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
第六章 第五节
学习目标
1.结合相关图文材料理解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难点)
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能够找出我国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站。(重点)
3.结合相关材料认识保护极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极地地区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分别位于地球的南北两端。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
北极点
南极点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
赤道0?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N
北 极 地 区
南 极 地 区
我的家在南极
我的家在北极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描绘南极圈;
南极地区:泛指_______(66.5?S)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海洋。
找出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照地球的自转方向的顺序);
西
东
南极圈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大 西 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1.位置和范围
往南美洲
往非洲
往大洋洲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
描绘北极圈;
北极地区:泛指_______(66.5?N)以北的地区,以北冰洋为核心,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
找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照地球的自转方向的顺序);
西
东
北极圈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
(1)自然环境:南极地区是极端寒冷的冰雪世界。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素有_______________之称。白色是南极永恒的基色。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漂浮的冰山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冰雪高原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
(2)气候特征:
{7DF18680-E054-41AD-8BC1-D1AEF772440D}酷寒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达-30?C,被称为世界的___________;
干燥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烈风
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速最大、风力最强劲的地区;
“寒极”
“白色荒漠”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原因: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北极地区:
(1)自然环境: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
(2)气候特征:北极地区气候不像南极地区那么酷寒。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300毫米,比南极地区降水量大的多。
(3)居民:在北冰洋北美洲沿岸居住着__________,以捕鱼和狩猎为生。
(4)代表动物: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他们全身披着厚厚的白毛,既防水又保温,但它的皮肤却是黑色的,可以更多地吸收阳光。
因纽特人
如此可爱的北极熊
1.关于极地地区位置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B.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北极地区周围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抱
2.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地区是( )
A.撒哈拉地区 B.南极地区
C.东南亚地区 D.中亚地区
3.南极的主人是( )
A.企鹅 B.北极熊 C.袋鼠 D.考拉
练一练
B
C
A
二.极地科学考察
二.极地科学考察
1.极地科考历程
二.极地科学考察
2.极地科考的意义
20世纪以来,人类的极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近年来,人们在极地地区开展了对大气臭氧层空洞的观测和海冰变化的研究,为人类了解自然界的真实面目,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奠定了基础。
二.极地科学考察
3.科学考察站
某种意义上说,对极地的科学考察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目前,已经有31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科学考察站,北极地区的各种科学考察站则达数百个。
南极泰山站
北极黄河站
二.极地科学考察
3.科学考察站(南极地区)
{7DF18680-E054-41AD-8BC1-D1AEF772440D}项目
科考站
有无极昼、极夜
所在东西半球
基地考察最佳时间
A长城站
无
西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B中山站
有
东
C昆仑站
有
东
D泰山站
有
东
A
B
D
C
长城站
0?
180?
昆仑站
中山站
泰山站
西
东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20?W
二.极地科学考察
3.科学考察站(北极地区)
{7DF18680-E054-41AD-8BC1-D1AEF772440D} 项目
考察站
有无极昼、极夜
所在东西半球
基地考察最佳时间
E黄河站
有
东
每年6至8月
E
黄河站
(2020红河建水一模)随着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北冰洋沿岸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可以通航。如图示意一轮船从诺姆港到摩尔曼斯克港的航线。读图,回答4~5题:
4.该轮船执行航行任务的时间应选择在( )
A.1~2月 B.4~5月
C.8~9月 D.11~12月
5.北冰洋沿岸通航期间,轮船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 )
A.暴风雪 B.冰山 C.严寒 D.巨浪
练一练
C
B
三.极地保护在行动
三.极地保护在行动
1.现状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1)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__________ 消融速度加快;
(2)南极上空出现 ;
(3)燃油泄露污染环境;
(4)人类对极地动物的 等。?
冰川、海冰
臭氧层空洞
过度捕杀
三.极地保护在行动
(1)建立科学考察站;
(2)各国科考人员不断强化环保意识,保证科考器材、日常用品等全部使用绿色环保产品;
(3)签订了《南极条约》和《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2.措施
6.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树立人地协调观,保护我们的家园。下图公益海报揭示了( )
A.北极生态环境恶化
B.北极自然灾害频发
C.北极熊遭人类驱逐
D.北极熊繁殖速度快
练一练
A
课堂小结
(1)在极地地区经纬网图中应根据“南顺北逆”的规律判读东西方向,即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转方向始终都是自西向东,自转方向的箭头指向东方。
(2)在极地地区经纬网图中应根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南北方向,即在北极地区图中距离北极点近的在北方,在南极地区图中距离南极点近的在南方。因此图1中,甲在乙的东北方,丙在丁的西北方。图2中甲在乙的西南方,丙在丁的东南方。
极地地区经纬度和方向的判读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位置
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范围
以 为核心,周围被①
洲、② 洲、③
洲环绕?
包括 及其周边的A
洋、B 洋、C 洋?
地表
特征
以海洋为主
以陆地为主,冰层厚度达2 000多米,有“ ”之称?
代表
动物
北极熊
?
居民
人?
无
气候
寒冷、干燥,不如南极冷,降水比南极 ?
酷寒、烈风、干燥,有“ ”
“ ”之称?
北冰洋
亚
欧
北美
南极大陆
太平
印度
大西
冰雪高原
企鹅
因纽特
多
寒极
白色荒漠
7.(2020昆明盘龙区一模)读“我国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科考站都建在南极圈以内
B.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
C.昆仑站所处的纬度最低
D.每年6~8月适合进行南极科考
8.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新站濒临大西洋
B.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得到大力开发
C.昆仑站一年中极昼持续时间比中山站长
D.冰层厚度大,气候湿润
练一练
B
c
9.[区域认知]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2)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A为 ___ 洲,B为 _____ 洋,C为 __ 站(科学考察站)。?
(3)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其主要原因是南极地区此时正值 _____,有极昼现象,科学考察队员需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_____________。?
(4)南极洲考察站使用的能源,如果就地解决,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 )
A.地热能 B.风能 C.煤炭 D.太阳能
(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 B.全球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
练一练
海陆轮廓(或代表性动物)
北美
太平
长城
暖季
B
酷寒、干燥、烈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