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R·四年级下册
47+23=
100-63=
65÷5=
25×4=
4.2+5.8=
10-6.3=
5×7×2=
17×15+17×5=
70
37
13
100
10
3.7
70
340
计算时运用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知识?
快速算一算!
有四则运算。
还用到了运算定律。
信息
四(1)班男生22人,女生18人,共40人。
你能从中选择两个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减法计算的呢?
1
加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加法中,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2
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信息
四(1)班有40人,上学期每人读了10本课外书,一共读了400本。
从这三个信息中选择两个信息,根据这两个信息你可以提出用什么运算解决的问题?
3
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在乘法中,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
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6
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
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定律(性质)名称
字母表达式
含义
加法交换律
ɑ+b=b+ɑ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
(ɑ+b)+c=ɑ+(b+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
ɑ×b=b×ɑ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
(ɑ×b)×c=ɑ×(b×c)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
(ɑ+b)×c=ɑ×(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减法性质
ɑ-b-c=ɑ-(b+c)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除法性质
ɑ÷b÷c=ɑ÷(b×c)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1)根据第①个式子,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59+316=375
375-59=316
(2)根据第②个式子,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再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375÷125=3
125×3=375
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3)你会根据第①个和第②个算式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吗?再根据第①个、第②个和第③个算式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316+59)÷3
=375÷3
=125
(316+59)÷3×16
=375÷3×16
=2000
(4)下面是小明和小兵的计算方法,说说他们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一说分别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3.6+8.59+6.4=3.6+
+8.59
(2)(25.8+7.5)+2.5=
+(
+
)
6.4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25.8
7.5
2.5
加法结合律
(3)42×4×25=
×(
×
)
42
4
25
乘法结合律
(4)(125+7)
×
8=8
×
+8
×
125
乘法分配律
7
(5)(b+20)
×
3=
×
b
乘法分配律
3
20
3
×
+
3.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
160
880
20
×
230
62
×
31
÷
550
+
1040
20800
(160+880)×20=20800
14260
460
1010
550+230×62÷31=1010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312×4+188×4
(2)101×87
=(312+188)×4
=500×4
=2000
=(100+1)×87
=100×87
+1×87
=8700
+87
=8787
想一想每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35×(50×2)
=135×100
=13500
(4)25×33×4
=(25×4)×33
=100×33
=3300
(3)135×50×2
想一想每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关系以及运算定律等内容。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共20张PPT)
是
米成堂
0总复习
第1课时数与代数(1)——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能力达标站
1.填空。
(1)240加上一个数,和是620,这个数是
380);两个数的积是432,其中
个因数是36,另一个因数是(12)。
(2)在里填数,在()里填运算符号。
58+24+76=58+(24|+76
9.6-1.8-1.2=9.6-(1.8
1.2
102×23=100×23+2×23
38×25×4=38×(25(×)4)
630÷18=630÷9
(3)根据48÷12=4,4+54=58,204-58
146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204-(48
12+54)=146)。
2.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等式不成立的是(B)。
A.78×109=78×100+9×78
B.7×95=7×100-5
C.3200÷25÷4=3200÷100
(2)已知○÷Δ=28,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
的关系,下面算式不正确的是(B)。
A.○÷28=△
B.28÷△=○
C.28×△≡○
(3)给算式15+900÷15-12×2加上括号,
使运算顺序变为除减→加一乘,正确的
算式是(C)。
A.15+[900÷(15-12)×2]
B.[(15+900)÷15-12]×2
C.[15+(900÷15-12)]×2
3计算。
(1)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或乘、除法
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
308+267=575
308
575
2617验算
267
575
308
578÷34=17
34
34578
×17
34
238
验算:238
238
34
0
578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73-63-37
273-(63+37)
273-100
73
29×45+45×71
(29+71)×45
100×45
4500
125×32×25
(125×8)×(4×25)
1000×100
100000
5600÷35
=5600÷7÷5
=800÷5
=160
210×[158-(25+74)]
210×[158-99]
210×59
12390
720÷(8×9)+123
720÷72+123
10+123
133
4.(2019·湖北武汉洪山区)水果店运来苹果和
橘子各8箱,苹果每箱重25kg,橘子每箱重
35kgo一共运来苹果和橘子多少千克?
8×25+8×35
8×(25+35)
8×60
480(kg)
答:一共运来苹果和橘子48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