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11-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题(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师大附中11-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题(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1-13 21:5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师大附中11-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题(地理)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各1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福州(119°E,26°N)与北京(116°E,40°N),它们的
A.自转速度相同 B.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可能相同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大,地图所画的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略
C、比例尺扩大一倍,图幅必须扩大到原图的四倍 D、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下图中,相邻经线间的经度差相等,虚线为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据此回答3—4题。
3.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4.当图中乙地的时间为20点时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全球被平均分为两个日期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点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点
5、图中等高线的高度值自北向南递减,则
A、a点的海拔高度大于b点
B、b点的降水流向a地
C、a、b两地海拔高度相等
D、a所在地为山脊、b所在地为山谷
6、若下图为等高线图,a>b>c>d,甲、乙均在等高线闭合中,
两地的地形最有可能的是
A.甲为洼地,乙为山丘
B.甲为山丘,乙为洼地
C.甲、乙均为洼
D.甲、乙均为山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
AB为空中索道,回答7~9题。
7、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8、关于图中湖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流湖 B、火山湖 C、构造湖 D、外流湖
9、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10、下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到25°,则
A.寒带范围缩小 B.温带范围扩大 C.温带范围缩小 D.热带范围缩小
读图后完成12~14题:
12、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陡崖高于b处
B.a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上
C.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上
D.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30米以上
13、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14、为了防止陡崖处山体滑坡,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①植树造林 ②修筑梯田 ③控制水流量 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右下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该地位于
A.南半球中纬度
B.0°~23°26′S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0°~23°26′N之间
16、图中a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读右图,回答17—19题。
17.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A.甲地 、乙地 B.乙地、丁地
C.丙地 、乙地 D.丁地、丙地
18.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日出时刻为地方时6时
B. 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C.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 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丙地
19.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A.4时40分 B.8时40分
C.16时40分 D.20时20分
20.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在图中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P为极点),回答21—22题:
21、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此时北京时间
A.9月23日3时20分 B.3月21日8时20分
C.3月22日3时20分 D.9月23日15时20分
22、此时进入新一天的时间范围是占全球的:
A.一半以下 B.1/3以下
C.3/4以上 D.接近3/4
23、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渍化 C.裸岩 D.土地沙化
24、8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产业向海外大转移,其主要的原因是
①国内同类产业已达饱和 ②能源市场出现能源危机 ③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⑤国际市场面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竞争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 ①②④
25、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劳动力价格的提升,下列产业将处于不利地位的是
①家电 ②纺织 ③服装 ④化纤及塑料 ⑤航空 ⑥造纸 ⑦轿车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⑤  D. ①②④⑥⑦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26~28题。
2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
2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2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GIS”,他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项功能,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查询地理事物的“地点”和“状况”,而且配合其他地理信息技术还能进行“势态分析”“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促使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结合上述材料,回答29—31题
29.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进行核查期间,美国专家使用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侦察时主要运用
A.遥感 B.计算机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30. 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RS ②GIS ③GPS ④互联网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
31. 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 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预测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读右图,回答32—34题。
32.读以下农业区:①松嫩平原,②长江三角洲,③海南岛,④黄河下游地区,与图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④、c③、d①
C.a③、b④、c①、d②
D.a②、b④、c①、d③
33.图中b、c两地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34.图中a、b两地都有棉花的种植,两地相比,b地的优势气候条件主要是
A.春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B.夏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C.秋季“秋高气爽”,利于棉花的收摘 D.春季降水少,利于棉花的生长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35-37题
35.从自然条件看,两地的差异是
A.甲比乙土壤肥沃 B.甲比乙矿产丰富
C.甲海洋比乙广阔 D.甲比乙热量条件差
36.利用各自的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两地都发展了
A.钢铁和造船 B.甘蔗种植业 C.淡水养殖业 D.造纸和化工
37.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千米的科协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河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据此回答38-41题。
38.亚马孙地区有世界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对其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是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方式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渡引水灌溉
39.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平原面积广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40.亚马孙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41.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而保存完好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
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的影响不大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42—43题
42.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春季 B.秋季
C.冬季 D.夏季
43.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源丰富 D.土壤肥沃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等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渡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完成44-45题。
44.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是
①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地减少
②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
③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
④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45.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与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①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②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不应该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④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④
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6—48题。
46.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47.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48.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是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③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49—50题:
49、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与水文特征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
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D.气候高寒,冬季断流
50、受长江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该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B.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
 C.中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 ,共计50分)
51.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国家 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2)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国家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52、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A、B、C三图是“我国沙尘暴活动的主要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华北地区沙尘暴生次数的统计资料”。分析下列各图,回答问题(10分):
(1) A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表现为 。
(2) B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是 ,
其主要原因 。
(3) 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多,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减轻该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53、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2: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3:海地与智利的两次大地震对比表
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km) 首都距震中距(km) 伤亡情况
海地 2010.1.12 7.3级 10 16 伤亡约55万
智利 2010.2.27 8.8级 60 320 死亡近千人
(1)概述世界地震多发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下图是智利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灾情较严重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54、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3)台风是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试说明你的看法。
5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蝗灾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洪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自然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707年。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统计。
材料二 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下图为中国虫神庙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蝗灾发生的时间特点及原因。
(2)据材料二显示的信息,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
(3)请你分析说明“先旱后涝,蝗灾成片”的原理。
(4)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5DCBDB 6—10ACADC 11—15CCDAD 16—20ADABB
21—25DCBCA 26—30ADAAC 31—35ADBCD 36—40CCADB
41—45DDABD 46—50BABCD
二、综合题答案
51.(8分)(1) 德国的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2分)
(2)对于美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促进美国产业升级;促进了美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美国的企业在全球分工与合作,形成了许多跨国公司;使得国内就业机会减少;推动美国经济全球化步伐。对中国的启示: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多引进设计和营销环节,增加产品附加值。(6分)
52、(共10分)(1)气候干旱 沙漠广布 植被稀少(3分)
(2)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或春季 (1分) 此时降水少,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1分)
(3)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滥垦滥牧;植被遭受破坏等。 营造防护林;种草治沙等。(5分)
53、(10分)(1)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由于这两个地区地处板快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地壳活动频繁
(2)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1分);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1分);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1分)。
(3)西坡(1分) 西坡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建筑用地,而东坡主要是耕地,同一次地震中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大于耕地 (2分)
54、(10分)(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2分)
(2)台风频繁登陆区,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造成严重损失。(3分)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3分)
(3)不是。台风带来丰富降水,减轻旱情,缓解高温酷暑。(2分)
55、(12分)(1)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冬季蝗灾几乎没有;原因:夏季气温高,特别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3分)
(2)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2分)
(3)蝗灾与旱灾经常相伴发生(链性发生)。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剧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就会出现严重蝗灾。(4分)
(4)人工诱捕幼虫、成虫;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生物措施)等。(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