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升华和凝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4升华和凝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5 15:1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4 升华和凝华
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a
b.放在衣厨中的樟脑丸会越变越小,最后消失。
b
★潮湿衣服晾干
冰冻
潮湿
冰雕没有熔化,但也会变小:升华
高山上积雪没有熔化,但也会变少:升华
c.在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会有冰花。
c
d.灯泡用得时间长了,灯泡上会发黑。
d
★秋冬季节,窗玻璃上会“出汗”。
冰花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现象吗?
冰棍外表的“白粉”
窗户上的冰花
雾凇
1.“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雾凇,是由雾、水气凝华而成的、是凝聚在地面物体迎风面上呈针状和粒状的乳白色疏松的微小冰晶或冰粒
1、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2、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
先升华后凝华
一、升华:
1、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条件:升华吸热---升华制冷。
结论
二、凝华:
2、条件:(遇冷) 凝华放热。
3、举例:
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可以冷冻食物,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的应用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中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1.雾气不是干冰直接升华形成的
2.雾气不是空气直接液化形成的
向舞台上喷洒干冰,能产生缕缕青云或淡淡薄雾,这种特殊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解析: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空气中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许多小水珠.
练习: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凝华过程要放热,只有在足够低的气温下,水蒸气才会凝华成霜.因此下霜时气温较低,人常感到冷。
 下雪天气温度本来就低,下雪后,雪的熔化时要向周围空气吸热,而使本来较低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因而雪后寒。
电冰箱工作原理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热管工作原理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内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如图1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__________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_________“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_________.(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② 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汽化
液化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I.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B. 卫生球变小了
C. 霜的形成
D. 雾、露的形成
E.水结冰
F.夏天衣服被晒干
G.冰化成水
H.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液化放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凝固放热)
(升华吸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 的是( )
  A、露的形成  B、雨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灯泡的灯丝变细了
 2.日光灯用久了,管壁上发黑是因为( )
 A、灯丝受热升华,气体在管壁遇冷凝华而成
  B、玻璃分解产生黑的物质
  C、灯丝受热蒸发后遇冷凝固而成的
  D、灯丝发热,使灯丝附近玻璃熔化发黑
D
A
吸热放热应用
例题1:请把物理现象和吸热放热联系起来
春天冰雪熔化 熔化
冬天河水结冰 凝固 吸热
新鲜的花变枯干 汽化
对手哈气变潮湿 液化
灯丝变细 升华 放热
秋天有霜 凝华
变式2
例题
变式1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 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1.升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
升华现象: ,
樟脑片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泡的灯丝变细了。
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雾淞的形成。灯泡变黑了。
2.凝华:
凝华现象:
干冰升华的应用:
(1)人工降雨
(2)舞台烟雾
(3)冷藏食物
(4)森林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