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一分钟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 一分钟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5 09: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分钟》教学设计

⒈认识“钟、元、迟、洗、叹”等13个生字,会写“已、经”2个生字,并能区分形近字“己、已”。
⒉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刚想、眼看、后悔、已经”词语的意思。
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后悔的心情。
⒋借助“要是... ...就... ...”句式,根据课文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懂得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教学重点
⒈区分形近字“己、已”。
⒉借助“要是... ...就... ...”句式,根据课文进行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后悔的心情。体会元元因为贪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二十分钟的叹息和后悔,懂得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⒈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生齐答:钟)(大屏幕出示生字:钟),师范读,强调“钟”的读音是翘舌音、后鼻音。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钟”。左右结构,“钅”要写的窄一些,右边的“中”要写的宽一点,这样才美观。
⒉咱们来做个游戏:看看一分钟之内,你能在田字格中写几个“钟”字,(师板书:一分),要求正确、美观。李老师来计时,现在开始!(大屏幕显示钟面秒针转动60秒)说说你写出了几个?(师巡视,强调注意占格,写慢一些。)
⒊师:是呀,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可是却很重要呢!咱们今天来学习16课《一分钟》。师板书16。
⒋请你读课题。一起读。
初读课文
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5页,端起书,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白板出示课题,师范读课文)
⒉认识自然段
听完老师读课文,你知道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⒊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读读这6个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读好了坐端正。
⒋检查生字新词:
师过渡: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就连课文中得生字新词都忍不住跑到大屏幕来了!你会读吗?
大屏幕出示:(第一行)迟到、刚想、决定
辶:过、远、近、进
(第二行)公共汽车
(第三行)丁零零
师强调后鼻音,范读,生跟读。
你还会说几个像这样的词吗?(淅沥沥、哗啦啦、轰隆隆等)
三、精读课文
⒈学习第1自然段
师过渡:同学们,听,丁零零,闹钟响了。(背景插入闹钟铃声)
⑴学习“元”
师:(大屏幕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瞧,这个小朋友在睡觉呢!他的名字叫——元元。
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记住“元”的字形: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指名回答:上面是个“二”,下面再加个“儿”。
⑵(大屏幕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师:这时,睡在被窝里的元元心里在想些什么?
①观察插图,指名说说元元心里在想些什么?
②大屏幕出示句子: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师过渡:看,这儿有两个“一分钟”呢。谁来读读?
李老师也想读。认真听。你听出了什么?
指名说说:被窝多舒服呀,元元一点都不想起床。请你来读读。
他多懒啊,多想再睡一分钟啊,就睡一分钟。一起读读。
⒉学习第2自然段
师过渡:过了一分钟,元元起床了,他做了什么呢?谁来读读。
大屏幕出示: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⑴指名读句子。
⑵随文识字“洗”
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记住字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洗”?
识字方法:氵+先,洗脸要用水,加一加的方法。
⑶随文识字“背”
①读准字音:指名读,当小老师带读。
②多音字学习:“背”还有另一个读音“bèi”,“背诵课文”。(师评价:瞧,咱们的汉字中多音字多有趣呀!)
③记住字形:上面是北,下面是“月”的变形,“丿”变成了“丨”。
⑷师过渡:背书包的元元来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咱们一起看看!
①大屏幕播放视频:元元过红绿灯
②大屏幕出示: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师引导:绿灯变得真快呀,元元还没来及过呢。谁来读读?
李老师也想读,师范读。你再读读。
⑸师过渡:这时的元元只能——PPT出示: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学习“叹”
师出示生字卡片,师范读,生跟读。指名读,读得真好,奖励你当小老师带读。
记住字形:口+又,有口才能叹出气来,所以“叹”是口字旁。
②师出示词卡:叹气。师范读,生跟读。
师过渡:把字和词放在句子里,相信你可以把句子读得更好。
③指名读句子。李老师也想读。请你再读读。
③元元为什么叹气呢?指名说:因为红灯亮了,没赶上绿灯,他过不了十字路口。
④为什么没有赶上绿灯呢?指名说:因为元元多睡了一分钟。
⑤要是早一分钟,元元会怎么样呢?指名说:就能赶上绿灯,就能通过十字路口。
⑥师小结推理:
多可惜呀!要是元元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就能通过路口。(师边小结,边贴板书:赶上绿灯、通过路口)
⒊学习第3自然段
师过渡:错过了绿灯的元元,等了好久才走过十字路口。于是元元赶紧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咱们一起看接下来发生的故事。
⑴大屏幕播放:元元赶公共汽车的视频
播放到公共汽车在眼前的时候暂停,师设置疑问: 如果你是元元,会怎么样做?指名说:赶紧跑过去。
⑵赶上了吗?接着播放视频)师引导:看,公共汽车就在元元的面前,距离很近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一抬脚就能赶上。元元赶紧跑过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却开了。多可惜呀!
⑶师过渡:错过的公共汽车的元元,说了什么呢?
屏幕出示: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指1名读,体会“又”。
②想听李老师读吗?认真听。
③再指1名读。一起读。
④这一次,元元为什么又叹气呢?指名说:因为他错过了公共汽车。
⑤师小结推理:
是呀,这一次,元元又差了那一点点没赶上公共汽车!为什么呢?(指1名说原因)是的,要是元元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过路口,就能赶上公共汽车。(师边推理,边贴字条:赶上汽车)
⒋学习第4自然段
师:错过了公共汽车的元元——
出示句子: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①师范读。认真听,你从“等啊等”中听出了什么?
指名回答:元元等的时间很长。你来读读。
②等的时间长可以说“等啊等”。那跑的时间长可以说——生接:跑啊跑
想的时间长可以说——生接:想啊想。
⒌学习第5自然段
师:元元多睡了一分钟,结果绿灯没有赶上,公共汽车没有赶上,只能自己一步一步走到学校。可是到了学校———(PPT出示句子: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指1名学生读句子)
⑴学习“已经”(出示词卡:已经、)
师范读,生跟读,强调“经”后鼻音。
①出示字卡,区别“已和己”
师:咱们学过的哪个字跟这个“已”长得特别像呀?“已”和“己”哪儿不一样呀?
说说你的发现,师适时小结:最后一笔“乚”一个出半个头,一个不出头。
②指导书写“已经”,屏幕出示“已经”,仔细观察。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师一边在田字格中范写“已”,一边强调:一笔横折,折后向左斜,二笔横从横中线上边起笔,最后一笔“乚”要出半个头。“经”左右结构,注意看,右上角横撇不出头,下面是个工人的工。
打开语文书,生练写。写字前,提醒“一拳、一尺和一寸”。师巡视指导,提醒坐姿和握笔姿势。写好了坐端正。指1名展示。
师拿出词卡“已经”:一2班的同学已经写完了,已经坐端正了。
③练习用“已经”说话:
你也能像老师这样用“已经”说一句完整的话吗?
师引导:元元来到学校,老师已经————,同学们已经————,元元迟到了。
6.学习5、6自然段
师:李老师看了看迟到的元元,做了什么动作呢?认真看图。(大屏幕出示:课文第2副插图)
⑴指名说说李老师的动作。
⑵大屏幕出示:李老师看了看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二十分钟。”
师学着李老师的样子,范读句子。
你知道元元今天迟到了多久?(指名说)师板书:二十分钟,贴字条“迟到”
⑶听到李老师的话,元元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屏幕出示:第二幅插图)
指名说。
⑷所以,屏幕出示:图片,元元非常后悔。
指名读。你从哪看出元元后悔了?观察图,指名说。
⑸屏幕出示: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请你读读这个句子。
⑹元元后悔什么呢?
指名说,师指黑板小结:后悔自己迟到了二十分钟,后悔自己没赶上公共汽车,后悔自己没及时通过路口,后悔自己错过了绿灯,后悔自己多睡了那一分钟。
⑺师设置疑问:要是元元早起一分钟,会怎么样?
师生合作总结,师指板书: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要是赶上绿灯,就能通过路口。要是通过路口,就能赶上公共汽车。要是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
(师板书: ,贴字条:不会 )
四、课堂总结
⒈师:元元没想到因为自己贪睡了那短短的一分钟,却让自己迟到了二十分钟。
一分钟虽然很短,却可以做许多事情呢!
⒉屏幕出示:
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
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一分钟可以跳120个跳绳呢;
奥运冠军刘翔一分钟能跑500米;
一家铅笔厂一分钟可以生产1600支铅笔。
火灾现场上,每多一分钟,消防员叔叔就可以多救一个人!一分钟虽然很短,但是只要咱们把握好生活中每一分钟,就能做出很多很多的事来。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认真想想,你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下节课再交流。
大屏幕出示:我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呢?
板书设计
16 一分钟 赶上绿灯
通过路口
赶上汽车
二十分钟 不会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