是否只有腿感觉到疼?
用手拍桌子
手是否感到疼痛?
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
的
单
位:
牛顿.符号(N)
(1)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1N。
(2)一包方便面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1
N。
(3)一本物理书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3N。
(4)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约500
N。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书放在桌子上为例,书向下压桌子,同时,桌子向上支持着书。
以向上提起箱子为例,手向上提箱子,同时,箱子向下拉手。因此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请一名学生穿上旱冰鞋,面对墙站好后,推一下墙。
人远离墙滑动
为什么这位同学自己会后退?人推墙人受不受力?如果受力,施力物体是谁?
讨论得出:原来人对墙施力的同时,墙也
对人施加了力。
相互作用力
1、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你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
释吗?
讨论
几项熟悉的体育活动
各现象中力作用在物体上有什么
具体的表现?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认识力后,有几个同学产生了这样些想法,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1、没有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3、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本节课总结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3)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
1、力的定义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