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4 21:1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选择题
1.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 )
A.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力
C.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D.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3.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句话中的“新形势”主要是指( )
A.巩固统一与发展的需要
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D.北方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4.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大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有利于边疆经济发展
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5.“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6.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
A.注重门第家世 B.取士方式多样
C.关注道德品质 D.公开公平竞争
7.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治世局面。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某校四名同学归纳分析了四种主要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周边少数民族袭扰
B.乙同学: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C.丙同学: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D.丁同学: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8.下列对隋朝特点的总结中,哪个观点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
A.短暂而繁荣 B.二世而亡
C.经济繁荣 D.崇尚节俭
9.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这条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隋文帝统治时期 D.隋炀帝统治时期
10.科举制创立于隋朝,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标准是( )
A.门第的高低 B.才能和学识 C.帝王的喜好 D.财富的多寡
二、非选择题
1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富甲天下】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①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②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③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1)阅读图表材料,将结论①、②、③补充完整。


(2)马端临所述内容与谁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原因。

【贯通南北】


(3)阅读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它的四段: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4)你认为隋朝的农民和商人对开凿大运河分别会有怎样的看法?


(5)你认为开凿大运河与隋朝的统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详解详析
1.B
2.D [解析]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指的是589年,隋文帝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使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结束分裂,统一全国。故选D。
3.A
4.B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可知,大运河便利了南北运输,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故选B。
5.D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勤学”“文章”“读书人”可知与读书有关,从而可知这首诗反映的是科举制。禅让制是指联盟首领把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世袭制是依据血缘关系继承王位、爵号和财产的制度,与材料无关;察举制是汉朝实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6.D
7.B [解析] 秦的暴政引发秦末农民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隋炀帝的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爆发,最后隋朝灭亡。
8.A
9.D
10.B
11.(1)①人口激增 ②垦田扩大 ③粮仓丰实
(2)隋文帝。原因: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农民不赞成开凿大运河,因为开凿大运河会使农民的徭役负担过重;商人赞成开凿大运河,因为开凿大运河会使商人外出经商更加方便。
(5)①巩固统一是开凿大运河的目的。②隋朝的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隋朝的统一有利于隋文帝在位期间经济的繁荣,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