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4 15:2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音律美以及蕴含的丰富感情。
2、了解杜甫前期诗歌和晚年作品风格的不同。
3、学习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1、关于杜甫的基本文学常识
2、杜甫的人生经历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诗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思考:
杜甫,
伟大的
诗人,字
,后世又称他
。诗人自称
,后人称他为

他的诗歌被公认“
”,他本人被尊称为“
”。
知人论世
唐代
现实主义
子美
杜拾遗、杜工部
少陵野老
杜少陵
诗史
诗圣
杜甫诗歌按思想内容分类:
3.反映国家大事和百姓疾苦——忧国忧民。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春望》、“三吏三别”等。
2.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如:《蜀相》、《旅夜书怀》等。
4.漂泊之苦、思念家乡、亲人。
如:《春望》、《登高》、《月夜忆舍弟》。
1.游历名山大川——写景状物诗。
如:《望岳》、《春夜喜雨》等

怀

迹(其三)
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这首诗描绘的历史人物是谁?
王昭君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王昭君的事情?
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闭月羞花之貌
沉鱼落雁之容
昭君出塞
整体感知
诗的每一联都写了什么内容?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引出歌咏对象
概述悲剧一生
揭示悲剧根源
点明昭君之怨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式?
拟人。“赴”
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他们用这雄浑壮阔的奇景似是迫不及待的去迎接奇人——明妃(王昭君)。
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哀。“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让人不忍深思。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悲愤之情、伤悼之意。
诗人因何悲愤?
【思考】昭君的悲剧是由画师毛延寿造成的吗?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
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尾联昭君的“怨恨”指的是什么

一恨“帝始不见遇”;
二恨“远嫁”。
归纳寓意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借古伤今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奸,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诗人在写昭君的不被皇帝宠幸,也暗含了自己不被皇帝重用,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