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1年高二下期化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空3分,共57分)
48983901403351. 下列现象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的是( )
A.氯化氢易溶于水 B.氯气易溶于NaOH溶液
C.用CCl4 萃取碘水中的碘 D.苯与水混合静置后分层
2.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
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53441602654303.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部分短周期元素制作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钟表”,下列有关该“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2:00时“时针”所指元素的金属性最强
B. 从中午12:00点到下午6:00点,“时针”所指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C. 8:55时“时针”和“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针”所指以最近为准)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比为1:1
D. 2:00时,“时针”和“分针”所指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只有两个电子,性质相似
4.甲醇广泛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可由天然气来合成,已知:
①2CH4(g)+O2(g)==2CO(g)+4H2(g) △H1=?71kJ·mol-1 ②CO(g)+2H2(g)==CH3OH(l) △H2=?90.5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l) △H3=?890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B.CO(g)+2H2(g)==CH3OH(g) △H<?90.5kJ·mol-1
C.25℃、101kPa下,CH3OH(l)+3/2O2(g)==CO2(g)+2H2O(l) △H=?764kJ·mol-1
D.甲醇?空气碱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H3OH+6OH??6e?==CO2↑+5H2O
5. 工业上制取冰晶石(Na3AlF6)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Al(OH)3+12HF+3Na2CO3=2Na3AlF6+ 3CO2↑+ 9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3AlF6为离子晶体 B. AlF63-中Al3+为配体,接受孤电子对
C. CO2中碳原子为sp2杂化 D. 熔沸点:HF > H2O
6.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 △H=-129.0kJ·mol-1。现有4mo1CO参加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387.0kJ热量。此时CO的转化率为( )
A.25% B.50% C.75% D.80%
7.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化合物 BA3 与ABC3 相遇会产生白烟,D 为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且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A+E=B+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E > D>B>C B.化合物AEC为一元强酸
C.电负性:C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t1℃时,反应C+CO22CO ΔH >0的速率为υ,若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B.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N2+O22NO,若在容器中充入He,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
C.当一定量的锌粉和过量的6mol?L-1盐酸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可向反应器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
D.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选用450℃主要为了提高催化剂(铁触媒)的催化效率
9.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 )
S(s)+O2(g)=SO2(g) ΔH1 B.C(s)+O2(g)=CO(g) ΔH2
C.H2(g)+1/2O2(g)=H2O(g) ΔH3 D.H2S(g)+1/2O2(g)=S(s)+H2O(l) ΔH4
10.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B+C(g) ΔH="Q" kJ·mol-1(Q>0 ),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产物B的状态可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A和B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A(s),平衡不移动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kJ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任何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即为中和热 ②对任何一个化学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当温度发生变化,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③平衡正向移动,某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可以改变的 ⑤铁片与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加入NaNO3固体或Na2SO4固体都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速率
A.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除⑤以外
1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a+b)〈 (c+d) C.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小 D.X的转化率变小
13.探究MnO2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流程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48742040640A.实验中先加H2O2,后加MnO2有利于增大固液接触面
B.II处余烬没有明显变化,Ⅲ处余烬复燃
C. 实验时加MnO2后再插入带余烬的木条,实验效果更佳
D. 该实验中MnO2可以用FeCl3代替
1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B.向含有[Fe(SCN)]2+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溶液颜色变浅或退去
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 D.用排饱和食盐水法除去Cl2中的HCl
15、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氨水,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氨水后沉淀消失
B.生成的沉淀为AgCl,它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Ag+和Cl-
C.生成的沉淀是AgCl,加入氨水后生成了可溶性的配合物[Ag(NH3)2]Cl
D.若向AgNO3溶液中直接滴加氨水,产生的现象也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晶体的一个晶胞中所含的原子数:钾型=镁型<铜型
B. 在卤族元素(F、Cl、Br、I)的氢化物中,HF的沸点最低
C. CaH2、Na2O2晶体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 D. 晶体熔点:金刚石>食盐>干冰>冰
17. 下面两表分别列出了CO和N2 的某些性质及相关键能,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与N2的价电子总数相等 B.由表2可知,CO的活泼性不及N2
C.由表1可知,CO的熔沸点高于N2,是因为CO分子间作用力大于N2
D.由表2可知,σ键的稳定性不一定强于π键
1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
A. 观察外观是否规则 B. 测定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C. 验证是否有各向异性 ? D. 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438340534480519.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进行下列两组实验:(已知:N2O42NO2 △H>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kg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二、填空题(共43分)
20.(12分)钯(46Pd)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请回答以下问题:
(1)钯与镍是同族元素,它们位于周期表的________(选填s、p、d、ds、f)区。
(2)四(三苯基膦)钯()是一种常见的钯催化剂,也是一种配合物,其配位数为_________,其中“三苯基膦”中磷原子与键合的三个碳原子构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
(3)是苯并咪唑类卡宾化合物之一(-Ph代表苯基),常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配体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____________,其中氯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0分)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容器中充入1.0 molA和1.0molB,发生反应A(g)+B(s) C(g) H<0,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t/s
0
5
15
25
35
n(A)/mol
1.0
0.85
0.81
0. 80
0.80
(1)前5s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平衡时C的平衡体积分数为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 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C,达平衡时,C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2. (11分)铁及铁的氧化物广泛应于生产、生活、航天、科研领域。
4974590-95250(1)铁通过对N2、H2吸附和解吸可作为合成氨的固体催化剂,原理为:N2(g)+3H2(g) 2NH3(g) ΔH1<0
①若用、和分别表示N2、H2和NH3,则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其中能量状态最低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2023725640080
②在三个体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n1 mol N2和n2 mol H2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时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与实验b相比,实验a、实验c分别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改变一个条件)。
(2)Fe2O3与CH4反应可制备“纳米铁粉”,其反应为:
Fe2O3(s)+3CH4(g) 2Fe(s)+3CO(g)+6H2(g) ΔH2
①此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Fe2O3(s)和CH4(g)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 铁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CO和H2的浓度之比为1:2 D. v正(CO)=2v逆(H2)
③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Fe2O3(s)和0.6molCH4(g)进行上述反应,反应起始时压强为p,反应进行至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的压强是起始压强的2倍。5min内用Fe2O3(s)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g?min-1;该温度下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Kp=___ __[用含p的式子表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气体体积分数)。]
23.(10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1)已知:2CH4(g)+O2(g)=2CO(g)+4H2(g)△H=a kJ/mol
CO(g)+2H2(g)=CH3OH(g)△H=b kJ/mol
写出由CH4和O2制取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
(2)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
(3)图1是(2)中反应发生时,CO和CH3OH(g)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H2)= 。
(4)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和20mol H2,发生(2)中反应并达到平衡,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比较A、B两点压强大小:P(A) P(B)(填“>”、“<”或“=”)。
②比较KA、KB、KC的大小: ______ 。
参考答案
1--5 BCCCA 6--10 CDDAD 11--15 ACCCB 16--19 ABDA
20、每空2分
1905041910
1545590317521,每空2分
22、每空2分,有3个空1分
C 加入催化剂(1分) 升高温度(1分) AB
(1分) 3.2 P6
23、每空2分
40005011430
< KA=KB>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