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分
教学内容: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第四册P20
教学目标:
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能正确地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2.通过模仿与尝试,掌握时刻的读法与写法。
3.根据实际情境,运用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来表示具体时刻。
4.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读写时刻。
教学难点:会读整点不到一点的时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等
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几时几分
6时
6时30分
8时15分
9时38分
11时54分
13时05分
6:00
6:30
8:15
9:38
11:54
13:05
3×5
5×7+3
60-6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整时
出示钟面:小胖早上6时起床。
说一说:6时的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
介绍电子表的表示方式
6:00
2.复习整时半
出示钟面:小胖早上6时30分吃早饭。
拨一拨:6时30分
根据学生的交流:复习大格、小格。
小结:钟面上有12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小格,共60小格。
小结:不管通过5个5个地数,还是用5的乘法口诀,最终都能数出小格的数量。
介绍电子表的表示方式
6:30
二.探究新知
1.认识8时15分
出示情境:小胖在早上早读。
提问:这是什么时刻?请学生互相交流。
追问:时针为什么是8时?分针为什么是15分?
小结:时针过8就是8时,分针指走了3大格,就是3×5=15小格,所以这个时刻是8时15分。
2.讲9时38分
出示情境:这个时候小胖在上课。同桌探索这个时刻怎么读?
交流1:时针过9就是9时,分针走了7大格多3小格,就是5×7+3=38小格,所以这个时刻是8时38分。
追问:还有别的方法读出是38分吗?
交流2:
5×8-2=38
小结:看钟面读时间,我们通常先看时,时针正对着几或者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3.讲11时54分
出示情境:小胖在狼吞虎咽地吃中饭。那你知道这个钟面上是什么时刻吗?
方法优化:时针过11就是11时,分针60-6=54小格,所以这个时刻是11时54分。
4.讲13时30分
情境:每天中午,我们都有午会课,午会课的活动很多,有时候英语广播,有时候红领巾广播。铃声响起,这时午会课结束,这回钟面变成这样,我把这个时刻写成是1时30分,对不对?
交流:下午1时30分
或者
13时30分
小结:我们小朋友读时刻的时候,可要想清楚了:什么时候在干什么事。我们可以用12时计时法或者24时计时法来记录某个时刻所干的事。
5.讲16时05分
出示情境:小胖16时05分放学。
指出:如果分针指向的数不到10,在使用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时,在表示“分”的位置的第一位上要加“0”,并且通常写作:16时05分。
【课间操】
三.巩固练习
1.写时刻(闯关1)
现在这个钟面是什么时刻?谁会读?
2.拨时刻(机动)(闯关2)
6时40分
21时27分
3.欣赏各种钟表
这里有各式各样的钟表,它们都是用来计时的。(ppt展示钟表)
五.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评价:你觉得这堂课上,谁的表现最好?你要向他学习什么地方呢?学科
数学
班级
课题
时间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执教者
执教日期
一、目标制定依据教材和学生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用钟表来计时,充分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和“分针”。2、能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正确读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几时、几时半)。3、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一天分哪几个时段。4、能够在钟面上拨出要求的时刻,能够画出图中缺失的分针。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正确读写出钟面时刻(几时、几时半)并加以简单描述。难点:知道钟面上一个数字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时刻,画出缺失的分针。教学准备:
教学钟面、学习钟面。五.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设计
学习要点:1、充分认识钟面的构成,知道“时针”和“分针”。2、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正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3、知道钟面上一个数字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时刻。预习课本第21、22、23页。
教学课堂设计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探究阶段
(一)认识钟面1、flash引入一天的变化。问: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变了?(时间)课题:《时间的初步认识》刚刚这是过了一天。小结:小朋友在晴天时可以根据天色知道早上、晚上。问: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你可以看什么就能知道呢?3、对!你们回答的真好!看,这些都是钟表。出示:钟表。4、钟表上面有钟面。出示:钟面要求先观察钟面上面有些什么?再教授,钟面上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指一指、摸一摸、数一数活动。(二)钟面上的一天(几时)1、钟走的反向(顺时针方向)。教师演示。现在老师的时针超过了(
)?2、0时到12时教师边拨边说:时针指着12,分针指着12,是0时,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是1时。接下来,时针指着2,分针指着12,是2时。接下来,时针指着?,分针指着?,是?时。那么4时谁上来试试?。。。。。同桌互说,11时和12时。要求:边拨,边说。刚刚我们学习了钟面上0时到12时,你知道几时是怎么看吗?时针怎么样?分针怎么样?小结: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12,就是几时。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学习数学一点要(
)。不同的9时小明和小红也会用几时来描述时间了,我们来看。出示:不同的9时。先观察什么相同、什么不同。问:你有什么疑问吗?追问:那你认为这两个9时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那钟面上的8时呢?钟面上的7时呢?小结:原来钟面上的每个数字都可以表示(
)时刻。所以我们一定要(
)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像这样的钟面上有12个数,每个数都可以表示2个时刻的计时法,叫12小时计时法。一天有24个小时那谁来数一数一天有几个小时呢?一天有25个小时?好像和我们平时知道的不一样啊?他刚才的数法不对,你知道应该怎么数吗?提示:师拨0时到1时是一个小时。(三)我们小学生的一天刚才我们学习了钟面上的一天,那么我们小学生的一天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小学生的一天要求:时针指着12,分针指着12,凌晨0时(晚上12时),我们在睡觉。板书一天的几个时段下午4时半:观察这个时刻与之前有什么不同观察时针、分针还是不是几时?小结:是几时半,时针超过几,分针指着6,就是几时半。请你拨一下4时半
看flash播放思考: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变了?2、答:钟表欣赏4、答:有2根指针,有12个数字。指一指、摸一摸、数一数活动。1、动手模仿老师的顺时针方向回答问题2、学生边拨,边说学生一同小结。3、答:同样是9时,一个在睡觉,一个在学校上课。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晚上8时。。。。。。学生一同小结学生上来数出25个小时再来一数一遍。学生按要求说出正确时刻,并加上适当描述。
(一)知道生活中用钟表来计时,充分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和“分针”。钟表可以计时,引出课题。认识时针、分针(二)正确读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几时)。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知道钟面上一个数字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时刻。知道钟走的方向正确读出几时归纳小结几时的读法知道钟面上一个数字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时刻。一天有24个小时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正确读写出钟面时刻(几时、几时半)并加以简单描述。
二、练习提升阶段
(四)巩固练习1、拨钟游戏请拨到6时是什么时候的6时?描述一下6时你会在干嘛?谁再来一遍?请拨到3时半互相拨一个时刻,并说说你在做什么。反馈。小巧在做什么?分针在哪里?时针短,分针长。时针画半个一厘米,分针画1厘米。
学生按要求说出正确时刻,并加上适当描述。学生交流。练习、交流反馈。可以借助学具钟
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
三、总结阶段
1、总结学习内容,填空式2、拓展出电子计时法、24小时计时法。3、伟人珍惜时间的小故事
总结珍惜时间的教育
课后学习设计
练习册P16
板书设计:时间的初步认识长针是
时针短针是
分针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凌晨
早上
中午下午
晚上
几时
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上午9时,小明在上体育课。几时半
时针超过4,分针指着
6,下午4时半,我们放学啦。
反思重建:时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知识,以flash的方式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课前和学生进行有关时间的谈话,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自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小朋友们借助学具钟,认识时间,要说出指针所表示的时间,也要画出相应时间的指针,这一部分的学习有一定困难,尤其是理解一个数字表示两个时刻。
PAGE
2时和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二学期P20、21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联系实际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时针、分针的位置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3.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就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够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练习纸。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
揭示课题
师:
在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钟表,你学到了哪些知识?(PPT出示有12大格的钟面—复习钟表组成)
师:
钟面上时针分针在不动的位置表示不动的时刻。这个时刻你认识吗?时针、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表示什么时刻?(复习几时和几时半)
(提问:为什么不是10时半?
——
时针分针顺时针方向转动的)
师:
生活中9时半还有另一种表示方法(出示9:30)
。
师:
(圈出“6”和“30”)
咦,这2个数字之间有什么联系?(有学生会说乘5或5倍的关系)
师:
这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探究学习的“时间篇”之“时和分”。(出示课题:时和分)
二、知识迁移
学习探究
(一)认识钟面
(PPT出示有小格的钟面)
1、观察记录
师:同学们这个钟面上你有什么新发现?
师:同桌结合学具钟面,仔细观察,完成钟面观察记录。(反馈并板书: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黑板上板书)
2、巧算
师:钟面上的数和它对应的小格数有什么联系?(5的乘法)
师:老师编了一首钟面儿歌,你们想学吗?(齐读)
3、小游戏
快速反应(
根据点的位置说出数
已知数用手
指出点的位置)
4、验证
师:9时半(9:30),分针指着6,就是指着几?(30)所以我们可以说9时30分。
(二)认读时刻
1、举例读写
师:这是我们的学习伙伴小亚,今天她要和我们分享她快乐的双休日生活。
(举例起床和买礼物两个时刻7:20和8:18)
师: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分别在什么位置?(说一说
:时针走过(
)
分针指(
)。)
2、试一试(2种特殊情况)
师:小亚在上午还去了图书馆、公园、餐厅,你能根据钟面上时针、分针的位置写出这三个时刻吗?试一试吧。(师巡视反馈)
(9:43、11:05、11:55)
※分钟数不到10小格,前面用“0”占位。
※分钟数较大时,注意看清时针的位置。
3、12记时法和24记时法
师:这个时刻小亚入睡了,你会读吗?(时针走过9,分针指43)
(学生会读:9时43分)师:9时43分小亚不是在图书馆看书吗?哪里有问题了?
师:一天有24小时,时针要走2圈走完。从晚上0时到中午12时是走第一圈,中午12时后到晚上12时是在走第二圈。钟面上的每一个时刻都会出现2次。所以我们要用两种记时法来记,不然就会混淆。(12记时法和24记时法)
4、小结
师:原来看钟面上的某一时刻,首先看时针的位置,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的位置,分针指着几(小格)就是几分。((板书: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几就是几分
读作:几时几分
写作:
:
)
3、
巩固练习
拓展提升
师:
小朋友们,下面我们来一个“我能行”——
“本领大比拼”比赛,看看今天你们的本领掌握的如何?加油啰!
1、观察员(连一连)
师:先请你来做时刻观察员,根据钟面上时针、分针的位置将钟面和对应时刻连一连。(反馈说一说)
2、
小法官(判断)
出示3种易错钟面(分钟数较大的、需要看实际情况的用不同记时法、时针分针混淆)
3、
小画家(画分针)
师:钟面上淘气的分针不见了,要请你做小画家在准确的位置画出分针。
师:怎么画?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10:23
6:56
3:20
17:07)
4、
实时播报员
师:快下课了,现在的时刻是多少?谁来播报?
四、课堂总结
提出希望
师: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要告诉大家吗?(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制定自己的双休日作息)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认读时刻,还进一步知道了时间的宝贵。(引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提出希望。)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板书设计:时和分
钟面上有12个大格
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小格
时针走过几
分针指几
反思:
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