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
比例
第3课时
比例的应用》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一种手机零件的长是2毫米,画在一幅设计图上的长是20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
A.1:10
B.10:1
C.100:1
D.1:100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下面( )是这幅图的线段比例尺.
A.
B.
C.
D.
3.把一个图形按10:1放大后,周长( )
A.扩大到原来的5倍
B.不变
C.扩大到原来的10倍
D.扩大到原来的20倍
4.把一个正方形的各边按1:3缩小后,现在的图形和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 )
A.1:3
B.3:1
C.1:9
5.用70m长的栅栏靠墙围成一块长方形果园(如图),长与宽的比是4:3,这块长方形果园的面积是( )m2.
A.1200
B.300
C.588
D.294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之和是14分米,它们的比是3:4,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10分米,那么斜边上的高为( )分米.
A.7
B.8
C.10
D.4.8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甲数与乙数的比例为5:3,甲数为60,乙数为
.
8.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这幅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20cm,那么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km.
9.一个角是60°,画在1:3的图上,应画
°.
10.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5cm,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1.如图,在平衡架的左侧已挂上了3个砝码,每个30克。在右边第5格处必须挂
克砝码,才能使平衡架平衡。
12.把一个底5cm,高4cm的三角形按3:1的比例放大,得到图形的面积是
cm2.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3.在比例尺为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扬州的距离约为3.6厘米,南京到扬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44千米.
(判断对错)
14.一副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米。
(判断对错)
15.把圆的直径放大到原来的3倍,这个圆的面积就放大到原来的9倍.
(判断对错)
16.一个正方形按2:1放大,就是把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判断对错)
17.比例尺l:100说明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距离100米.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3小题)
18.把一个长4cm、宽3cm的长方形按4: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19.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城到B城的距离是3.8厘米,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20.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植树420棵。甲班植的棵数是总数的40%,乙、丙两班植的棵数的比为11:10。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1.按下列要求在方格内画图.
(1)将三角形A的各条边按4:1放大,得到三角形B.
(2)将三角形B的各条边按1:2缩小,得到三角形C.
22.下面是篮球场的平面图,比例尺是1:200.请在篮球场的中央画一个周长是11.304米的中圆,中圆的实际半径是
米,图上半径是
厘米.请你在图上画出来,并画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六.解答题(共3小题)
23.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向开出,客车与货车速度比是3:2,客车行驶6小时到达乙站,货车行驶多少小时到达甲站?
24.按要求做一做.
(1)画出按2:1放大后的图形.
(2)求出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代表1厘米)
25.一个长方形游乐场长90米,宽80米,如果把它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画的一张图纸上,图上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求得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
【解答】解:因为2毫米=0.2厘米
则20厘米:0.2厘米=200:2=100:1;
所以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为100: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分析】题干中的数值比例尺是已知的,可根据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把数值比例尺转换成线段比例尺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00000厘米的实际距离.
因为5000000厘米=50千米,所以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
所以选项D是这幅图的线段比例尺.
故选:D.
【点评】注意: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实际距离一般用米或千米作单位.
3.【分析】一个图形按10:1放大后,就是把这个图形的各边长放大10倍,也就是各边乘10,周长扩大10倍.
【解答】解:把一个图形按10:1放大后,周长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n倍,它的周长也将放大或缩小的n倍.
4.【分析】把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按1:3的比例缩小,就是把这个正方形边长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后的正方形的面积将缩小到原来的,如果把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看作1,它的面积是1×1=1,缩小后后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1×)=,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它的面积会缩小到原来的(1×)×(1×)=.
因此现在的图形和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1:9.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或缩小n倍,它的面积将会扩大或缩小n2倍.
5.【分析】因围成的果园一面靠墙,所以围成长方形三条边的比是3:4:3,长方形的长就是70m的,宽是70m的,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进行解答.
【解答】解:(70×)×(70×)
=(70×)×(70×)
=28×21
=588(平方米)
答:这块长方形果园的面积是588m2.
故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果园一面靠墙,70m长的栅栏是按3:4:3来围的.
6.【分析】先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一定的,即两条直角边的乘积的一半等于斜边与斜边的高的乘积的一半,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条直角边为:14÷(3+4)×3,
=14÷7×3,
=6(分米),
另一条直角边为:14﹣6=8(分米),
设斜边上的高为x分米,
6×8÷2=10×x÷2,
10x=48,
x=48÷10,
x=4.8,
答:斜边上的高为4.8分米,
故选:D.
【点评】关键是先求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列出比例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求解,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解答】解:设乙数为x,
则5:3=60:x,
5x=180,
x=36.
故答案为:3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
8.【分析】要求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20÷=60000000(厘米)
60000000厘米=600千米
答: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600千米。
故答案为:600。
【点评】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9.【分析】根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和两边的长短无关,更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无关,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
一个角是60°,画在1:3的图上,该角两边张口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还应当画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关键是把握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和两边的长短无关的知识点;注意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相同.
10.【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
【解答】解:15÷=1500000(厘米)
1500000厘米=15千米
答: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15千米.
故答案为:1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1.【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理,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设在右边第5格处必须挂x克砝码,才能使平衡架平衡,即可列方程(比例)5x=(30×3)×3解答。
【解答】解:设在右边第5格处必须挂x克砝码,才能使平衡架平衡。
5x=(30×3)×3
5x=270
5x÷5=270÷5
x=54
答:在右边第5格处必须挂54克砝码,才能使平衡架平衡。
故答案为:54。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2.【分析】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把一个底5cm,高4cm的三角形按3:1的比例放大后,底是(5×3)厘米,高是(4×3)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2”即可计算出放大后图形的面积.
【解答】解:(5×3)×(4×3)÷2
=15×12÷2
=90(cm2)
答:得到图形的面积是90cm2.
故答案为:9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二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3.【分析】要求南京到扬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3.6÷=14400000(厘米)
14400000厘米=144千米
答:南京到扬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44千米.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14.【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不能带单位,据此解答.
【解答】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不能带单位,所以一副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米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注意比例尺不能带单位.
15.【分析】根据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r=d,圆的面积=πr2,其中π是一个定值,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即可解答.
【解答】解:根据公式:r=d,
直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半径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有因为圆的面积=πr2,r扩大3倍,则圆的面积就扩大:3×3=9,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在圆的面积公式中的灵活应用,这里可得结论:圆的半径扩大n倍,则这个圆的面积就扩大n的平方倍.
16.【分析】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指对应边的扩大或缩小,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一个正方形按2:1放大,就是把正方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放大的意义:注意按2:1放大后就是把原图的边长扩大2倍.
17.【分析】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单位是统一的,因此,比例尺l:100说明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距离100厘米.
【解答】解:比例尺l:100说明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距离100厘米.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知道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的单位是统一的.
四.应用题(共3小题)
18.【分析】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一个长4cm、宽3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长、宽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宽都分别是16cm、12cm;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即可求出面积,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4×4=16(厘米)
4×3=12(厘米)
12×16=192(平方厘米)
答: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92平方厘米.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注意,一个图形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扩大或缩小的倍数.
19.【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答】解:3.8÷=19000000(cm)
19000000cm=190km
答: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是190km.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个公式及其变形.
20.【分析】把三个班植树的总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棵数乘40%就是甲班植的棵数。用总棵数减甲班植的颗数就是乙、丙班植的棵数,把乙、丙班植的棵数平均分成(11+10)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棵数,再用乘法分别求出11份(乙班)、10份(丙班)植的棵数。
【解答】解:420×40%=168(棵)
(420﹣168)÷(11+10)
=252÷21
=12(棵)
12×11=132(棵)
12×10=120(棵)
答:甲班植树168棵,乙班植树132棵,丙班植树120棵。
【点评】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甲班植的棵数后,属于按比例分配问题,除按上述解答方法外,也可分别求出乙班、丙班植树棵数所占的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1.【分析】(1)首先根据放大后A三角形的底和高,据此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
(2)首先求出三角形B,缩小后的底和高,据此画出缩小后的三角形即可.
【解答】解:(1)2×4=8
作图如下:
(2)8÷2=4
作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图形的放大、缩小的方法及应用.
22.【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求得实际圆的半径,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中圆的图上半径,据此画出中圆,并画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解答】解:11.304÷3.14÷2=1.8(米)
1.8米=180厘米
180×=0.9(厘米)
画图如下:
故答案为:1.8,0.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
六.解答题(共3小题)
23.【分析】甲乙两站的路程一定,也就是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关系.把客车与货车速度分别看成3和2.设货车行驶x小时到达,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货车行驶x小时到达.
2x=3×6
x=18÷2
x=9
答:货车行驶9小时到达.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比例的应用.
24.【分析】观察题干可知,原梯形的上底是2厘米,下底为4厘米,高是3厘米,按照2:1放大后,梯形的上底是2×2=4厘米,下底为4×2=8厘米,高是3×2=6厘米,由此即可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并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放大的图形的面积,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画图如下:
梯形的上底是2×2=4(厘米),下底为4×2=8(厘米),高是3×2=6(厘米)
面积:(4+8)×6÷2
=12×3
=36(平方厘米)
答:放大后图形的面积36平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
25.【分析】要求图上的长和宽,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代入数值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90米=9000厘米,80米=8000厘米,
则9000×=9(厘米)
8000×=8(厘米)
答:图上的长和宽各是9厘米、8厘米.
【点评】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