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A.合金
B.农药
C.催化剂
D.半导体材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并不是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B.只要知道粒子的质子数,就一定能确定它是什么元素
C.由于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电子是没有质量的
D.分子的质子数等于该分子中各原子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3.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制定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随着科学的发展,周期表的形式和内涵变得更加完美,关于现代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
A.ⅠA、I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均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B.元素周期表包含七个周期、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VIII族
C.现代元素周期表是按照相对原子量的大小顺序进行对元素进行排列
D.零族元素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八个,化学性质稳定
4.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可推知原子的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5.下列各组粒子①、、,②、、,③、、,④、、。其中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通过对用14C标记的C60进行跟踪研究,医学界发现了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艾滋病病毒。下列有关C60和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与14C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B.14C转变为12C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12C60与14C60互为同位素
D.12C与14C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3:4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物理变化
B.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故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
C.O2和O3化学式不同,结构相同
D.单质硫有S2、S4、S6等,它们都是硫的同素异形体
8.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9.在一定条件下,RO与R-可发生反应:RO+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若1mol
RO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10.周期表中第117号元素X,它的原子结构与卤族元素相似,电子排布有7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7个电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X,在常温下很稳定
B.其单质带有金属光泽,具有强氧化性,可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
C.其单质的分子式为X2,易溶于有机溶剂
D.AgX是一种有色的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12.已知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等,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O2和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可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单质
B.单质的种类一定多于元素的种类
C.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在氧气中燃烧都只能生成一种物质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族序数也越大
B.同周期的第ⅡA族与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
C.在元素周期表中,第14列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D.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其族序数不一定为奇数
14.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
原子构成HmX分子。在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mol
B.(A-N)mol
C.(A-N)mol
D.(A-N+m)mol
15.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I的化学性质与I相同
B.I的原子序数为53
C.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16.闪烁着银白色光泽的金属钛Ti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已知钛有48Ti、49Ti、50Ti等核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
B.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
C.钛的不同核素在周期表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D.钛元素是d区的过渡元素
17.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同价态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A+N-10)mol
B.(A+N-6)mol
C.(A?N+2)mol
D.(A-N+8)mol
18.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19.、、等化合物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称为“类卤素”。已知卤素单质和“类卤素"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能自发进行
B.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还原性:
D.“类卤素”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20.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钾的金属性比钠强,因此钾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②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均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硫化氢比硒化氢稳定
④氢氧化钡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⑤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⑥砹单质的颜色比碘单质的颜色深
⑦已知同主族元素中,核电荷数氯大于氟,故原子半径氯大于氟
A.①②④⑦
B.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⑦
D.③④⑥⑦
21.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2C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氯元素的摩尔质量为aNA
C.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D.n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22.现有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
结构特点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单质及化合物的部分性质与用途
甲
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
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该金属
乙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丙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单质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
丁
元素能形成两种不同的单质
丁的一种单质与KI溶液反应生成丁的另一种单质
则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互为同位素
B.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
C.和互为同位素
D.与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24.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短周期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___;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___;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___;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___;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___;
⑥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是:___。
25.根据下列叙述,画出对应微粒结构示意图:
(1)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
。
(2)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
。
(3)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
。
26.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粒子加速器进行实验,获得了6个非常罕见的原子,接着,科学家又使用特制的测量仪器观测到这6个原子中有4个发生了衰变,这一实验证实了曾经预言的双质子衰变方式,即有一个原子同时放出两个质子的衰变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与是两种核素
B.
科学家获得的是一种新元素
C.
的衰变不是化学变化
D.
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
(3)某同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氧气反应,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7.(1)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核电荷数为13的元素:__________。
②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__
。
③L
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某同位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的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1~18号元素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原子(离子)的微粒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①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3倍:
__________________
。
②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
_________________
。
③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___________________
。
28.(1)卤素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下列两个元素族,单质熔、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碱金属
B.卤素
(3)下列反应中,更剧烈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钠与水反应
B.钾与水反应
(4)取下列溶液分装两试管,再分别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少量四氯化碳,用力振荡、静置后,四氯化碳层显紫红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溴化钠溶液
B.碘化钾溶液
29.有下列几组物质或原子:①C和C②H③Na2O2④P⑤N⑥H2⑦O2和O3⑧烧碱、纯碱及苛性钠。选择适当的序号回答有关问题:
(1)属于2周期ⅤA族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
(3)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4)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形成的分子是___________;
(5)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30.氧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环境、生命活动、生产、科研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氟利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产生氯原子,氯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氯原子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可用如下过程表示:、、。这一过程总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氯原子在反应中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出了新型的氧分子,它可能具有与S4相似的长方形结构。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质量的、、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题述中生成的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
B.与、都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C.可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31.金属铝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2)比较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下同;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
a.电子层数???????????????????b.次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
(3)常温下铝制容器可以用来盛放浓硫酸而不被溶解,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
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把溶液中的铁离子和铝离子分离开的试剂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盐酸????????b.硫酸铜溶液???
????c.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
32.从海水里提取溴的方法之一如下:
①向海水中通入Cl2 ②向所得的溶液中鼓入热空气把溴吹出 ③用纯碱溶液吸收溴生成NaBr、NaBrO3 ④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使溴析出 ⑤加CCl4,振荡、静置、分液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⑤中不能使用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⑤中必须使用的玻璃实验仪器名称为________,分液时,CCl4从___(填上口或者下口)放出。
(4)②中鼓入热空气即可把溴吹出说明溴的一种物理性质是:________
33.现有下列9种微粒:、、、、、、、、。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1)、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______,它们互为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微粒是______。
(3)的中子数为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4)形成上述9种微粒的核素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种。
34.1934年,居里夫妇粒子(4He)轰击27Al得到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磷元素的一种核素():++,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A.的质子数是27
B.是一种电中性粒子
C.和互为同位素
D.P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______(填序号)。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核内中子数
C.原子核内质子数
D.原子质量数
(3)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填序号)。
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教不同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量数不同
35.用下面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编号(A、B、C、D)填空:
(1)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稀有气体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
(5)写出D参加化学反应后所得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
36.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使用粒子回旋加速器,用由20个质子和28个中子构成的A原子,轰击含有97个质子和152个中子的D原子,生成了6个拥有117个质子的新原子,其中的5个E原子有176个中子,另一个G原子有177个中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A原子轰击D原子生成新原子的变化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2)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
(3)新原子E与G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G原子的质量数为____________,11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__族,若A与E能形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有两种常见气态单质Am和Bn,已知2.4g
Am和2.1g
Bn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而分子数之比为2:3。又知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且A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
(1)A、B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
(2)Am中的m值为___。
(3)在一种由A元素和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中,A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与B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的比为12:7,则X的化学式为___。
(4)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相对分子质量为56的Bn的同素异形体Y,Y的化学式为__。
38.(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原子_________或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1
1H、2
1H、3
1H、14C、14N、16O、35Cl2、37Cl2。
①以上8种微粒共有____种核素,共____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和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和_____。
(4)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____;中子数之比为___;电子数之比为____。
3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一
①
二
②
⑤
三
③
⑥
四
④
⑦
(1)表中元素_______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写元素符号)。
(2)表中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
(3)表中元素⑤、⑥、⑦对应的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4)表中元素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5)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A.合金
B.农药
C.催化剂
D.半导体材料
【来源】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答案】D
【详解】
A.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可以用来做导体,可以用来做合金等,像镁和铝等
,故A不选;
B.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右上方,非金属可以制备有机溶剂,部分有机溶剂可以用来做农药
,故B不选;
C.
可以用于做催化剂的元素种类较多,一般为过渡金属元素,故C不选;
D.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区域的元素通常具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
,故D选;
故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并不是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B.只要知道粒子的质子数,就一定能确定它是什么元素
C.由于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电子是没有质量的
D.分子的质子数等于该分子中各原子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来源】4.1.1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核素(精练)-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答案】A
【详解】
A.一般来说,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但是,质量数为1的氢原子,即中,中子数为0,也就是说,质量数为1的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A正确;
B.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单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离子(单核或多核离子)等,只知道粒子的质子数,不一定能确定元素,如Ne原子和H2O分子的质子数都为10,故B错误;
C.在计算质量数时,由于电子的质量比质子、中子的质量小得多而被忽略,并不是电子没有质量,故C错误;
D.分子的质子数等于该分子中各原子质子数与之和,故D错误;
答案选A。
3.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制定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随着科学的发展,周期表的形式和内涵变得更加完美,关于现代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
A.ⅠA、I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均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B.元素周期表包含七个周期、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VIII族
C.现代元素周期表是按照相对原子量的大小顺序进行对元素进行排列
D.零族元素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八个,化学性质稳定
【来源】4.1.2
元素周期表(重点练)-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B
【详解】
A.
第一周期ⅠA族是H元素,不是金属元素,故A错误;
B.
元素周期表包含七个周期、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VIII族,故B正确;
C.
现代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进行对元素进行排列,故C错误;
D.
零族元素中H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故D错误;
故选B。
4.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可推知原子的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5
课时1
元素周期律
【答案】D
【详解】
由于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故由原子序数可推知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答案选D。
5.下列各组粒子①、、,②、、,③、、,④、、。其中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2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答案】B
【详解】
①、、各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①符合题意
②、、各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②符合题意;
③有8个质子和10个电子,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有12个质子和10个电子,③不符合题意;
④、、各有10个质子和10个电子,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有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6.通过对用14C标记的C60进行跟踪研究,医学界发现了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艾滋病病毒。下列有关C60和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与14C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B.14C转变为12C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12C60与14C60互为同位素
D.12C与14C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3:4
【来源】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课时3
核素
【答案】D
【分析】
金刚石与属于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之间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化学性质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不涉及原子核的变化,同位素之间的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与金刚石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二者物理性质不相同,故A错误;
B.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转变为的过程中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与属于单质,不属于原子,不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
D.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与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6、8,中子数之比为,故D正确;
答案选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物理变化
B.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故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
C.O2和O3化学式不同,结构相同
D.单质硫有S2、S4、S6等,它们都是硫的同素异形体
【来源】4.1.3
核素-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D
【详解】
A.白磷和红磷是不同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A错误;
B.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与其有无导电性无关,B错误;
C.O2和O3化学式不同,结构也不同,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
D.S2、S4、S6是硫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
答案选D。
8.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来源】4.1.4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基础练)-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D
【详解】
A.碱金属元素和卤素都属于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所以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故A正确;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排在最上边,依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锂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依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故B正确;
C.钾排在钠的下方,金属性强于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故C正确;
D.从上到下,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溴单质与水反应不如氯单质与水反应剧烈,故D错误;
故选D。
9.在一定条件下,RO与R-可发生反应:RO+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若1mol
RO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来源】4.1.4
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D
【详解】
A.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R的最低负价为-1,则其最高正价为+7价,且R为非金属元素,为主族元素,则族序数等于最高正化合价,元素R应位于第ⅦA族,故A错误;
B.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R的最低负价为-1,则其最高正价为+7价,则R既能被还原,又能被氧化,故B错误;
C.
R为第ⅦA族,可能是Cl、Br、I,其中I2常温下为固体,Br2常温下为液体,故C错误;
D.
反应中R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若1molRO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5-0)=5mol,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周期表中第117号元素X,它的原子结构与卤族元素相似,电子排布有7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7个电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X,在常温下很稳定
B.其单质带有金属光泽,具有强氧化性,可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
C.其单质的分子式为X2,易溶于有机溶剂
D.AgX是一种有色的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来源】4.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精练)-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答案】C
【详解】
117号元素X,它的原子结构与卤族元素相似,电子排布有7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7个电子,该元素处于处于ⅦA族,
A.X易得1个电子,显-1价,所以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X,但由于X的非金属性很弱,所以HX在常温下很不稳定,故A错误;
B.X单质氧化性比I2弱,不可与KI发生置换反应,故B错误;
C.处于ⅦA族,与氯气、溴、碘的结构与性质相似,其单质的分子式为X2,易溶于有机溶剂,故C正确;
D.处于ⅦA族,AgCl、AgBr、AgI溶解性依次减小,颜色加深,AgX是一种有色的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来源】苏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专题2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答案】B
【详解】
A.Na+和Mg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互为同位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A正确;
B.Fe2+等不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则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不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故B错误;
C.两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两原子是同一元素,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所以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2.已知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等,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O2和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可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单质
B.单质的种类一定多于元素的种类
C.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在氧气中燃烧都只能生成一种物质
【来源】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材帮
【答案】D
【详解】
A.由题给信息可知,一种元素可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单质,A说法正确;
B.由题给信息可知,一种元素可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所以单质的种类一定多于元素的种类,B说法正确;
C.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说法正确;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可能是CO,也可能是CO2,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物,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族序数也越大
B.同周期的第ⅡA族与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
C.在元素周期表中,第14列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D.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其族序数不一定为奇数
【来源】4.1.2
元素周期表-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C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族序数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
B.同周期的第ⅡA族元素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第二、三周期)、11(第四、五周期)或25(第六、七周期),故B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第14列包含碳元素,是形成有机物的主体元素,故C正确;
D.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其族序数一定为奇数,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4.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
原子构成HmX分子。在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mol
B.(A-N)mol
C.(A-N)mol
D.(A-N+m)mol
【来源】【百强校】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高中化学人教选修三课后练习1.1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答案】D
【详解】
HmX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A,所以agHmX的物质的量为mol;X的质子数为A-N,所以一个HmX分子所含质子为m+A-N,所以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N+m)mol,故答案为D。
15.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I的化学性质与I相同
B.I的原子序数为53
C.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来源】2014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
1-1-3原子结构
核素练习卷
【答案】C
【详解】
A.
I与I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别,故A正确;
B.
I的质子数为53,因此原子序数=质子数=53,故B正确;
C.
I是电中性原子,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故C错误;
D.
I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131-53=78,中子数多于质子数,故D正确;
故选C。
16.闪烁着银白色光泽的金属钛Ti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已知钛有48Ti、49Ti、50Ti等核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
B.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
C.钛的不同核素在周期表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D.钛元素是d区的过渡元素
【来源】课时2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A学习区
夯实基础一遍过(鲁科版选修3)
【答案】C
【详解】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钛的原子序数为22,则48Ti、49Ti、50Ti等中子数分别为26、27、28,故A正确;
B.第三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为18,22>18,则位于第四周期,故B正确;
C.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故C错误;
D.Ti最后填充的电子为3d电子,位于副族,则钛元素是d区的过渡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17.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同价态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A+N-10)mol
B.(A+N-6)mol
C.(A?N+2)mol
D.(A-N+8)mol
【来源】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1节课时1
【答案】D
【详解】
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其质子数为A-N,所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N,它的同价态氧化物化学式为RO,摩尔质量为(A+8)g/mol,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所以该氧化物含有电子数为A-N+8,ng该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mol,所含电子为(A-N+8)mol,故答案为D。
18.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来源】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教材帮
【答案】D
【分析】
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与酸或水反应越剧烈,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金属,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不能说明A的金属性大于B,如Ca的金属性大于Li,故A错误;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不能说明A的金属性大于B,如Fe的金属性小于Na,故B错误;
C.1mol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说明A失电子比B多,不能说明A的金属性大于B,故C错误;
D.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说明A的活动性大于B,则A的金属性大于B,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易错点为C选项,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之一是根据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而不是置换出氢气的量多少。
19.、、等化合物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称为“类卤素”。已知卤素单质和“类卤素"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能自发进行
B.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还原性:
D.“类卤素”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5
课时3
碱金属元素与卤素
【答案】D
【详解】
A.
据信息知:的氧化性强于,则A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A项错误;
B.
据信息知的氧化性强于,则反应能自发进行,B项错误;
C.
非金属单质氧化性强,则其阴离子还原性弱,故还原性:,C项错误;
D.
据信息“类卤素”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故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20.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钾的金属性比钠强,因此钾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②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均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硫化氢比硒化氢稳定
④氢氧化钡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⑤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⑥砹单质的颜色比碘单质的颜色深
⑦已知同主族元素中,核电荷数氯大于氟,故原子半径氯大于氟
A.①②④⑦
B.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⑦
D.③④⑥⑦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5
课时3
碱金属元素与卤素
【答案】D
【详解】
①钾能与水反应,不能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错误;
②氟气与水反应生成和氧气,错误;
③非金属性:,故硫化氢比硒化氧稳定,正确;
④金属性:,故氢氧化钡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正确;
⑤碱金属元素中自上而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低,错误;
⑥由氟气、氯气、溴单质、碘单质的颜色可知卤族元素单质的颜色自上而下逐渐加深,故砹单质的颜色比碘单质的颜色深,正确;
⑦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电荷数氯大于氟,故原子半径氯大于氟,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D正确;
答案选D。
21.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2C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氯元素的摩尔质量为aNA
C.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D.n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来源】1.3.1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课时同步练(鲁科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C
【详解】
A.
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2C的质量是b
g,则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不是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
B.
氯原子的质量为a
g,则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
g·mol-1,故B错误;
C.
氯原子的质量为a
g,则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
g·mol-1,故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故C正确;
D.
n
g该氯原子含有的氯原子的数目为个,则其含有的电子个数为,故D错误;
故选C。
22.现有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
结构特点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单质及化合物的部分性质与用途
甲
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
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该金属
乙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丙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单质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
丁
元素能形成两种不同的单质
丁的一种单质与KI溶液反应生成丁的另一种单质
则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5
高考挑战区
【答案】D
【分析】
短周期元素甲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且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该金属,则甲为Al元素;短周期元素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书的一半,且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乙为Si元素;短周期元素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且单质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则丙为C元素;短周期元素丁元素能形成两种不同的单质,且丁的一种单质与KI溶液反应生成丁的另一种单质,则丁为O元素,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由分析知:甲是Al,乙是Si,丙是C,丁是O,其中Al的原子序数为13,Si的原子序数为14,C的原子序数为6,O的原子序数为8,则原子序数:,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互为同位素
B.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
C.和互为同位素
D.与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2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答案】CD
【详解】
A.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而和为单质,A说法错误;
B.核素是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原子,而C60和C70均为单质,不是核素,B说法错误;
C.和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C说法正确;
D.与两种核素的质子数相同,故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D说法正确;
答案为CD。
24.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短周期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___;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___;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___;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___;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___;
⑥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是:___。
【来源】4.1.2
元素周期表-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H、Be、Al
C、S
O
Li
Na
O、F
【详解】
在短周期中: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是:第一周期第IA族的H元素、第二周期第IIA的Be元素、第三周期第IIIA族的Al元素;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是:第二周期IVA族的C元素、第三周期第VIA族的S元素;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是:第二周期第VIA族的O元素;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是:第二周期第IA族的Li元素;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第三周期第IA族的Na元素;
⑥因O、F的非金属性强,所以这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
25.根据下列叙述,画出对应微粒结构示意图:
(1)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
。
(2)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
。
(3)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
。
【来源】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课时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答案】(1)(2)(3)
【详解】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则A只能是氧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反应答案为:;
(2)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为氯元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3)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质子数为23-12=11,即是钠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6.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粒子加速器进行实验,获得了6个非常罕见的原子,接着,科学家又使用特制的测量仪器观测到这6个原子中有4个发生了衰变,这一实验证实了曾经预言的双质子衰变方式,即有一个原子同时放出两个质子的衰变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与是两种核素
B.
科学家获得的是一种新元素
C.
的衰变不是化学变化
D.
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
(3)某同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氧气反应,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2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答案】19
26
AC
与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详解】
(1)原子的,,故答案为:19;26;
(2)A.与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但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A符合题意;
B.铁元素不是一种新元素,B不合题意;
C.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衰变后变为质子数为24的新原子,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3)与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氧气反应,故答案为:与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27.(1)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核电荷数为13的元素:__________。
②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__
。
③L
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某同位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的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1~18号元素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原子(离子)的微粒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①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3倍:
__________________
。
②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
_________________
。
③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___________________
。
【来源】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答案】
【详解】
(1)①是Al;②是Be或Ar;
③是Si;④是H。
(2)①是O原子;②是Li原子;③是S2-离子;④是C原子。
28.(1)卤素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下列两个元素族,单质熔、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碱金属
B.卤素
(3)下列反应中,更剧烈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钠与水反应
B.钾与水反应
(4)取下列溶液分装两试管,再分别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少量四氯化碳,用力振荡、静置后,四氯化碳层显紫红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溴化钠溶液
B.碘化钾溶液
【来源】4.1.4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基础练)-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HI
B
B
B
【详解】
(1)卤素中碘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氢化物最不稳定的是HI,故答案为:HI;
(2)卤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氟气的相对分子量最小,而碘单质的相对分子量最大,所以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故答案为:B;
(3)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钾>钠,所以钾与水反应剧烈,故答案为:B;
(4)氯水与NaBr、KI溶液分别生成Br2、I2,而二者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为橙色、紫红色,故答案为B。
29.有下列几组物质或原子:①C和C②H③Na2O2④P⑤N⑥H2⑦O2和O3⑧烧碱、纯碱及苛性钠。选择适当的序号回答有关问题:
(1)属于2周期ⅤA族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
(3)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4)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形成的分子是___________;
(5)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来源】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
【答案】⑤
③
①
⑥
⑦
【详解】
(1)第2周期ⅤA族的元素是N;
故答案为:⑤;
(2)已知的几组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为烧碱或苛性钠、Na2O2、纯碱,只有Na2O2中存在非极性键的离子,其它是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③;
(3)
C和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①;
(4)已知H原子的原子半径使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H原子形成的分子为H2;
故答案为:⑥;
(5)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故答案为:⑦。
30.氧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环境、生命活动、生产、科研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氟利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产生氯原子,氯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氯原子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可用如下过程表示:、、。这一过程总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氯原子在反应中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出了新型的氧分子,它可能具有与S4相似的长方形结构。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质量的、、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题述中生成的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
B.与、都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C.可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来源】4.1.3
核素-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
催化剂
6:4:3
1:1:1
A
【详解】
(1)将、、相加,得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原子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是催化剂;
(2)O4的摩尔质量为4×16g/mol=64g/mol;设、、均为ag,三者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6:4:3,故分子数之比为6:4:3;原子数之比为6×2:4×3:3×4=1:1:1;
A.由制备,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错误;
B.、、均为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氧的同素异形体,B正确;
C.中的O为0价,可以降为-2价,表现氧化性,且、的氧化性都很强,故也可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C正确;
故选A。
31.金属铝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2)比较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下同;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
a.电子层数???????????????????b.次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
(3)常温下铝制容器可以用来盛放浓硫酸而不被溶解,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
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把溶液中的铁离子和铝离子分离开的试剂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盐酸????????b.硫酸铜溶液???
????c.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
【来源】4.1.1
原子结构-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第三周期第IIIA族
ab
cd
钝化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
d
【分析】
(1)铝是1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IIA族;
(2)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
(3)常温下铝制容器可以用来盛放浓硫酸而不被溶解,是因为在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薄膜,这种现象是钝化反应;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故可与NaOH继续反应,而沉淀溶解,可用来分离铁离子和铝离子。
【详解】
(1)铝是1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IIA族;
(2)从三个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看出,均有3个电子层、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故相同的之处是ab;而最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核内质子数也都不同,故不同之处是cd;
(3)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氧化铝,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硫酸进一步与铝制容器反应,这种现象叫钝化反应;
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铁离子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铝离子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与NaOH继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即铁离子转为氢氧化铁难溶物、铝离子转化为NaAlO2可溶物,则氢氧化钠溶液能分离铁离子和铁离子,答案选d。
32.从海水里提取溴的方法之一如下:
①向海水中通入Cl2 ②向所得的溶液中鼓入热空气把溴吹出 ③用纯碱溶液吸收溴生成NaBr、NaBrO3 ④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使溴析出 ⑤加CCl4,振荡、静置、分液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⑤中不能使用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⑤中必须使用的玻璃实验仪器名称为________,分液时,CCl4从___(填上口或者下口)放出。
(4)②中鼓入热空气即可把溴吹出说明溴的一种物理性质是:________
【来源】4.1.4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基础练)-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Cl2
+
2Br-
=
Br2
+
2Cl-
酒精与水互溶
分液漏斗
下口
易挥发
【详解】
(1)海水提取食盐后的母液中含有溴离子,通入氯气是氧化剂,可以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答案为Cl2+2Br-=Br2+2Cl-。
(2)萃取剂是在水溶液中分层,萃取的物质溶解性在萃取剂中比水中大,酒精是易溶于水的物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分层,不能做萃取剂;答案为酒精是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不能分层。
(3)分液操作是在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进行分液,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CCl4比水重,沉在下层,从下口放出;答案为分液漏斗,下口。
(4)溴是易挥发的非金属单质,升高温度促进其挥发,使①中生成的Br2随空气流进入③中;答案为易挥发。
33.现有下列9种微粒:、、、、、、、、。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1)、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______,它们互为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微粒是______。
(3)的中子数为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4)形成上述9种微粒的核素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种。
【来源】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1节
课时1原子核核素
【答案】核素
同位素
和
30
24
7
5
【解析】
【分析】
根据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和元素的概念结合核素的表示形式和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分析解答。
【详解】
(1)、的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分别为0、1,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核素,它们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核素;同位素;
(2)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和;
(3)的中子数=56-26=30,是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核外电子数=26-2=24,故答案为:30;?24;
(4)9种微粒:、、、、、、、、中,有7中核素、、、、、、,5种元素:H、C、N、Fe、O,故答案为:7;5。
34.1934年,居里夫妇粒子(4He)轰击27Al得到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磷元素的一种核素():++,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A.的质子数是27
B.是一种电中性粒子
C.和互为同位素
D.P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______(填序号)。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核内中子数
C.原子核内质子数
D.原子质量数
(3)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填序号)。
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教不同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量数不同
【来源】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1节
易错疑难集训
【答案】BC
A
A
【分析】
(1)根据微粒符号表示中各个角标的含义,及同位素的概念和质量数与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同位素原子质量数关系分析;
(2)根据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通常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分析;
(3)根据元素的含义分析判断。
【详解】
(1)A.
的质子数是13,质量数是27,A错误;
B.
表示质子数是0,中子数是1的微粒,即表示中子,中子是一种电中性粒子,B正确;
C.
和的质子数都是2,中子数分别是2、1,可见两种微粒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C正确;
D.
的质量数是30,但P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原子,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原子个数比未知,因此不能确定P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C;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核不变,内层电子也不变,变化的通常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故合理选项是A;
(3)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可见判断元素是否属于不同种元素,本质区别是看原子核内质子数的多少,通常把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原子、同位素的判断、原子的微粒构成及表示中各个角标的含义及应用。认识原子符号表示中各个部分的含义及影响是解答的关键。要了解原子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同一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但中子数可能相同。
35.用下面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编号(A、B、C、D)填空:
(1)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稀有气体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
(5)写出D参加化学反应后所得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
【来源】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1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答案】B、C
A、B
D
C
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分析】
根据结构示意图,A为F;B为F-;C为Ne;D为Na。
【详解】
(1)B、C核外电子排布均为2、8结构,则电子层排布相同,选B、C;
(2)含有的质子数相等的原子或简单离子为同种元素,A、B为同一元素,都是F元素,选A、B;
(3)D为Na,属于金属元素,选D;
(4)C为Ne,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则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
(5)D为Na,参加化学反应时,失去最外层电子,变为钠离子,N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6.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使用粒子回旋加速器,用由20个质子和28个中子构成的A原子,轰击含有97个质子和152个中子的D原子,生成了6个拥有117个质子的新原子,其中的5个E原子有176个中子,另一个G原子有177个中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A原子轰击D原子生成新原子的变化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2)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
(3)新原子E与G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G原子的质量数为____________,11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__族,若A与E能形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答案】Ca
不是
七
ⅢB
互为同位素
294
ⅦA
(或)
【分析】
由题意可知,由20个质子和28个中子构成的A原子是钙原子,含有97个质子和152个中子的D原子是锫原子,拥有117个质子和176个中子的新原子E的原子符号为,拥有117个质子和177个中子的新原子G的原子符号为。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钙元素,元素符号为Ca;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钙原子轰击锫原子生成117号元素原子的变化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Ca;不是;
(2)由88号元素镭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ⅡA族可知,锫元素位于第ⅢB族锕系(原子序数为89~103),则锫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ⅢB族,故答案为:七;ⅢB;
(3)E与G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G的质量数;由11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可知,117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ⅦA族,则E是卤族元素,与C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或,故答案为:互为同位素;294;ⅦA;(或)。
37.有两种常见气态单质Am和Bn,已知2.4g
Am和2.1g
Bn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而分子数之比为2:3。又知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且A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
(1)A、B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
(2)Am中的m值为___。
(3)在一种由A元素和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中,A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与B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的比为12:7,则X的化学式为___。
(4)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相对分子质量为56的Bn的同素异形体Y,Y的化学式为__。
【来源】鲁科版(2019)高一必修第二册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1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答案】O
N
3
N2O3
N4
【详解】
(1)A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是氧元素,其符号为O;A原子核内质等于中子数,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视为16,B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设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x,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视为2x,与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则=,解得,B是氮元素,其符号为N;故答案:O;N。
(2)与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2:3,则=,解得,,与都是常见的气态单质,则是,是;故答案:3;
(3)X中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与氮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的比为12:7,设化合物X为,则,,X的化学式为,故答案:;
(4)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则Y分子里的N原子数==4,Y的化学式为,故答案:4。
38.(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原子_________或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1
1H、2
1H、3
1H、14C、14N、16O、35Cl2、37Cl2。
①以上8种微粒共有____种核素,共____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和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和_____。
(4)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____;中子数之比为___;电子数之比为____。
【来源】苏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专题2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答案】
Li
Si
6种核素
5种元素
、、
14C
14N
14C
16O
23:34
2:3
11:16
【详解】
(1)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则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为。
(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原子是C或Si。
(3)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1
1H、2
1H、3
1H、14C、14N、16O、35Cl2、37Cl2。
①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核素种类,则以上8种微粒共有6种核素。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则5种元素。
②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则互为同位素的是、、。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14C和14N,均是14;中子数相等的是14C和16O,分别都是8个。
(4)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46:68=23:34;中子数之比为[14-6+8×2]:[16+(18-8)×2]=2:3;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电子数之比为[6+8×2]:[16+8×2]=11:16。
3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一
①
二
②
⑤
三
③
⑥
四
④
⑦
(1)表中元素_______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写元素符号)。
(2)表中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
(3)表中元素⑤、⑥、⑦对应的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4)表中元素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5)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__________。
【来源】4.2.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练习(1)——《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答案】F
K
Br
K
F2
HCl
HBr
HClO4
【分析】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据此可推断。
【详解】
(1)表中元素F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K的金属性最强;元素Br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
(2)表中半径最大的元素是K.
(3)表中元素⑤、⑥、⑦对应的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F2.
(4)表中元素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Cl>HBr;
(5)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HClO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