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词人、将领。
思想内容︰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的不满。
风格︰ 豪放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写作背景:
1203年3月,辛弃疾到镇江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金人之手,心中悲愤不已,感慨万千。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读准字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读出节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读懂文意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链接资料: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奋发自强,战斗不息。史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
典故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链接资料: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典故
“生子当如孙仲谋”
链接资料:《三国志》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
典故
词中三问
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词中三问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词中三问
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
隐含着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直说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思考
作者登高有怀,他“怀”的是什么呢?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大地呀,你沦落敌手! 悲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历史兴亡呀,你总不回头! 叹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英雄孙权呀,你笑傲千秋! 赞
表作者通过赞扬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将相之才不能施展
一腔忠愤叱咤词坛
国家不幸诗家幸, 贡献词作620。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鹧鸪天》
故人已远,但正如他的词写的那样,我们看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弓如霹雳惊弦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而去 怎见气吞万里如虎
一笑人间万事 春风不染白发 怎忘寒冬冰秋
醉里且贪欢笑 廉颇未老乐悠悠
何处望神州 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兴亡多少事 金戈铁马战不休
天下谁英雄 赢得功名在身后
蓦然回首 数风流 非皇非帝非君非诸侯
拓展:欣赏歌曲《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