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课__享受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第一课__享受语文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1-14 11:0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语文真谛
有一天,穆罕默德带着他的40个门徒,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也就是说“人有信心,便没有不能成功的计划。”一位门徒对他说:“你有信心,你能让这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到山顶吗 ” 穆罕默德对他的门徒充满了信心地把头一点,对山大喊了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了他的回音,回声终于消失,山谷又回归宁静。大家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山,穆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到达山顶,他们因信心促使希望实现而欢呼。
故事一
请记住:
山不过来,我过去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
“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故事二
友情提示: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故事三
请相信: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到达成功彼岸
一位老者在海边垂钓,已经钓了满满一篓的鱼。一个孩子在旁边看了很久。老者准备离开的时候,温和的冲孩子笑笑,送给孩子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可孩子却一口拒绝了。老者很奇怪,问孩子:“那你想要什么呢?”孩子指了指他的鱼竿,说:“我想要你的鱼竿。”
你觉得孩子的这个决定聪明吗?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什么呢?
故事四
其实,选择鱼竿或鱼都不能算是聪明的选择。最聪明的方法,是学会老者钓鱼的方法。
所以,我们说,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不是单单看懂、解题,而是从根本上掌握它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高中语文学习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呢?
加以归纳,可从“听” “读” “说” “写”“思”“行”六个方面入手。下面我们就一一来介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认真听课
(1)要动笔。听课时,随时在课本上记下重点、难点、疑点,这对以后的复习是个极好的提示。
(2)记笔记。记下老师的板书或反复强调之处。这些往往是重点、难点,也是必考之处;记下老师启发下偶然闪现的一些想法,这些是你知识迁移的表现。
2、善听别人的发言,捕捉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3、拓宽听的渠道让更多的信息从“耳”而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读出声。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情感;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帮助你“出口成章”。
2、背书。培养扎实的文学功底;使作文更加“出彩”。
3、读报、读杂志。
4、使用工具书。中学生常用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言为心声,不耻下问
1、上课时多参与讨论,主动与人交流心得。
2、多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懂就问。
3、看电视时积极评论
(1)对剧情或演员评头论足,锻炼你的欣赏能力。
(2)体会剧中人物心情,使你的思维更加敏感。
(3)积累词汇
4、朗诵、演讲。
——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认真写作业,写好每个字,注意卷面整洁。
2、整理笔记,将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日后好复习。
3、准备摘抄本,记下精彩的文章段落字词句。
4、写周记。
5、写 随笔。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独立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2、反思。将一天所学的知识大致思量一下,对掌握和为掌握的东西做到心中有数。
3、好奇多问。
4、将自己思考的结论记下,与人交流。
——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
1、运用多种手法查找资料。
2、自编作品集。
3、自编小报。
4、自改作文。
准备工作及常规作业
一、语文笔记本
二、语文周记本和摘抄本(可以二合一)
三、 建议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四、准备练字本,每天一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晏殊《蝶恋花》)——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柳永《蝶恋花》)——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辛弃疾《青玉案》)——千锤百炼,终成正果)
目标:
做个“五一居士”:
一手好字
一张铁嘴
一肚子名篇佳作
一笔好文章
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奔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