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4 22:0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
2.知道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基本航海历程及结果。
3.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概念解读
何为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何为旧航路?
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0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02.新航路的开辟
03.其他航路开辟
动因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
材料1: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摘编自帕尔默等著《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2:西方人得到香料的途径是这样的:阿拉伯人从印度洋把香料及其他商品运送到地中海东岸(列万特或黎凡特),意大利商人,主要是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在这里设有专门的仓库或转运站,收购阿拉伯商人运来的货物,再把它们转运到欧洲。从十字军东征以来,东西方的经济关系就是这样。由于西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给东方,由此便出现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西方贵金属源源不断地东流。 ——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
西方人生活中需要香料,香料来自东方→贵金属大量流入东方
材料4:中世纪(约5世纪至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商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欧洲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3:必须牢牢记住的是,整个11世纪到15世纪期间,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不管是从长远来看,还是从短期来看,中世纪社会都一直收到货币短缺的威胁。
——《剑桥欧洲经济史》
西方本身贵金属不足
商品经济发展增加货币的需求量
寻金热
哪里有黄金呢?
材料5:马克·波罗这样描述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1.6千米)墙内即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意]马可波罗著,冯承译《马可·波罗行纪》
《马可 ? 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对东方黄金和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材料6: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14世纪前后亚、欧主要商路
奥斯曼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对传统商路征收重税(比原来高8-10倍)
寻找新航路
刺激
材料7
材料8: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
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9: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数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
——周一良、吴于崖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信仰动力
王室支持
当时欧洲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把扩张的目光投向欧洲大陆之外的地区。
当时,葡萄牙国内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也都有利于它采取扩张主义。得到全体国民的拥护,符合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愿望。??
?──戴维·阿诺德著《地理大发现》
伊比利亚半岛
强化王权,积极扩张,符合人民愿望。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
思想根源: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马可·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的“寻金热”
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传播基督教(天主教)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冒险进取精神的影响
政治动力:
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知识小结
为什么?(动因)
为什么能?
(条件)
条件
专制制度的形成和维持,要靠资产阶级经济上的支持,同时资产阶级也需要专制政府保护它的经济利益。专制政府支持发现新大陆,支持海上发展。
造船技术的进步出现多桅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地圆说”的流行,绘制地图的技术较高,开始出现表明海岸线和港口位置的航海图。
船上可以安装新型大炮,在射程300码中能击破敌舰舰身,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的西欧在海上占了优势。
股份公司在组织上逐渐趋于完备,这种商业组织形式有利于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大规模的商业冒险事业。
政府的支持
航海技术的进步
海上武器和
战术的进步
商业上的进步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
动因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根源:黄金热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
宗教因素:传播宗教
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条件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太平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洲


大洋洲



好望角
南美洲
北冰洋
二、新航路的开辟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两条
航线
四个人物
欧洲

西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72833802-FEF1-4C79-8D5D-14CF1EAF98D9}时间
人物
国籍
支持者
航向
航线
成就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西欧-好望角
第一次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2-1493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西欧-美洲
开辟的绕道非洲到达印度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西欧-好望角-印度
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向西
环球航行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二、新航路的开辟
主要航线
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上的艰苦生活
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历尽艰辛一位船员记述了他们在横渡太平洋期间的苦难:“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 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 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在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 但是,这些早期航海家也是欧洲第一批殖民者 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也是掠夺和奴役当地人民的过程。
如何看待麦哲伦等一批航海家?
他们探险的目的是获取金钱和财富,他们不畏艰难,勇敢坚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其壮举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打破了各大洲孤立分散、封闭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但同时他们为获得黄金白银,不择手段,杀戮掠夺,给被殖民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二、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
迪亚士达到好望角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达·伽马到达印度
麦哲伦环球航行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69012ECD-51FC-41F1-AA8D-1B2483CD663E}航向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


英国
1497
卡伯特
发现_________
法国
16
世纪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_______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
-
-
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英国
1578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_______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纽芬兰岛
北冰洋
合恩角
其他航线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其他航路的开辟
英国:卡伯特父子、德雷克、哈德逊
法国:卡蒂埃
荷兰:巴伦支、塔斯曼
俄罗斯:俄罗斯人
1.对世界来说:
它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2.对欧洲来说:
引起“商业革命”和 “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对亚非拉来说:
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贫穷和落后,开始冲击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并逐渐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世界航路的开辟的历史意义
一条勇敢者们的探险之路;
一条沟通全球的开拓之路;
一条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
一条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
一条血与火的征服之路;
一条铁与血的反抗之路;
一条殖民掠夺的罪恶之路;
一条物种传播的交流之路;
一条人类文明的相遇之路;
一条震撼至今的历史之路。
新航路是……?
我们该如何去看待那些杰出的航海家,如何去评价他们身后紧随而来的殖民者?文明之路?野蛮之路?美梦?噩梦?
对欧洲而言: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了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有功之臣。
对美洲而言:
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迫害土著居民,破坏当地文化,疯狂掠夺财富,是一个千古罪人。
对哥伦布的通缉令
材料:哥伦布发现美洲,许多国家会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沿海位置
航海技术
国威思想
中央集权
明朝
郑和下西洋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掌握信风、洋流规律
《郑和航海图》
“过洋牵星”天文导航、指南针、巨型宝船……
沿海位置
航海技术
传教思想
中央集权
欧洲
新航路开辟
成就了一代伟业
成功条件
问题探究:同属15世纪的两次东西方航行,为何造就了不同结局和影响?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
(见教材38页“问题探究”)
探究:东西方航行之比较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
目的
性质
背景
影响
消极
积极
1、宣扬国威 
2、获得珍宝特产
3、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等
1、掠夺财富;
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
3、传播基督教等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海禁和闭关锁国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精神影响
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
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欧洲:开始崛起 世界:走向会合
(1)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这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损耗重大,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对国家造成重大损耗。
(2)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马汉《海权论》
一带一路战略图
文明沟通合作共赢
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海海上阅兵的讲话
7月11日
中国航海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