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word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王教授于北京时间10:20从杭州(120°E,30°N)出发去夏威夷群岛进行野外考察,飞机飞行
了4小时40分钟到达该地,当地时间为20:00.下图为考察的某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3题。
1.王教授所考察的岛屿的经度位置是: ( )
A.165°E B.180° C.165°W D.160°W
2.右图是王教授在图中④处考察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当地时间最有可能是
A.5:30 B.6:30 C.17:30 D.18:30
3.王教授考察期间,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 )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
C.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
读下图,完成4-6题。
4.甲地位于 (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5.关于甲地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成因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分布在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
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6.此时甲地地下水和河水的互补关系最有可能的是下图的 ( )
图4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
°E,30°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7-8题。
7.图5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 )
8.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如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回答9-11题。
9.如图区域为太平洋,C处洋流名称为 ( )
A.秘鲁寒流 B.日本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阿拉斯加暖流
10.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
11.图示洋流流向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
A.北半球俯视图的自转方向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印度洋冬季洋流流向 D.北太平洋台风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
13.形成图中地形发育的主要外力是 (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14-16题。
14.表中四地位置,可能位于的地理单元是 ( )
A.①-巴西高原东南部 B.②-中国华北平原
C.③-美国五大湖流域 D.④-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
15.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16.③和②比较,③地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大于②地且气温在0°以上,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纬度高低因素 B.海陆位置因素
C.大气环流因素 D.地形因素
下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甲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当前,下列各类人口中,由于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情况图”,
读图回答19-21题。
19.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增长率呈增长趋势
20.图中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状况最接近图乙的 ( )
A.I阶段 B.II阶段 C.III阶段 D.IV阶段
21.该城市在今后工作中应 ( )
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以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
区。据此回答22-23题。
22.初期市中心吸引工业集聚的优势是 ( )
A.市场和交通 B.资源和市场
C.市场和科技 D.资源和能源
23.B处工业区形成的条件是 ( )
A.科技和资源 B.交通和市场
C.交通和科技 D.市场和科技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25.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
A.长期高度的棉花种植——土地荒漠化
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
D.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第II卷 综合题(50分)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8为某国略图,表1是该国甲乙两城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该国不
断承接和发展新兴电子工业,电子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用重要地位。其西北部的莫西卡利地区有望
成为区域性第一电子工业园。
表1 甲、乙两城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1)该国以哪两种地形为主?描述该国西部年海等深线的分布特点。(4分)
(2)据图8和表1比较甲、乙两城气温、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原因。(10分)
(3)分析该国莫西卡利地区承接和发展电子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6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材料二:澳大利亚(图8)和印度(图9)略图。
(1)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及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2)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28.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4分)
(2)在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6分)
(3)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何启示?(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