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3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32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4 16:05:16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4课
汇报人:当图网
1.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和取得的成就。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和内容,了解其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重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难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和意义
1、背景: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639亿吨
49%
9.3%

130.4万吨
193%
53%

135万吨
754%
46.2%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①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2.37公斤
2.76千瓦时
中国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4公斤
10.9千瓦时
印度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538.3公斤
2949千瓦时
美国
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
1、背景: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一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中共制订和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3、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
2、时间:
1953年至1957年底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4、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什么是轻工业、重工业?
重工业
钢铁工业
能源工业
机械工业
军事工业
……
轻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例如纺织业、加工业。
重工业: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为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
一个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阅读材料,归纳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一: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扩大会议总结发言时明确指出:
……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和一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
材料二: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材料三: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1954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保卫国防
受苏联发展的影响
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
5.成就:
武汉长江大桥
一桥:
长春汽车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四厂:
宝成铁路;鹰厦铁路
二铁:
三公:
新藏、青藏、川藏公路;
交通
运输业
重工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2017年7月20日,中国一汽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125位。
1956年7月13日,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这是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周恩来总理视察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鞍钢无缝钢管厂、七号高炉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在整个50年代,鞍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象征。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型钢铁基地,被誉为祖国的钢都。
  红旗轿车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红旗”二字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轿车品牌的含义,新中国发生的太多历史事件都与“红旗”有关。在国人心里,它有其他品牌所不能代替的位置。
沈阳第一机床厂1955年生产的我国第一台620-1普通车床
沈阳机床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始建于1935年,解放后一五计划期间曾被列为国家156
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六十多年来,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现已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机床制造厂和国家级数控机床开发制造基地。
一一二厂(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56年7月19日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沈飞集团公司先后研制生产了20多种型号几千架飞机,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飞机制造厂
???
中国在“一五”期间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53年到1957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工业生产指数为:美国2.8%,英国4.1%,中国18%;钢为:美国3.9%,英国5.7%,中国31.7%;原煤为:美国0.4%,英国负增长,中国14.4%;发电量为:美国9.1%,英国7.8%,中国21.6%。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工业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意义: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1、背景:
A.新中国成立时未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而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到会代表1210人,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标志: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9北京)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毛泽东在审阅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2、会议内容:
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②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会议内容:
3、意义:
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作用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代行人大职权
随堂训练
1.“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
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
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
3.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
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
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