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苏教版(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苏教版(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3 21:15:41

文档简介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6—78页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进一步认识分数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体悟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每份的几个物体用几分之一表示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1.把6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个月饼
2.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个月饼
3.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个月饼
小结:一个桃子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把“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几分之一。
二、教授新知
1、谈话:两只小猴在树林里玩耍,猴妈妈带来了它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桃子。猴妈妈要把这一个桃子分给2只小猴,怎么分才比较公平呢?(板书:平均分)
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子的几分之几?
2、教学例1?
(1)提问:吃完这一个桃,小猴子们觉得还不够。于是,猴妈妈又拿出一盘桃,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2)我们来看看这盘桃到底有多少个?(6个)
也就是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怎么分呢?我们来分一分
(白板上贴桃子,指名学生上来分一分)
师:同意他的分法吗?老师在他分的地方加上一条虚线平均分成2份,桃分好了。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
(3)刚才我们把这一盘桃子平均分成2份,如果这盘桃有4个或8个,你会表示出4个桃或8个桃的?吗?在书上先用虚线分一分,再涂一涂。分好的同学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引导:刚才我们分了三次桃,一起来看看
提问: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同桌讨论)
小结:都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2跟桃子(个数)无关,跟桃子的(份数)有关。
3、教学例2?
谈话:猴妈妈刚准备把这盘桃子分给两只小猴吃,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想一想,猴妈妈会怎么分这盘桃子呢???
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追问:为什么用来表示??
比较:和例1一样,这盘桃也是6个,为什么例1每份用表示,这里却用?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用手势表示对或错)
(1)把一些苹果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2)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这些桃子的(

(3)把24块巧克力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些巧克力的


2、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第2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
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4、拓展应用
1、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指名回答。?
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2、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
(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和???
(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六、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学习第56页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平均分
每只猴子分到多少?
2份,,3个桃子
3份,,2个桃子三年级下数学
认识分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用分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分数的意义和价值。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理解,主要是平均分和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也获得了一定的活动经验,比如分一分、涂一涂等。本节课继续本着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基本精神,努力把各知识点教学用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数学活动,认识分数,充分体验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比如认识小数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评论
清晨起床,猴妈妈递给小猴一个桃子,小猴高兴地说:“谢谢妈妈!好东西要学会分享,我要分给妹妹”,你猜小猴怎么分?(从中间切下来)这样分左右两边会怎样?(相等)这种分法叫做什么(平均分)(副板书)。【(平均分)(副板书)怎样分是平均分?(从中间切下来)这样分左右两边会怎样?(相等)】
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半个)(贴图),一个都不到,看着这半个桃,你想到了什么数?(分数)哪个分数?(1/2)2体现在哪?1又体现在哪?(一个桃被平均分成了2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那如果我们把这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1/3),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1/4)平均分成5份,每份就是?(1/5)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一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桃的几分之一。)真了不起!这一个桃是一个物体,那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板贴),把我们的发现大声齐读一遍。
这是对我们上学期学习过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我回顾)
活动2【讲授】情境过渡,学习例1
评论
1.情境过渡
猴妈妈说:“我给你们准备了一盘桃呢!”来看,这盘桃是几个?(6个)“你还准备跟妹妹一起分享吗?”(准备)真好!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
2.学习例1
小猴把这6个桃取出来,离开了盘子,它们还是一盘桃吗?还是那盘桃的,可是我就是看不出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我知道它们是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吗?(用圈圈起来)真聪明!圈起来,它们就成为了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了(板贴)。
那“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1/2)有不同的意见吗?(3/6)哦,有两种声音。
先请1/2的孩子上来分一分这盘桃(贴图)(画线)。说说你的想法。(我把这盘桃平均分成2份(板书2),每份是3个)每只小猴分到多少?(3个)是几份?(1份)我把其中的一份涂上色(涂3个),这1份占这盘桃的几分之几?(1/3)(板书1)这个1份有几个?(3个)是一个吗?(不是)
请3/6的孩子说说你的想法(把这盘桃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有几个就是几份,再取其中的一半;那如果有许许多多个,像这样(幻灯片)数也数不清,你知道一共有几个,是几份吗?(不知道)这时,你最想用哪个分数来表示?(1/2)这个2表示什么意思?这个1又表示什么意思?这个1/2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一种关系。一起来回答一下,“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2)”。这个1/2里面的1是指一个吗?(不是,是指1份。)
那这个整体可以是4个吗?可以是8个吗?“你会表示下图中每盘桃的1/2吗?”请孩子们完成在数学书第76页的例1
下面,用直尺画虚线来表示出平均分。
来看看孩子们的分法,(投影展示)有不同的吗?竖切横切都可以,只要是平均分2份就行。
每份的个数相同吗?(不相同)“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因为它们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整体的1/2。)这个1份是1个吗?(不是)那都是几个?(2个、4个)前面还是3个甚至无数个呢,看来1份的个数是不确定的。
3.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平均分桃跟以前我们平均分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2份,都表示其中的1份,之前平均分的是一个桃,今天平均分的是一盘桃。)都是表示其中的1份这是共同的,之前平均分的是一个桃,是一个物体,今天平均分的是一盘桃,是由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指板书),这就是今天这节课跟我们以前学习的认识分数所不同的地方,是“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补充板书)这样的分数,齐读一下今天的课题。
活动3【讲授】操作探究,学习例2
评论
1.过渡
还是那盘桃,猴妈妈说:“你看,孩子们上课多认真呀,你留出一份准备分给那个发言最积极的孩子吧!”那“把一盘桃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先在图中分一分,再填一填。”请孩子们完成在数学书第76页的例2上,看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指名板演
谁上来平均分下这盘桃?(贴图)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把一盘桃平均分成3份(板书3),每份是2个。)每人能平均分到多少?每人分到其中的几份?我给其中的一份涂上色,可以涂中间这1份吗?右边这1份吗?左边这一份吗?这是其中的1份(涂2个)这1份占这盘桃的?(1/3)(板书1)每只小猴分到这盘桃的?(幻灯片)这个3表示什么意思?(把一盘桃平均分成3份),这个1又表示什么意思?(其中的一份)一起来回答一下,把一盘桃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3)。
4.总结规律
同样的一盘桃,前面,我们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刚才,我们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1/3,这盘桃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6份)每份就是?(1/6)真聪明!观察一下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分子都是1)因为今天这节课我们是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板书加点)(分母不同,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还有吗?有跟这(指板书)一样的规律吗?那这个规律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置换板书)真了不起!一起来读一下,记住这个规律。
活动4【活动】学习探究试一试
评论
1.过渡
猴妈妈说:“乖孩子很多,我就多拿几个吧!”看,猴妈妈端来了多少个桃?(12个)聪明的小猴说:“我把这12个桃取出来,就要用圈圈起来表示它们是一个整体”,爱动脑筋的小猴又想:那这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又各是它的几分之几呢?
孩子们,让我们来完成书上77页的“试一试“告诉小猴吧!(幻灯片)为了方便观察展示,老师已经把它制作成学习单啦,现在你们把它拿出来,完成在上面,记住,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交流时可以同桌或前后桌之间进行。
2.学生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3.投影展示学习单或课件超链接5种分法:1/2、1/3、1/4、1/6
、1/12(可以随机探讨能不能平均分5份)。
来看看孩子们都把12个桃平均分成了几份?(投影展示),有不同的吗?一共有几种分法?(5种)
4.延伸小结
为了方便观察,老师把它整理一下,汇总在一起,(幻灯片)一共是5种分法,分别是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和12份,这几个份数都能把总数12除尽,都是平均分。能平均分成5份吗?为什么?(12除以5除不尽。)
咦,这1份的个数在变耶,怎么变得越来越少了?(因为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了。)真是善于观察发现!
你还能回答我个问题吗?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因为这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平均分的份数直接体现在了分数的什么部分上?(分母)
活动5【练习】练习巩固,想想做做
评论
刚才孩子们知识学得很棒,理解得真透彻!让我们来完成几道闯关练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好!
1.想想做做1
第1关,填一填,说一说,请孩子们完成在数学书上77页的想想做做第1题上。
谁来回答?(每个球是这盒球的1/6),这个1/6表示什么意思?(每个蘑菇是这盘蘑菇的1/5),这个1/5又表示什么意思?
2.想想做做2
第2关,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完成在想想做做第2题上。
谁来回答?第1小题?(1/4)同意吗?第2小题?(1/7)同意吗?第3小题?(1/4)同意吗?第4小题?(1/2)同意吗?
有没有问题要问?我可有,来考考你们!苹果和梨都是1个,怎么1个苹果用1/4表示,1个梨却用1/7表示?(这堆苹果是平均分4份,这堆梨是平均分7份,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分母也不同。)这两个分数怎么都填1/4?(因为一个整体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都是其中的一份,所以都是1/4。)那下面两堆正方体都是同一个整体,都是8个平均分,怎么左边1份是1/4,右边1份是1/2?(因为这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右边这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少,你看,它每份的个数怎样?(多)
3.想想做做3
第3关,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它右边的分数,请孩子们完成在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上。为了节约时间,孩子们先打斜线阴影表示,来得及再涂满颜色。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来看看孩子们完成的情况。(投影展示)1/3,平均分成3份,每份1朵花;1/6,平均分成6份,每份1只兔;1/5,平均分成5份,每份2只鸡;1/4,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萝卜。都同意吗?这个萝卜8个还有十字形的分法,也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活动6【测试】游戏:猜猜我手里有几根小棒。
评论
孩子们,你们的闯关练习挑战顺利成功啦!老师奖励你们玩一个游戏:猜猜我手里有几根小棒。(幻灯片)喜欢吗?
看好了,这是3根小棒,它占我手里小棒总根数的1/2,你猜我手里一共有几根小棒?(6根)猜对了!真棒!(贴上)
这6根小棒,又是我带来的所有小棒总根数的1/3(出示透明袋),猜我一共带了多少根小棒?(18根)怎么想的?(3×6=18)数一数,18根,猜对了!真棒!
活动7【作业】 4.想想做做4
评论
?想不想继续玩这个关于分数的游戏?你们也有这样的18根小棒,快快拿出来!
听好要求:拿出这堆小棒的1/2,几根?举起来!(9根)(板演)拿对了!
拿出这堆小棒的1/3,几根?举起来!(6根)(板演)也拿对了,真聪明!
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先请小朋友们同桌合作拿一拿,合作时可以1人说,1人拿,互相检查拿得对不对。老师在白板上(切换)准备了3堆小棒,快的孩子我会请他上来拖动小棒玩玩,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他心中想到的那个分数,开始!
还有几种拿法?(3种)加上前面的2种,一共有几种拿法?(5种)为什么每次拿的小棒根数不一样?(因为18根小棒每次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真是聪明,反应又快!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比较大小的两个分数对应的整体是相同的,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______。
(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里有()个。
(3)什么叫做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分数做单什么叫位?
(5)生反馈,师归纳。
(6)揭示课题,板书:比较下面两个分数的大小
二、探究新知
师:鸡和鸟伙伴们分蛋糕,鸡分得其中的四分之一,鸟分得其中的五分之一,它们在争论谁吃得多?
鸡说鸟吃的多,鸟说鸡吃的多,到底谁吃的多呢?
例1、(1)比较下面两个分数的大小
问题:让我们先看看,这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生反馈
师归纳: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不同。
生反馈,师归纳:
(2)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分组讨论后反馈:分母相同,分子小,分数小!所以
例2(1)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生反馈:的两个圆,左边的圆平均分成2份,右边的圆平均分成3份。
师归纳:这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不同。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即:分的份数多了,分数单位变小了。
(2)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共同讨论:这个两个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反馈,师归纳:因为分数单位的大小不同,所以。
共同讨论:异同点
生反馈:分子相同,分母不同
师归纳: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比较大小。
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通过学习你知道小鸡和小鸟谁吃的蛋糕多吗?
生反馈:小鸡吃的蛋糕多所以:
三、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后,讲解订正
你知道吗?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就有关于分数的记载。
我国大约在两千年前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已经记载有一年(以天为单位)比365天还多一点,多出来的接近天,出现了分数的运算及用分数表示一年的天数等内容。可见,分数及其运算在我国出现很早。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A、基础练习
B、拓展延伸《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也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2、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1、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让学生在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的基础上突破到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教学难点:
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来的单一的“一块”突破到由一个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份”。使学生能够把个数与份数的区别开来,能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几分之一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谈话:同学们喜欢春游吗?今天,小猴们上山游玩来了,瞧,他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就在他们玩得又渴又饿的时候,猴妈妈给他们送来了食物。看看猴妈妈给它们带来了什么?
想一想把这些桃分给2个猴宝宝,怎么分比较公平?
(板书:平均分)
提问:把1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它的几分之几?
追问:1/2是谁的1/2?(1一个桃的1/2)
分母“2”表示什么意思?(补充板书:成2份)
分子“1”表示什么意思?(补充板书:每份是它的)
二.精讲探究
1、认识一些物体的1/2。
如果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到的你会用分数表示吗?
想一想,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要说完整。
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原来把这些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也可以用1/2表示。
2、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把这些桃子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到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1/2)
课件出示:6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2份中的1份,可以用1/2表示。
前面我们把6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如果,猴妈妈洗好放到盘子里的是4个桃或者8个桃,你们来动手帮猴妈妈分一分,怎么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
提问:桃子的总数不一样,每次每只小猴分得桃子的个数也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1/2来表示呢?
小结:无论是6个桃子4个桃子还是8个桃子,都是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深刻理解
探索12个桃可以分成几份。
比较:看看,我们今天要分的物体个数和开始时分的物体个数相比,有什么不同?(以前是分一个物体,今天是分很多物体。师板书:很多物体)
比较:刚才把很多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把这些物体都看成一个整体,都是平均分成了几份,这样的1
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三、练习反馈
1、想想做做第1题。
你能填出这几个分数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3、涂一涂。【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提示:先画线分一分,再涂一涂,集体点评。
讨论图片:这样分对吗?这样涂对吗?为什么这样涂?
4、拓展练习
四、反思拓展
今天这节课和老师一起又认识了分数,和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