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4 11: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少年鲁迅
中年鲁迅
课前提问(2分钟)
根据所学内容,谈一谈你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朝花夕拾》可知鲁迅——
少年时聪明活泼,爱好广泛,喜欢新事物,不喜欢中国传统教育,可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中看出。
青年时爱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可从《藤野先生》中讲到“弃医从文”中看出。
同情且热爱农民,反感地主富农等上层社会,可从《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的感情中看出。
相信科学,反对封建,可从《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中读出。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呐喊》、《阿Q正传》、《朝花夕拾》等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七年级语文组
主 备 人:刘壮志
议课时间:预备周
上课时间:第一周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迺莹,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作者:
学习目标(1分钟)
1、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从细节描写等角度来分析鲁迅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中考考点)
自学指导一(6分钟)
8
一、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圈出生字词,并注意它们的读音。
(方法指导:结合注释和“读读写写”,识记读音和词义。易错字词:
舀、揩、咳嗽、调羹、校对、疙瘩等)
二、文章按自然空行,共有14件小事,请给每一个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一、朗读 “读读写写”的生字词 ,完成填空。
yǎo kāi ké sou jiào duì ( ) ( ) ( ) ( )
yōu rán fēn fù mǒ shā
( ) ( ) ( )
cǎo shuài shēn wù tòng jué
( ) ( )
悠然
自学检测一(7分钟)

草率
校对

咳嗽
吩咐
抹杀
深恶痛绝
1(1):
2(2):
3(3~13) :
4(14~17):
5(18~23):
6(24~26):
7(27~30):
8(31~34):
9(35~40):
10(41~42):
11(43~54):
12(55~60):
13(61~63):
14(64~67):
二、文章按自然空行,共有14件小事,请给每一个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鲁迅的笑
鲁迅走路的姿态
待客与吃饭
鲁迅开玩笑
“天晴啦”
青年人的信
校样纸的用处
工作时间
包纸包
吃鱼丸
鲁迅“休息”
抓紧时间工作
许先生的忙碌
看电影的路上
自学指导二(6分钟)
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前面所描写的鲁迅的生活片段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本文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描写鲁迅先生的生活琐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细节?有什么作用?
3、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
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前面所描写的鲁迅的生活片段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自学检测二(7分钟)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生活场景
具体表现
性格特征
神情姿态
鲁迅的笑、走路姿态
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日常起居
包饺子、校样纸的用处
会见朋友
与家人相处
工作习惯
率性随和、不拘小节
悉心待客、开玩笑
体恤他人、幽默风趣
许先生的忙碌、吃鱼丸等
无私忘我
和蔼细心、尊重家人
深夜写作、带病工作
2、本文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描写鲁迅先生的生活琐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细节?有什么作用?
例:“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第2段)
作用: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鲁迅动作的敏捷,性格的坚毅,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活的鲁迅。
3、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萧红速写了鲁迅琐碎的生活片段,再现了鲁迅先生特有的神态,简单却真实,让人印象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和由衷爱戴。
教师点拨(3分钟)
细节描写的含义及其作用:
什么是细节描写?
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的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
2、以小见大,深化主题。
3、暗示影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如:文中作者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细节方面来全方位展现鲁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样写可以以小见大,再现鲜活生动、可亲可敬的鲁迅形象。
散文《回忆鲁迅先生》通过对鲁迅先生的 、 、 、 __ 、 等的描写,展示了一个
的鲁迅先生,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之情
课堂小结(1分钟)
工作习惯
尊敬与怀念
神情姿态
日常起居
会见朋友
生活细节
性格上平易近人,生活中率性随和,
待人和蔼细心,工作无私忘我
当堂训练(15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1)鸡汤端到旁边用tiáo gēng( )yǎo( )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2)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jiǎo ròu( )机绞成的牛肉
(3)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xīn jīn( )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
(4)随手把小细绳圈了一个圈,若小细绳上有一个gē dā( ),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
(5)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bù yǐ wéi rán( )。
调羹

绞肉
薪金
疙瘩
不以为然
2、下列各句中,标红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那种无病呻吟的作品,令人深恶痛绝。
B.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举世瞩目,其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C.“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D.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让东陂精神撒遍眉州大地。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C
3、试品味下面语句的妙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第53自然段)
  通过细节描写,特别是“整整齐齐”、
“压”、“站”等词,形象传神地将鲁迅先生对工作的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对鲁迅先生的肃敬之情油然而生。
4、(选做题)文中所写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与我们通常了解的作为“民族魂”的鲁迅是否背离?请简述理由。
是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很生活化的鲁迅。
不背离。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于“民族的伟人”、“圣人”,我们总是将他一味抬高,仿佛他的一言一行都饱含深意,生活中的每一点细节、玩笑,都要从事关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去考量,这样一来,鲁迅人格的丰富性就被削弱和破坏了,他的许多真实的人生经历反而没法解释了。鲁迅的许多个人行为、家事、脾气、趣味,甚至他的弱点和缺点,本来都不会有损于他的光辉,反而使他更可信、更可亲、更可爱。
复习与预习
复习:
1、生字词的读写记;
2、掌握细节描写的作用。
预习:第4课《孙权劝学》并收集与司马光有关的故事。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神情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日常起居——率性随和、不拘小节
会见朋友——体恤他人、幽默风趣
与家人相处——和蔼细心、尊重家人
工作习惯——无私忘我
尊敬、爱戴、怀念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