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6~68页例1--3,第67页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十五第1、2题。 
教材简析:《分一分》是第五单元《表内除法》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平均分以及怎样平均分。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际操作,想想分分,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牵引。上好这节课将为本单元《表内除法》及今后学习各种除法、除法应用题、分数的含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有了动手把物品进行简单分类的经验,同时通过本册表内乘法单元的学习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这是学习本课的经验基础;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游戏活动,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填一填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平均分,在玩中建立起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分物体的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学习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培养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和强化对平均分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验“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苹果图片。学具:苹果图片、桃子图片,小棒,三个小盒子。 
教学过程 : 
一、由动画片《喜洋洋》引入新课 
教师:孩子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洋洋》吗?喜欢喜洋洋吗?今天喜洋洋生日,举办了生日宴会,还有知识问答和闯关活动哟,答对的孩子就可以获得一份礼物卡,最后礼物卡可以换礼品哟!我们一起去参加,好吗?(出示喜洋洋、美洋洋、懒洋洋图片)生日宴会上喜洋洋有6个苹果,想分给好朋友美洋洋和懒洋洋,你能帮助喜洋洋分一分吗?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1.分苹果图,初步感知“平均分” 
(1)教师:你能帮喜洋洋把6个苹果分成2份吗? 
学生独立分苹果图片,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用苹果图在黑板上展示各种分法。 
生1:把6个苹果分成1和5。 
生2:把6个苹果分成2和4。 
生1:把6个苹果分成3和3。 
教师:你认为哪种分法美洋洋和懒洋洋没有意见?为什么? 
生:第一种和第二种分法每份不是同样多,第3种把6分成3和3,每份一样多,这样分最公平。(板书:每份不是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 
教师总结,像这种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齐读。 
(2)教师:生日宴会上美洋洋(出示美洋洋图片)送给喜洋洋8个桃子,想请你们帮她把8个桃子分成4堆。可以怎样分?哪一种是平均分? 
学生用学具独立分一分,再在小组内交流几种不同的分法,并讨论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抽生汇报。 
师:为什么把8分成2、2、2、2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同样多) 
(3)数学游乐园第一,我会判断:下面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课件出示) 
2.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分胡萝卜,探究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懒洋洋跳出来:我把12根胡萝卜送给喜洋洋,想把这些胡萝卜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根呢? 
教师:小朋友,你愿意帮助懒洋洋解决这个问题吗?用学具代替胡萝卜,独立一分、并填写记录单1,再在组内交流。 
记录单1 
(1)我一次每盘放( )根,( )次分完。 
(2)12根胡萝卜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 )根。 
全班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法: 
生1:我一次每盘放:( 1 )根,( 4 )次分完。12根胡萝卜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 4 )根。 
生2:我一次每盘放( 2 )根,( 2 )次分完。12根胡萝卜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 4 )根。 
生3:我一次每盘放( 4 )根,( 1 )次分完。12根胡萝卜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 4 )根。 
师请用第3种分法的孩子谈谈他是怎样想的。 
师:不管用哪种分法,最后得到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12根胡萝卜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 4 )根。 
(2)分葡萄,探究按每份相同的个数平均分的方法。 
课件出示:喜洋洋跳出来,我给懒洋洋带来了18串葡萄,要把这些葡萄平均分装在一些盘子里。考考你们,如果每盘放6串,可以放几盘?如果每盘放2串,可以放几盘?还有其它分法吗? 
师:用学具代替葡萄,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小组合作分一分,把分法记录在记录单2上。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分一分,填一填。 
18串葡萄,如果每盘放6串,可以放几盘?如果每盘放2串,可以放几盘?还有其它分法吗? 
2.议一议。你从刚才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记录单2: 
18串葡萄, 
(1)如果每盘放6串,可以放( )盘; 
(2)如果每盘放2串,可以放( )盘; 
(3)如果每盘放( )串,可以放( )盘; 
(4)如果每盘放( )串,可以放( )盘; 
学生分小组汇报。 
师:你从刚才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盘放的串数越多,分的盘数越少。 
生:每盘放的串数和放的盘数相乘得18等。 
(学生能发现多少算多少,教师不作要求。) 
三、数学游乐园第二关,我会分。 
1.喜洋洋:我要把这些松果分给在场的3位小客人(三只松鼠),每只松鼠分几颗呢?请你们帮我分一分吧。(练习十五第1题)学生独立做,再汇报。 
2.喜洋洋:我要把这些铅笔平均分给我们班表现最突出的5个孩子,每人分几支?(练习十五第2题)学生独立做,再汇报。 
四、数学游乐园第三关,我会填。 
1.喜洋洋:我有12个包子,想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分( )个。生口答。 
2.喜洋洋:12颗樱桃,如果每3颗穿一串,可以穿( )串;如果如果每4颗穿一串,可以穿( )串。还可以怎样穿?生口答,说想法。 
五、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最好玩的或你做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