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 《雨霖铃》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 《雨霖铃》课件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3 13: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相逢是一支歌,
离别是一首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关于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
世称柳七。仕途坎坷失意无聊,流连
坊曲,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
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
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柳词在宋元时期
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何要浮名?且词去!”
由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其后改名永才得以考中进士,作过几任小官,终于屯田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著有《乐章集》。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
多情自古伤离别
能体现感情基调的词眼应为哪一句?
作品的思想感情

无奈、伤痛、眷恋
上片:
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句词描绘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寒蝉凄切
寒蝉: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卢挚《沉醉东风》
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晏几道《采桑子》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寒蝉凄切
忧愁悲苦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庾信《哀江南赋》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李白《菩萨蛮》
离愁别绪
长亭:
来得快,去得也快。
天不留人。
骤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维《芙蓉楼送辛渐》
渲染悲伤沉重的氛围
这一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
“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突出表现了词人离别时悲凉的感情。这句诗表面写景,实是写情,这是景中见情的写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下片:
是词人想像别后羁旅生活的情景。
赏析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李清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伤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绿杨陌上多别离。
——温庭筠

惜别怀远
风(晓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凄凉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
月(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表明别后冷落凄清之感,写出一种典型的怀人境界,足以与诸名家的“雅词”相比。可谓雅不避俗,俗不伤雅,显出柳词的特色。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经典评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

勾图景,传递感情。
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柳永与自己的恋人分别时的情景,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来,并说说这个细节妙在何处?
拓展思维:
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名词欣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