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时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时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3 14:4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与乡村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当前,我国一线城市和许多二线城市均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化。均衡度指数常被用来衡量城市多个中心之间的发展均衡程度,指数越大各中心之间的发展越均衡。下表为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城市中心发展指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城市规模等级
中心数(个)
均衡度指数
中心数(个)
均衡度指数
中心数(个)
均衡度指数
中心数(个)
均衡度指数
超大城市
18
0.86
---
---
21
0.85
---
---
特大城市
17.33
0.86
---
---
---
---
---
---
I型大城市
8.5
0.75
8.25
0.68
7.33
0.76
8
0.71
Ⅱ型大城市
4.88
0.67
4
0.56
4.27
0.62
3.75
0.61
中型城市
2.76
0.53
2
0.39
2
0.36
1.62
0.26
I型小城市
1.71
0.3
1.56
0.24
1.41
0.19
1.38
0.18
Ⅱ型小城市
1
0
---
---
0.75
0
0
0
平均数
4.14
0.53
2.38
0.35
2.24
0.28
2.63
0.34
1.四大地区的城市中心发展情况是(

A.东部地区各级城市的中心数均最多
B.城市中心数的总体表现为东多西少
C.城市等级越高,均衡度指数也越高
D.中部比东北各级城市中心发展均衡
2.北京已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格局,北京向“多中心”结构演化带来的影响是(

A.降低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和能源消耗
B.分散城市职能,中心城区逐渐衰落
C.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大气环境
D.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将更加集中
3.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说明
(?????
)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降低
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生活水平下降
读1985年和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从图中信息可知,区域城镇化过程表现为
A.农村在颓废
B.城市数量增多
C.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D.区域文化在扩散
5.影响该区域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原因是
A.人口迅速增长
B.城市规模扩大
C.经济持续发展
D.政策不断扶持
下图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
A.a阶段
B.b阶段
C.c
阶段
D.后c的阶段
7.下列有关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化水平高,但发展速度减缓
D.大城市市中心人口、产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
8.读某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第Ⅳ阶段表示的是
A.城市化起步
B.城市化中期
C.再城市化
D.逆城市化
下图为江苏和贵州两省城市化水平柱状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城市的用地规模
B.城市的人口数量
C.大中小各级城市总体数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0.从图中可以看出
A.1990年两省城市人口总数相同
B.江苏省城市化发展速度均慢于贵州省
C.2000年城市化水平江苏省比贵州省高
D.江苏省2000年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
11.导致江苏、贵州两省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区域发展
B.地域文化
C.气候条件
D.城市布局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是( 
 )
A.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B.广建大型游乐场
C.大力发展高级轿车
D.加快环行道路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A.K2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15.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二、多选题
近20年来,四川省城乡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于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该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特殊的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县城就越繁荣。下表为“2000~2015年四川省各层级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层级
2000年城镇化率(%)
2015年城镇化率(%)
2000~2015年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
全省
27.1
48.1
3.9
成都市
53.7
71.6
3.8
地级市辖区
40.6
57.9
2.7
县域(研究区内76个)
16.7
37.5
4.6
16.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A.本地工业化
B.乡镇旅游业发展
C.异地工业化
D.生活和教育需求
17.该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远超地级市辖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县域(

A.农村人口比例较高
B.城镇住房价格相对较低
C.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
D.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
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空间上表现为高度集聚的中心城市及其周围与之联系紧密的外围区域的结合,反映城市功能区覆盖到的空间范围。其大小可作为判定城市大小的主要依据。表2为“2010年东、中、西部各级都市区数量及人口比重变化”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我国都市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市区城市数量,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态势
B.都市区沿海、沿江、沿边密集分布的格局明显
C.与2000年相比,都市区人口向东部的集聚正在强化
D.与2000年相比,中部都市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上升
19.有关I级都市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因为区域发展差异明显,所以城市极化明显
B.中部地区主要发展中小城市,导致I级都市区数量较少
C.东部地区有区位及城市网络化发展等优势,I级都市区数量最多
D.我国应大力发展I级都市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0.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其解决的有效措施有
A.鼓励使用私家车
B.禁止农民进城
C.综合治理“三废”
D.建设城市新区
三、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长春市位于东北平原腹地,城镇化(下图)的蓬勃发展使自然景观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下表),对城市内热量循环产生阻碍作用,是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长春市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城市岛状高温区,但2008年以来,高温区域呈破碎化趋势,至2016年高温区域明显缩小且高温斑块更加破碎。
长春市1990-2016年建设用地面积表
年份
1990
2000
2008
2016
建设用地面积(km2)
165.63
253.59
398.18
774.48
年均增长率(%)
----
5.31
7.13.
----
(1)补充完成长春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折线图,并描述长春市建设用地变化特点。
(2)与1990-2008年相比,说明2008-2016年长春市城市热岛变化特点和依据。
(3)请你为长春等平原城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村料一: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材料二:雄安新区位置图。
(1)简析我国选择在雄安建新区的原因。
(2)雄安新区的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必要性。
(3)“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是雄安新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指出雄安新区生态城市建设所采取的合理措施。
23.读图
“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趋势,这个过程被称为___,衡量该过程最重要的指标是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建设了___城、开发了___,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
(3)该城市于最初形成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___。
(4)图b中有A、B两个自来水厂,布局合理的是___原因是___。
(5)逆城市化现象目前主要出现在___国家。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化水平低,处于城市化中前期阶段,近年来城市化速度较快。印度洋沿岸的达累斯萨拉姆市一直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占到全国的10%。20世纪70年代,坦桑尼亚决定把首都从达累斯萨拉姆迁往中部高原城镇多多马,到2017年已基本完成迁都。下图示意2012年坦桑尼亚人口密度分布,人口分布主要受自然条件和交通的影响。
(1)说明坦桑尼亚人口向达累斯萨拉姆高度集聚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2)简述坦桑尼亚将首都从达累斯萨拉姆迁往多多马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2.C3.B4.B5.C6.B7.C8.D9.D10.C11.A12.D13.D14.D15.A16.CD17.AB18.AC19.AC20.CD
21.(1)(画图)
特点: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长,2008年后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008年前。
(2)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更快,城市热岛效应范围扩大;高温斑块出现破碎化趋势,热岛效应强度在减弱。
(3)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增加城市绿地和水体,分散布局工业区,建设通风廊道。
22.(1)距北京、天津近,有利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入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有公路、铁路与京津等地相连,交通便利;有较大面积湿地,生态环境好;多农业用地,新区建设用地充足。
(2)北京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疏解”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城市化问题
(3)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比重;合理规划城市,加大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加强宜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23.扩大
上升
城市化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卫星
新区
交通便利
A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洁净
发达
24.(1)原因: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最大的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多;教育和医疗条件好等。不利影响:造成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给达累斯萨拉姆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包括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等。
(2)多多马位于中部高原,气候干燥、凉爽,自然条件优越;多多马接近国土几何中心,有利于带动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进而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分散达累斯萨拉姆的城市职能,有利于缓解达累斯萨拉姆的人口和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