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14 15:4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液体加热
B.测定溶液的pH
C.测定氧气含量
D.稀释浓硫酸
2.某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50mL量筒量取5.28mL的稀硫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6.7g氧化铜粉末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4.5
D.所配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
3.如图是二氧化碳的知识网络图,下列有关反应类型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中和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4.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的pH小于7,因此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因此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纯度,因此点燃甲烷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5.下列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pH一定大于7,也一定属于碱
B.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俯视读数,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量不足导致所得结果偏大
D.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量越多,制得的氧气质量越大
6.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用稀盐酸清洗试管壁上的铜:Cu+2HCl=CuCl2+H2↑
C.炼钢的基本原理:
C+O2CO2
D.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2Fe
+
3CuSO4=
Fe2(SO4)3+
3Cu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过滤和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C.采用加入MnO2并加热的方法除去KCl中的KClO3
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如图装置中的固体和液体混合后,小气球不会鼓起来的是(
)
A.铁和稀硫酸
B.铁銹和稀盐酸
C.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D.石灰石和稀盐酸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
CO
气体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
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
C

H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呈酸性的溶液一定都是酸溶液
10.下刘实验操作符合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稀释浓硫酸
将水缓慢加入浓硫酸中
B
分离过氧化氢溶液中的二氧化锰
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C
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
量45mL水时仰视读数
D
除去CO中少量的水蒸气和CO2
将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11.下列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雾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冒白烟
C.向少量的氧化铁中滴加足量稀盐酸,黑色粉末部分减少,溶液由变成黄色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3.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重要文件资料用碳素墨水笔书写
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B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C
盐酸、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溶液中均含有H+
D
食物变质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14.2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g20%的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
A.蓝色
B.红色
C.无色
D.紫色
15.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A.氯化钠晶体
B.蔗糖溶液
C.食盐水
D.酒精
二、填空题
16.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植物油
b.蔗糖
c.粉笔灰
(2)下列溶液中,pH>7的是________,pH<7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食盐水
b.白醋
c.肥皂水
17.烧碱、熟石灰是两种重要的碱,回答与它们有关的下列问题。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烧碱中的_______;
(2)实验室常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烧碱溶液、石灰水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从微观角度看它们具有这些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_____。
(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如图左四种粒子中,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
(3)画出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该元素形成碱的化学式是_____。
19.根据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图B是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甲中的液体是_____。
(3)图C实验,b中液体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
(4)图D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塑料瓶变瘪,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
20.A、B、C、D、E五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碳、氢、氧、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
(提示: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
(2)B是一种氧化物,遇水会放出大量热,生成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D被看作清洁能源,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齐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___。
(4)如右图所示,打开漏斗活塞,一定量C溶液流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打开弹簧夹,观察到___________,最终得到无色溶液。该溶液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小倩同学将妈妈的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设置为如图甲所示,圆圈内每个数字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省略)其中1为碳粉,7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7代表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__;
(2)1和2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3)5和7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任写一个);
(4)小茹认为小倩设置的解锁图形太简单,为她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解锁图。若8为氯化钡,则6代表的物质类别为______(填字母)。
A
单质或酸
B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
C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
D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22.A-H
为初中化学常观物质。其中
A、E
为氧化物且
E
为常见的液体,B、D
为碱,H、G
为单质,C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反应
A→G
为光合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E
的化学式为_____,
G
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②_____
;③_____
四、实验题
23.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回答问题:
(1)填写仪器名称:a
___________

(2)组合一套用过氧化氢和水泥块(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使其方便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你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___
(填序号),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组合一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_
(填序号),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连接玻璃导管和橡胶管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

(4)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它能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④为排水法收集O2装置的一部分,请把它补画完整。
____________
24.为区别NaOH和Na2CO3两种无色溶液,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1:分别取少许两种溶液,各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根据酚酞溶液是否变红色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方案2:分别取少许两种溶液,各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两个方案有一个是正确的,该方案是________;另一个方案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区别上述两种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5.小强的奶奶胃酸过多,医生开的处方是:服用氢氧化镁片剂,每日3次,每次2片。已知每片氢氧化镁片剂含0.25g氢氧化镁,计算患者服药一天,理论上可以中和氯化氢的质量(结果保留1位小数)。
26.梧州市某化学兴趣小组检测某硫酸厂排放的废液中硫酸的含量,取废液样品100g,逐滴加入4%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假设废液中其它成分均为中性,且不和NaOH反应)。
请计算:
(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2)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_(结果精确到0.01%)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B
6.C
7.D
8.B
9.B
10.B
11.B
12.B
13.A
14.A
15.C
16.
b
c
b
17.熟石灰
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18.张青莲
乙丙丁
KOH
19.引流
浓硫酸
分子不断运动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0.CaCO3
CaO+H2O=
Ca(OH)2
盐酸倒吸入集气瓶中,有气泡冒出
CaCl2;CaCl2、HCl
21.Na2CO3
不一定
Na2CO3+2HCl=H2O+2NaCl+CO2↑或Na2CO3+Ca(OH)2═CaCO3↓+2NaOH
D
22.H2O
O2
复分解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a(OH)2+
Na2CO3=2NaOH+
CaCO3↓
23.长颈漏斗
CDFGH
2H2O22H2O+O2↑(催化剂可以写水泥块)
AEFG或
ACEFG
2KMnO4K2MnO4+MnO2+O2↑
先将玻璃管用水润湿,再将玻璃管旋转插入橡胶管
除去二氧化碳
24.2
NaOH和Na2CO3溶液都是碱性的,酚酞溶液都会变红色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一个试管有气泡冒出,一个试管无现象
有气泡冒出的原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OH溶液
25.1.9g
26.(1)18;(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