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
地
改
革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
抗日根据地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土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抗战时期
解放区
中国近代以来与土地有关的改革
土地改革有
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地改革是指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即把一部分人占有的土地转移给另一部分人所有。广义的土地改革不仅包括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且包括土地租赁契约的改变。中国土地改革,亦称土地制度的改革或土地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土地改革的原因/背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949年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
阶级
项目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农村人口
不足10%
90%
占有土地
70%—80%
20%—30%
社会地位
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被剥削阶级,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2、土地改革概况
地区:
法律依据:
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新知讲解
具体做法: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斗地主
拔地界碑
烧地契
丈量土地
埋地界桩
1.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改革阻力
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孤立地主阶级,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从而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问题思考
土地所有制转变(实质)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仍是私有制!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所有者
地主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私人所有
地主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比较两种土地制度
分到耕牛、农具的农民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
这是江苏省林隐乡第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
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3、目的: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P14材料研读: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4、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注意: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是在新解放区内开展
P15相关史事:西藏的民主改革
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政权,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改革前被强迫劳动的农奴
农奴正在焚烧地契、债约
农奴们支持改革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问候语有了很大改变)比如将“你吃了吗?”换成了“翻身了吗?”对于这句话,大多数人都高兴地回答:
“翻身了。”
——李伟:《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1)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土地改革歌曲集》目录
从歌名和歌曲中就能感受到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他们对新生活充满希望,劳动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的生产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栓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梳理中共在近现代史中进行的土地改革,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时期
内容
意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即减轻了了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团结地主中的开明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
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彻底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地改革
(1)原因:
(2)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时间:
1950—1952年底
(4)地区:
广大新解放区
(5)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具体做法: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7)完成: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8)意义: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
开国大典
B.
抗美援朝
C.
土地改革
D.
一五计划
2.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D
3.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4.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
A
5.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废除了(
)
A.资本主义剥削土地制度
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土地私有制
D.封建剥削制度
6.土地改革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是(
)
A.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D.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B
D
今日农村
免农业税
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电子商务
易地搬迁
让农民富起来
让农业强起来
让农村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