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培优训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培优训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3 18: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 (2020·四川甘孜州)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E为AB的中点.若菱形ABCD的周长为32,则OE的长为( )
A.3 B.4 C.5 D.6

2. 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BD=16,CD=6,则△ABO的周长是(  )
A. 10 B. 14 C. 20 D. 22
      
3. 在平行四边形中,点、、、和、、、分别为和的五等分点,点、和、分别是和的三等分点,已知四边形的面积为,则平行四边形面积为( )
A.2 B. C. D.

4. 如图,在△ABC中,AB=4,BC=6,DE、DF是△ABC的中位线,则四边形BEDF的周长是(  )
A. 5 B. 7 C. 8 D. 10

5. (2020·遵义)如图,在菱形ABCD中,AB=5,AC=6,过点D作DE⊥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E,则线段DE的长为( )
A. B. C. 4 D.
6. (2020·邵阳)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操作:
(1)将DA沿DP向内折叠,使点A落在点A1处,
(2)将DP沿DA1向内继续折叠,使点P落在点P1处,折痕与边AB交于占M.
若P1M⊥AB,则∠DP1M的大小是( )
A.135° B. 120° C. 112.5° D.115°
7. (2020·深圳)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BC=12.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边AD的延长线上的点G处,折痕为EF,点E、F分别在边AD和边BC上.连接BG,交CD于点K,FG交CD于点H.给出以下结论:
①EF⊥BG;②GE=GF;③△GDK和△GKH的面积相等;④当点F与点C重合时,∠DEF=75°.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 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CD,AD上,BE与CF交于点G.若BC=4,DE=AF=1,则GF的长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9. 如图所示,菱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为边中点,菱形的周长为,则的长等于 .
10.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于,则 .

11. 如图所示,在?ABCD中,∠C=40°,过点D作AD的垂线,交AB于点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则∠BEF的度数为__________.
  
1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与相交于点,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13.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对角线、相交于点,的周长比的周长多,则的长度为 .

14. 如图,周长为的矩形被分成个全等的矩形,则矩形的面积为
15. 如图,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面积为、、、四个小平行四边形,当沿自左向右在平行四边形内平行滑动时.
① 与的大小关系为 .
② 已知点与点、不重合时,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16. 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两点,AE=EF=CD,∠ADF=90°,∠BCD=63°,则∠ADE的大小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如图,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来说明:
⑴,.(对边相等)
⑵,.(对角线互相平分)

18.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连接对角线,过两点分别作为垂足,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9. 如图,在中,,是的中点,连结,在的延长线上取一点,连结,.当与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20. 如图,将?ABCD的边AB延长至点E,使BE=AB,连接BD,DE,EC,DE交BC于点O.
(1)求证:△ABD≌△BEC;
(2)若∠BOD=2∠A,求证:四边形BECD是矩形.
21. 已知平行四边形,,为的中点,.求证:.

22. 如图,在Rt△ABC中,∠B=90°,点E是AC的中点,AC=2AB,∠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作AF∥BC,连接DE并延长交AF于点F,连接FC.
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23. 如图,矩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使和落在同一平面内),求和重叠部分的面积.
24. 如图,在等腰中,延长边到点,延长边到点,连接,恰有.求证:.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培优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菱形ABCD的周长为32,∴AB=8.∵AC⊥BD,E为AB的中点,∴OE=AB=4.故选B.
2. 【答案】B 【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由AC+BD=16可得OA+OB=8,又∵AB=CD=6,∴△ABO的周长为OA+OB+AB=8+6=14.
3. 【答案】C
4. 【答案】D 【解析】∵DE、DF是△ABC的中位线,∴DE∥AB,DF∥BC,DE=AB,DF=BC,∴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AB=4,BC=6,∴DE=BF=2,DF=BE=3,∴四边形BEDF的周长为:2(DE+DF)=10.
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的应用.在菱形ABCD中,AB=5,AO=AC=3,AC⊥BD,∴BO==4,BD=8.∴5DE=AC·BD=24,解得DE=.故选D.
6.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矩形的性质,由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且可先求出,进一步求出,再由折叠可求出,最后在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解:由折叠知,,
∴,即,
由折叠可得,
∴,
∴在中,,因此本题选C.
7. 【答案】C
【解析】由轴对称可知,B、G关于EF对称,EF垂直平分BG,故①正确;又由矩形ABCD知,AD∥BC,∴∠GEF=∠BFE,连接BE,∠BEF=∠GEF,∴∠BEF=∠BFE,∴BE=BF,而BE=GE,BF=GF,∴GE=GF,故②正确;由BE=GE=BF=GF知,四边形BEGF是菱形,∴GK平分∠DGH,而DG<GH,∴DK≠KH,∴S△GDK≠S△GKH,故③错误;当点F与点C重合时,BF=BC=12,∴BE=12,而AB=6,∴∠AEB=30°,∴∠GEF==75°,故④正确;因此本题选C.
8. 【答案】A
【解析】正方形ABCD中,∵BC=4,
∴BC=CD=AD=4,∠BCE=∠CDF=90°,
∵AF=DE=1,∴DF=CE=3,∴BE=CF=5,
在△BCE和△CDF中,,
∴△BCE≌△CDF(SAS),∴∠CBE=∠DCF,
∵∠CBE+∠CEB=∠ECG+∠CEB=90°=∠CGE,
cos∠CBE=cos∠ECG=,
∴,CG=,∴GF=CF﹣CG=5﹣=,
故选A.
二、填空题
9. 【答案】
10. 【答案】
【解析】∵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
∴,∴
又∵,∴
∴.
11. 【答案】50° 【解析】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D∥BC,∴∠FBA=∠C=40°,∵FD⊥AD,∴∠ADF=90°,∵AD∥BC,∴∠F=∠ADF=90°,∴∠BEF=180°-90°-40°=50°.
12. 【答案】个
13. 【答案】
【解析】如图,的周长为,的周长为
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
∴.
14. 【答案】
【解析】设每个小矩形的较短边为,较长边为,则,解得
故矩形的面积
15. 【答案】①;②
16. 【答案】21°
【解析】设∠ADE=x,
∵AE=EF,∠ADF=90°,
∴∠DAE=∠ADE=x,DE=AF=AE=EF,
∵AE=EF=CD,∴DE=CD,
∴∠DCE=∠DEC=2x,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
∴∠DAE=∠BCA=x,
∴∠DCE=∠BCD﹣∠BCA=63°﹣x,
∴2x=63°﹣x,解得x=21°,即∠ADE=21°;
故答案为:21°.
三、解答题
17. 【答案】
⑴ ∵,
∴,
在和中,

∴,.
⑵ 在和中,
∴,.
18. 【答案】
因为是平行四边形,所以且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9. 【答案】
当(或或)时,四边形是菱形
理由如下:?
∵,∴
又点为中点,∴
∴四边形为平行四形边

∴四边形为菱形
20. 【答案】
[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到四边形BECD为平行四边形,然后由SS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2)欲证明四边形BECD是矩形,只需推出BC=ED即可.
证明:(1)在?ABCD中,AD=BC,AB=CD,AB∥CD,则BE∥CD.
又∵BE=AB,∴BE=DC,
∴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
∴BD=EC.
在△ABD与△BEC中,
∴△ABD≌△BEC(SSS).
(2)由(1)知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
则OD=OE,OC=O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即∠A=∠OCD.
又∵∠BOD=2∠A,∠BOD=∠OCD+∠ODC,
∴∠OCD=∠ODC,
∴OC=OD,
∴BC=ED,
∴平行四边形BECD是矩形.
21. 【答案】
解法一:如图,取的中点,连接、.

∵,,
∴,.
又,
∴,且平分.
∴.又为菱形,
∴,
∴.
解法二:如图,延长、交于.
∵,
∴,.
又,
∴,
∴,.
又∵,,
∴,
∴,
故.
∴.
又∵,
∴.
∴.
解法三:如图,过作于.
∵,,
∴.
又,
∴,
∴,

解法四:如图,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
则.
又,,
∴,
∴,
∴.
∵,
∴,
∴.
∴.
∵,,
∴,
∴.
22. 【答案】
证明:∵∠B=90°,AC=2AB,
∴sin∠ACB=,
∴∠ACB=30°,(1分)
∴∠CAB=60°,
∵AD平分∠CAB,
∴∠CAD=∠CAB=30°,
∴∠CAD=∠ACD,
∴AD=CD,(3分)
∵AF∥CD,
∴∠DCE=∠FAE,∠AFE=∠CDE,
又∵AE=CE,
∴△AFE≌△CDE(AAS),(6分)
∴AF=CD,
又AF∥CD,
∴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7分)
又AD=CD,
∴四边形ADCF是菱形.(8分)
23. 【答案】
【解析】∵为矩形,∴
∵,∴,∴
∵,∴,
∵,∴,
∴,
∴,∴
24. 【答案】
由,知是等腰三角形,其底角必为钝角,所以等腰中,必为钝角,因此必为等腰的顶角,则、是腰,即.
过作的平行线,与过所作的平行线交于点,则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
从而,.
连,在和中,
,,

则,于是.
而,即知是等边三角形,从而

设,则



由,得
.解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