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古诗三首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古诗三首 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3 11:1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寒 食
韩翃
作者简介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宿石邑山中》
韩翃,字君平,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初读古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初读古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春城
御柳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初读古诗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
传蜡烛
五侯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左右结构
王侯,公侯
注意:中间没有一竖。
初读古诗
春天的京城到处都飘散着落花,寒食节里御花园中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初读古诗
日落天黑,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蜡烛燃烧时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初读古诗
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飞花不就是落花吗?作者为什么不说春城无处不落花呢?
体悟诗情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思考: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体悟诗情
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三、四句则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两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句写白昼,三四句写夜晚,“日暮” 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所以皇宫、贵近宠臣都可以得到这份恩典。
体悟诗情
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亲贵族家里却灯火通明,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不满
轻蔑
拓展延伸
《寒食》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第二课时
迢迢牵牛星
初读古诗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认读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初读古诗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tiáo
jiǎo
zhuó
zhá
zhù

初读古诗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初读古诗
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织女(河汉女)思念牛郎。织女是全诗的主人公,这是一首相思之作,感情基调较为哀怨。
初读古诗
读完这首相思之作,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抒发你读后的感受,你会用哪个词语呢?
如果用一个词语将诗中传递的情感描摹出来,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合适?
伤感
相思
初读古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遥远。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皎洁的织女星。
迢迢
河汉女
初读古诗
擢:伸出,抽出。
素:白皙的。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织着布,织布机发出札札的声音。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的梭子。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擢素
札札
机杼
初读古诗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点明了织女 “终日不成章”的原因,用“零如雨”的神态描写点明她心里终日的悲伤愁闷。
泪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落下
神态
初读古诗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相距并不遥远
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
反问句
初读古诗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写出了水之清澈,既能表现水波的晶莹,又能表现女子的魅力,还可以想象出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令人回味无穷。“盈盈一水”至此也成为了阻隔两情的象征。
“脉脉”用来形容默默地用眼神表达情意的样子。织女只能深情地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话。
感悟写法
诗中大量运用叠词,请问有什么妙处?
叠词使得全诗音韵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特别是最后两句中的“盈盈”“脉脉”,让一个饱含离愁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
迢迢
皎皎
盈盈
脉脉
字词学习
观察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第三课时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江馆》《水夫谣》《羽林行》《望夫石》《雨过山村》等。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以田家、蚕农、织妇、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
初读古诗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认读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初读古诗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字词学习
观察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右部是“东西”的“西”
初读古诗
栖:乌鸦在树上休息”。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初读古诗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鸦鹊。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初读古诗
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当空的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句表达作者的相思
感悟诗情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树栖鸦”是“鸦栖树”的倒装句,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状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被浸润的时间久。
感悟诗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可不可以把“落”改为“在”?为什么?
不可以。“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感悟诗情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