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5 15: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察与思考
空中加油机能够完成给高速飞行的战斗机加油,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解决空中加油问题,我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空中加油机为什么能够给高速飞行的战斗机加油?
学完本章后,将会解除你的疑惑。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单位: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单位制(SI):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
我国从大禹治水开始,因为测量的需要,就对长度单位进行了规定。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长度单位比较混乱,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后来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往来,发现各国之间单位不统一,造成了很多不便。因此,制定一套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标准,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于是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制。我国现在的法定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长度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 ?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1.长度的单位:
练一练
10km= m
2×104m= cm
3×103cm= ?m
6×10-5dm= nm
103cm= m
4×107nm= m
5×104dm= ?m
8×10-8cm= nm
单位换算的规律与方法总结
1.大单位化小单位:小数点向 移动,指数 进率中零的个数。
2.小单位化大单位:小数点向 移动,指数 进率中零的个数。
3.非国际单位间的换算:要先化成 再换算。
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并总结规律和方法。
104
2×106
3×107
6×103
10
4×10-2
5×10-3
8×10-1




国际单位
2.测量长度的工具
实验用工具:刻度尺
3.测量长度的方法
(1)使用前:
① 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②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下面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什么?
想想议议
量程为:0-20cm
分度值为:
0.1cm或1mm
(2)使用时:
① 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
②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 计数时,要带上单位。
可简称为:“选、观、放、看、读、记”
观察身边的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测量一本书的长度或宽度。
观察与实验
读数为:3.15-3.19cm
读数为:
2.50cm
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关系(比如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比一比,看看谁知道的最多。
想想议议
时间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1h=60min
1min=60s
1h=3600s
1.时间的单位
练一练
2h= min
6min= s
5h= s
15min= h
1800s= min
720s= h
完成下列时间单位的换算。
120
360
18000
0.25
30
0.2
2.测量时间的工具
实验用工具:停表
3.停表的使用方法
开始/停止
归零
4.停表的读数方法
读数时:
(1)小圈显示分钟,大圈显示秒钟;
(2)小圈指示过半格,大圈在0-30秒内读数;小圈指示未过半格,大圈在30-60秒内读数;
(3)读数结果为小圈分钟与大圈秒钟读数之和。
观察与实验
练习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读数为:
2.6"
读数为:
4'41.9"
误差

1.误差: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理解: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能消灭,但应尽量减小。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数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3.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③改进测量方法。
你能说说误差与错误的产生原因相同吗?能否避免?如果能,该如何避免?
想想议议
课堂练习
1.三次测得书桌的长度为1.08m,1.10m和1.05m,书桌的测量值应取( )
A.1.077m
B.1.08m
C.1.1m
D.1.10m
B
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2.5m=2.5m ×100=25cm
B.2.5m=2.5 ×100cm=250cm
C.2.5m=2.5m ×100cm=250cm
D.2.5m =2.5 ×100=250cm
B
3.以下哪个物体的长度接近8mm( )
A.物理课本的长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木铅笔的直径
D.图画纸的厚度
C
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使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可尽量减小,不能够绝对避免
D.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
1.同学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钢丝的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
2.你知道吗?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比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升高约为多少。
3.一天等于多少秒?
4.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要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怎样能测得更准确?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s的摆吗?
1.长度单位的由来
起初,人类使用手腕、脚、手掌和步等身体的部位来测量长度。
古埃及人以腕尺为单位,建造了金字塔。
罗马人曾以两步的距离为一长度单位。
十六世纪德国有学者认为每个人的脚长不一样,必须规定一个标准长度。
1790年,法国人贝力格尔提出制定公制尺。测量工作在1790年完成,并以白金制成米原器。后来,由于测量的精准度的提高,于1983年的国际计量大会上重新制定了公尺的新定义:公尺是光在真空中 秒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米。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罗马,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最早的尺子都来源于人体,这是为什么?
你也许会说身上的尺子方便呗!这当然是主要的。但是,还有一个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人体各部分的尺寸有着一定规律,不信,咱们试试看。
你用皮尺量量拳头的周长,再量一下你的脚底长,你会发现,这两个长度很接近。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
你为你的父母或兄长量一量脚长和身高,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身高往往是脚长的7倍。高个子要穿大号鞋,矮个子要穿小号鞋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大多数人的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大多数人肩膀最宽处等于身高的四分之一。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8倍或7.5倍。
2.有趣的人体长度
3.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
(1)太阳钟(日晷);
(2)水钟(滴漏);
(3)火钟;
(4)沙漏(沙钟);
(5)摆钟(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
(6)近代机械钟;
(7)电子钟和原子钟
太阳钟(日晷)
(2)沙钟(沙漏)
(3)火钟:一炷香的功夫。炸药的导火索也是火钟。
(4)水钟(滴漏)
(5)摆钟(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
(6)近代机械钟、机械表和电子表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辅助工具法:
适用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等。
(2)软线、轮子法:
软线法:适用于测较短的曲线长度,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3)累计法:适用于测量纸厚,细丝直径等。
轮子法:适于测较长的曲线长度,例如运动场的跑道。