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短诗五首《断章》(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短诗五首《断章》(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4 11:06:0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断 章
断 章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3课
短诗五首
卞之琳
中国现代新诗指的是——
五四前后出现的白话诗歌。
中国现代新诗
形式是比较自由的;内涵是开放的;
意象经营重于修辞;高度的概括性;
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
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作者介绍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
《断章》,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就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即由此而来。
题解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朗读
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
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
“站在桥上的你”
“楼上看风景的人”
“桥”“楼”
“明月”“窗子”
内容探究
内容探究
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内容探究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内容探究
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内容探究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内容探究
这首诗怎样理解?
短短四句诗用非常简单的意象,将所要表达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宇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诗人发现了其中辩证的色彩,巧妙地做到了诗情与哲理的高度契合。
内容探究
《断章》是如何将抽象的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的?
本诗要表达抽象的观念,但不是直接陈述和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间接地将诗意加以表现。它运用了类似修辞上的“顶针”手法,将前一句的结尾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诗行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并把两组意象融为一幅和谐完美的画面,使诗意深奥而不晦涩。加之主要词语的复现,更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它不使人动情,却令人深思。
内容探究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我(正是“人”),深深爱恋着“你”,你却不知;于是,当你在桥上感叹着流年似水的时候,我正在楼头上念着你—终于,我在某一个黄昏看见了你.我不能表示,因为那些将自己捆在屋里的理由,我只能看着你,然后默默念你.接着,当夜晚降临,你的窗子像画的框,镶嵌于明月之夜,慢慢地睡了,你知道么?有人(也许吧,就是楼头望你的人),正梦着你……
卞之琳 《断章》 扩写
内容探究
断 章
断 章
卞之琳 九下第3课
短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